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4-30 5:59:04讯: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一份关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创新图谱”随之显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获悉,多数上市公司深耕主业,加码研发投入,构建产品核心竞争力,如比亚迪)
href=/002594/>比亚迪(002594)、宁德时代)
href=/300750/>宁德时代(300750)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2024年研发投入创新高;同时,部分上市公司进一步延伸主业,进行多元化投入。另外,在AI浪潮席卷下,上市公司纷纷拥抱AI,重视在AI领域的投入,抢占市场机遇。 “技术突破不靠运气,靠的是持续创新和投入。哪怕是短期亏损,也不能压缩研发创新投入。”瑞斯康达)
href=/603803/>瑞斯康达(603803)董事长李月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出了其对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高比例研发投入驱动业务创新 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19时,4233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5859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22家,有9家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上市公司中,涉及建筑行业有8家,汽车行业4家,通信行业4家,家用电器行业2家,电子元器件行业2家。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比亚迪以541.6亿元的研发投入位居A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研发投入榜首。中国建筑)
href=/601668/>中国建筑(601668)、中国移动)
href=/600941/>中国移动(600941)、中国石油)
href=/601857/>中国石油(601857)、中国中铁)
href=/601390/>中国中铁(601390)紧随其后。 2024年,不少公司研发投入创新高,在深耕主业的同时,筑牢技术“护城河”。除比亚迪外,宁德时代、中国中车)
href=/601766/>中国中车(601766)、美的集团)
href=/000333/>美的集团(000333)、中国联通)
href=/600050/>中国联通(600050)、海康威视)
href=/002415/>海康威视(002415)、长安汽车)
href=/000625/>长安汽车(000625)等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创新高,均超100亿元。 比亚迪表示,持续的研发投入,让公司在电池、电子、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引领者。在电动化领域,比亚迪推出“超级e平台”、闪充电池等新产品。比亚迪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研发,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 “研发创新非常重要,近十年来,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超过700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近200亿元,创历史新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日前在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活动上表示。 欣旺达)
href=/300207/>欣旺达(300207)集团品牌部总监周世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欣旺达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以巩固技术的领先地位。“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33亿元,同比增长显著,这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支撑了公司在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周世华说。 中航光电)
href=/002179/>中航光电(002179)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吴泽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已在全球布局17个研发机构,年度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销售额的10%以上。 “通信设备行业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没有科技创新,就不会有未来。”李月杰告诉记者,瑞斯康达始终坚持以高比例研发投入驱动业务创新。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2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23.4%。 正是由于重视研发投入,多家上市公司取得出色的成绩。如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瑞斯康达成为国内领先的光网络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进行多元化布局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获悉,多家上市公司在聚焦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主业,进行多元化的投入。 李月杰告诉记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瑞斯康达在继续深耕主业通信接入领域的同时,加快开拓第二增长曲线。为主动应对产业环境变化,公司将战略定位由“接入网”供应商提升至“承载网”供应商,不断提升软硬件融合能力,主动迈向智能服务和网络自动化领域。 另外,以中航光电为例,近年来,其在大功率充电技术、铝代铜轻量化技术、集成化技术、智能网联高速传输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在上海车展开幕首日,中航光电发布了车规级全铝高压解决方案,通过铜铝端接技术攻克电化学腐蚀难题,并实现片式铝基接触件产品减重。 吴泽华表示:“在产业链生态协同方面,我们也将联合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与下游设备厂、整车厂进行联合研发创新。” 伯特利)
href=/603596/>伯特利(603596)董事长袁永彬表示:“随着电控转向、电控悬架、智驾辅助等更多创新产品与制动系统的集成化应用,伯特利将持续赋能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2025年,公司将持续巩固线控制动技术的领先地位,加速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产业化进程,深化电动转向与悬架技术创新,构建全栈式智能底盘解决方案,提供更具成本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 重视AI领域投入 在AI浪潮席卷下,上市公司纷纷拥抱AI,并扩大相关领域的投入。 2024年,科大讯飞)
href=/002230/>科大讯飞(002230)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增长19.3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62%。 “公司积极抓住AI的历史新机遇,2024年在大模型研发以及大模型应用落地等方面,新增研发投入7.4亿元,为公司在通用人工智能的产业竞争中奠定了自主可控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科大讯飞表示。 海康威视表示,2024年公司深度融合前沿AI大模型技术,推进数字化新产品迭代优化,丰富数字化产品矩阵,加速在场景数字化业务的布局。未来,公司将加速“显示+AI+算力”融合创新,构建全场景智能显控生态。 此外,传统制造企业也在积极拥抱AI,加快转型升级。“在AI技术研发方面,伯特利已建立AI研发小组,聚焦开发深度的强化训练大模型、开展基于AI的智能底盘控制探索等。”袁永彬对记者表示。 智能家电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互联互通”阶段。业内人士表示,AI视觉技术可实时监控灶台状态,智能调节火力;烤箱能自动识别食材种类规格,精准匹配烹饪程序;洗衣机可检测衣物颜色和材质,规避串色风险。海尔智家)
href=/600690/>海尔智家(600690)表示,AI正推动全球家电产业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在此趋势下,海尔智家全面拥抱AI,通过AI科技、AI场景、AI生活布局,加快从“替人家务”迈向“无人家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智慧生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