变革中的公募与科技变革共舞
值得关注的是,与过往押注单个赛道并对此进行大肆宣传不同,当下,公募基金多以全产业链的投资矩阵进行包装宣传,在投研上也更注重团队协同作战。在这背后,券商中国记者观察主要有以下四点背景。
首先是中国诸多科技领域树开枝散花,逐步迎来业绩兑现期,可为投资者提供较好投资机遇。公募基金大举投资科技领域,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导向,也是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
政策层面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质生产力”列为发展核心,要求金融资本向科技创新倾斜,而国务院《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要求公募基金“引导中长期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逐步成为硬科技崛起的战略支撑力量。
与此同时,科技行业诸多环节正创造巨大市场机遇,AI技术平权化与AI应用爆发正在重构传统行业,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诸多科技领域正从萌芽生长到开枝散叶的过程,有望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投资机遇。
科技投资的不少领域正从“0到1”阶段的主题炒作进化到“1到10”阶段的业绩兑现阶段,其长期投资价值被广泛认可。
其次是经过多年酝酿,不少基金公司在科技产业链产品布局上已经逐步完善,产品矩阵已经较为丰富。如长城基金公司旗下主动权益基金已覆盖了半导体、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算力等多个前沿科技投资主题。景顺长城基金科技军团成员管理的主动权益类科技基金各有侧重,被动科技类基金布局从宽基到行业主题,市场涵盖A股、港股、美股。
再次是科技投资波动较大,通过产品矩阵形式可以平摊波动风险。尽管前景广阔,公募基金的科技布局仍面临多重挑战。科技投资面临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数据算力瓶颈、估值泡沫风险等诸多因素,因此科技投资普遍存在较大波动性。
景顺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杨锐文在最新的基金报告中坦言,科技成长股的发展阶段普遍处于早中期,这个阶段的波动率本身比较大。即便在产业方向性判断上一直有前瞻性并收获alpha收益,但是组合的波动率依然不小。
基金公司通过为投资者提供一篮子科技产品组合,也有助于平滑单个赛道波动。
最后是公募个人英雄主义落幕,投研团队化作战渐成大势所趋。越来越多公募的投研正从个人主义驱动转向集体智慧驱动。比如中欧基金率先提出“工业化”投研体系,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协作,力争输出定位更清晰、风格更稳定、长期超额更可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当下,正处于变革中的公募基金行业,唯有以专业研判、长期视角和开放生态,才能为投资者带来这场全球科技竞逐中科技变革带来的投资机遇。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艺文
校对:王朝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