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4-1 14:50:46讯:
本报记者 丁蓉 见习记者 张美娜 “湖北发布”公众号消息显示,3月31日,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标志着这一前沿科技正式步入民生领域。 同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行的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正在推动脑机接口等面向未来的智能技术和产品快速进入爆发前夜。接下来,工信部将加强顶层设计,与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需求牵引,系统布局,统筹推进,推动各方形成合力,共促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得益于医疗领域临床应用提速和支持政策持续发力,脑机接口产业近期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纷纷积极布局,抢占市场新机遇。 脑机接口产业快速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湖北省医保局对三个脑机接口项目给出了明确的医疗服务价格,给脑机接口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落地和应用“铺好”了收费路径。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对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积极信号。具体而言,明确的价格体系为脑机接口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对于患者而言,清晰的价格明确了使用门槛,使得更多有需求的人群能够享受到这一先进技术带来的福祉,从而有效激发市场需求。对于产业内的企业而言,明确的价格信号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商业预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涌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加速进行。 记者梳理近期政策发现,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支持力度不断递增。 3月份,国家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了《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1月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订计划,并进行公示。 此外,上海、北京在1月份相继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均提及要推动脑机接口发展,加快在医疗领域临床应用。 应用领域层面,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已完成3例人体植入手术。据悉,“北脑一号”集成了自主研发的柔性高密度脑皮层电极,以及高采样率、大通量、低功耗的脑电数据采集、处理和无线传输技术。临床实践数据显示,其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为当前国际最高水平。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5年脑机接口产业蓝皮书》,2023年该产业全球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6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25.22%。 企业加码研发投入抢占机遇 我国脑机接口尽管正处于产业化初期,但已经有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尝试投入研发脑机接口技术并探索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目前,公司已成立Sun-BCI Lab脑机接口实验室,并打造四大类产品体系,涵盖了脑电采集装置(Sun Link)、脑控产品(Sun Brain)、生活场景类产品(Sun Live)、自研算法(Sun Dip)。其中,脑电图机、脑电采集装置、精神心理类产品预计下半年可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北京诚益通控制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脑机接口业务主要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个方向,在非侵入式方向,公司现阶段主要是持续推进和龙之杰现有康复产品进行融合,实现现有康复产品的功能升级,相关产品在筹备注册阶段;在侵入式方向,公司将持续与知名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相关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期在该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就我国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发展脑机接口产业方面拥有诸多独特优势。首先,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我国科研产出规模大且增速快,是全球开展脑机接口科研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此外,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我国庞大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群体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编辑 孙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