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境外上市备案制度落地两周年:440余家企业提交境外上市备案申请 港股市场受青睐

加入日期:2025-4-1 6:36:51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4-1 6:36:51讯:

  3月31日,在《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施行两周年之际,证监会召开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全体会议并提出,“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这两年来,境外上市备案效率不断提高,同时,赴境外上市的后备企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还有160家企业在备案流程中。其中,136家企业的状态为补充材料中,24家为已接收。

  行业趋于多元化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8日,提交境外上市备案申请的境内企业数量超440家,已经获得备案通知书的企业有282家(包含首次公开发行和全流通)。仅今年以来,已有43家境内企业获得备案通知书。

  分行业来看,已递交备案申请的企业主要涉及TMT、医疗保健、生命科学、工业制造业、零售及消费品、基建、物流金融、能源及服务等行业。

  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董立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赴境外上市可以打通境外融资渠道,获取更大体量的国际资金,完善公司治理和合规,并且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力,企业在此过程中也能够更快实现国际化战略,有效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准备备案材料需要注意什么?从以往备案补充材料来看,不仅要求涵盖企业的股权结构、财务数据、数据安全评估、外资准入限制等多个方面,还要求企业披露更多信息,如供应链安全、核心技术来源等。

  盈科美国律师事务所纽约资本市场部主任杨崇艺表示,一方面,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合规性建设,确保境外上市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包括加强内部治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另一方面,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A+H+N”等多地上市模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境外上市备案节奏加快,透明度不断提升。3月25日,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 href=/300750/>宁德时代(300750)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获批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从备案受理至获批仅25天,被视为“闪电”备案。

  华商律所执行合伙人齐梦林认为,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的提升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快地对接国际资本市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获取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关键业务环节,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港股市场成为主要选择

  从目的地来看,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目的地主要集中于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其中港股案例更多。从仍在备案流程中的160家企业来看,有122家拟赴港上市,占比达76.2%。

  另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至少有30家A股公司筹备赴港上市。无锡先导智能) href=/300450/>先导智能(300450)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安井食品) href=/603345/>安井食品(603345)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备案材料。

  此外,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也在火热推进中。今年已有南山铝业) href=/600219/>南山铝业(600219)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同时,歌尔股份) href=/002241/>歌尔股份(002241)有限公司旗下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已递表港交所,诺力股份) href=/603611/>诺力股份(603611)旗下中鼎智能(无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近日公告赴港上市计划。

  进一步看,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基本上都是行业龙头,科技、工业、医疗、消费等领域均有。王亚军表示,行业龙头企业的出海浪潮仍在继续,“A+H”股上市也会成为很多行业龙头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选择。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合伙人邓浩然表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一方面可以借此接触到来自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增加企业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扩展全球业务;另一方面亦能通过港股通等机制维持与内地资本市场的联系,确保企业在两地市场获得资金支持。

  高盛亚洲(日本除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认为,今年我国香港新股市场募资规模有望达到200亿至250亿美元(约1560亿至1950亿港元),整体中国离岸发行市场,包括IPO、新股增发、旧股减持及可转债,估计全年规模至少达500亿至600亿美元(约3900亿至4680亿港元)。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