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1 月5 日公告,光纤预制棒项目已竣工。试运行至2010 年3 月底,待环评、验收后正式投产。由于在原设计方案上进行技改扩建,以致在总投资未变的情况下,项目产能由计划的100 吨/年增至200 吨/年。
申银万国点评如下:
预制棒项目2010 年盈利预计上千万元。由于该项目是自2Q10 正式投产,折合全年有效产能150 吨,按照当前光棒市场价格170 美元/公斤推算,贡献销售收入约1.5 亿元。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到3000 万/年(项目总投资3~3.5 亿元,其中设备投资逾2 亿元,设备按10 年折旧,房屋建筑物按30 年折旧计),人工成本及费用不到1000 万元(该项目人员投入约50 人左右,可按人均开销10 万/年假设),粗略推算,预制棒项目盈利可达上千万元。而且,公司目前已开始自制预制棒设备,自制成本较外购明显降低,这意味着预制棒项目的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
预计2010 年进口预制棒的供应趋紧,从而价格可能上扬。公司自制预制棒的投产有助于稳定自身的光棒成本,从而在2010 年国内光纤市场的竞争中具备成本优势,进而带动市场份额的提升。公司2010 年初光纤产能预计达1200 万芯公里,对应预制棒的需求400 吨左右。若150 吨可自给,则外购需求250 吨,即棒的采购量相比09 年并未有明显增长,因此,对于其光棒供应商而言,提价动力并不强烈。但对于那些没有预制棒自给,但同时光纤产能扩张较大的光纤企业而言,由于国外预制棒供应商的产能基本固定(不会轻易扩张),一旦需求出现明显增长,则预制棒可能随之涨价。因此,较竞争对手而言,2010 年公司的光纤成本优势将显现,从而很可能在招标中凭借价格优势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09、10 年光纤产能的大幅扩充预计带动光纤业务盈利增长20%以上。预计09 年公司有效光纤产能725 万芯公里(年初6 个拉丝塔,年底已增至11 个塔投产),2010 年有效产能增至1500 万芯公里(2010 年初光纤产能达1200 万芯公里,并计划进行三期扩产,继续增加7 个拉丝塔),同比增长106.9%。假设光纤价格由09 年的84元/芯公里下降到76 元/芯公里,则光纤业务毛利润同比增长22%。申银万国认为,2010 年公司的光纤产能消化不是问题,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市场份额的继续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目前已经在着手海外工厂的建设。
前期公告注入的两块资产通信线缆(100%)和电力线缆(75%)预计09 年合计贡献盈利逾8000 万元(尚未拿到证监会批文,不能进入09 年年报),2010 年盈利增速预计至少30%。其中,通信线缆09 年收入预计10 亿元左右,净利润逾4000 万元,未来增长点主要在电话线、数据线、铁路缆以及船用电缆。电力线缆09 年收入预计也在10 亿元左右,净利润4500 万元,公司规划未来3 年将保持30%以上增长,增长点主要来自中高压电缆、软电缆、裸导线以及低压电缆。
预计2009~2011 年EPS 分别为1.1 元、1.7 元和2.2 元(其中10 和11 年考虑了线缆和力缆的资产注入,09 年备考EPS 预计为1.2 元),当前股价对应2010 年PE 仅19 倍,重申“买入”,3~6 个月目标价43 元。长期而言,光纤纵向一体化的完成,一方面意味着公司成本优势的真正确立,另一方面,由于摆脱了上游产能限制,其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随着全球光纤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申银万国认为,公司终将成为全球性的光纤企业。短期而言,申银万国认为,当前对于预制棒项目的盈利预测仍属谨慎,实际情况可能好于申银万国预期,从而带来盈利的超预期。
机构来源:申银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