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杰介绍,近十年来公募基金ESG业务迎来迅猛发展,截至2024年底,已经有129家签署了PRI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根据基金业协会开展的调查,受访样本中有53.8%的公募基金公司将绿色/ESG纳入公司战略,其中75%建立了绿色/ESG业务目标。根据相对宽泛的统计来看,2024年9月底全市场有848只ESG公募基金,总规模达4098.65亿元。虽然这个数据是各个份额的合计值,也没有区分ESG的策略深度“深绿”“浅绿”,和欧盟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ESG已经逐步融入我国公募基金的战略与行动之中。
结合公募基金公司的业务循环流程,秦杰表示,E、S、G这三个维度在产品研发、投资管理、合规风控、客户服务、公司运营五个环节有不同的交集。如果要系统性的做好这些议题,可以通过完善ESG管理体系、践行ESG投资管理、探索ESG融入运营来实现。
以兴证全球基金为例,秦杰介绍,公司ESG实践的基石来自特色的责任文化。2007年,公司在境内引入了社会责任投资(SRI理念、2008年发行了境内第一只SRI理念基金、翻译出版了境内第一本介绍社会责任投资的书籍,也在碳中和运营、发行ESG理念公募基金等方面开展了系列行动。2020年,公司成为PRI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签署方,参考PRI的六项原则将ESG理念进一步纳入公司战略,制订责任投资政策,完善ESG管理体系。三年前,公司在董事会成立了ESG专委会,每年专门讨论ESG的工作并指导ESG战略落地。执行层除了专职的ESG研究团队之外,各个业务部门也有专门的人员对接ESG事务,从而将ESG因素整合到公司整体的业务流程中。此外,公司和外部咨询公司开展了专业的ESG重要性议题识别工作,负责任投资管理、客户责任、产品及服务责任是对公司及利益相关方都相对比较重要的ESG议题。
ESG整合方面,秦杰介绍,公司已经建立了自主的ESG评价体系。目前公司ESG评价体系覆盖了A股和港股市场的100%权益资产,在评估每一只股票的时候都可以将ESG评分与研究部开展的基本面研究进行有机整合,决定这些标的是否能够进入资产池。债券方面,由于前期发债主体的ESG信息披露有限,这几年从信息披露的完整度和系统的支撑度越来越好,目前公司已经覆盖了95.7%的信用债资产。风险管理方面,公司ESG研究团队会和风险管理部紧密合作对持仓的证券品种做ESG跟踪。公司的风险管理系统会追踪定性和定量的数据,针对日常和突发的ESG风险,建立I级(提示、II级(反馈、III级(剔除的预警机制和响应的应对手段。
此外,秦杰表示,公司参加上市公司投票也会经过ESG研究团队的审核和研究,重要议案一事一议,从ESG角度评估这个议案对上市公司和股东的影响。作为持仓公司的股东,公司会在重要的ESG事项与企业持续对话,希望一同推动ESG的发展。
展望未来ESG发展,秦杰认为,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ESG是另一种投资,是对重要利益相关方资产的投资。尤其对于资管行业而言,立身之本是对投资者履行信义义务,通过专业能力努力追求资产保值增值、不负所托,这是最大的社会责任,也是ESG最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ESG是一个生态体系,希望未来和更多伙伴把ESG做好,一同为ESG的发展而努力。此外,目前国内已经出台了不少对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标准,对于ESG基金整体还是需要梳理,让投资者在未来能通过产品宣传和信息披露材料准确地去识别基金“绿”的成色有多少、用什么方式体现ESG、方法论是什么。希望未来在标准制定和信息披露、投资者沟通等方面,ESG要素能够展现得更加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