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编队表演市场需求井喷,不管是表演服务还是设备系统售卖,都是满负荷运行。”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漠大”)副总经理、技术支持部负责人覃海群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每年元旦和春节都是行业的旺季,眼下公司刚刚忙完跨年夜,正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春节档”。“表演场次和去年相比差不多,但是每一场表演的无人机数量增加了。之前一场表演1000架,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一场表演可能会变成了2000架甚至3000架。”覃海群说。作为头部无人机编队表演公司,大漠大自2016年完成国内第一场80架无人机表演秀开始,在这个细分赛道已耕耘了8年多,见证并参与了行业的一系列变化。
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全国的文旅市场、大型活动、商业演出纷纷复苏,无人机表演的订单也迎来了暴增。2024年,“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又为行业发展添了一把火。“在低空经济的浪潮中,各地都在寻找‘低空+’的应用抓手。无人机表演集科技感、观赏性和传播性于一体,有利于打造传播热点,拉动夜间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消费热情,而且技术也比较成熟,自然就成为了一些大型活动或文旅景区引流的标配。”一名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
“我们的初代无人机产品定位精度误差在两米左右,因此无人机在空中的安全间距需要保持在5米到7米之间。到了第二代产品,我们采用了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定位,精度大大提升,空中间距直接缩小到了两米。”覃海群说,无人机编队表演是一个融合了尖端技术的复杂工程,尤其在上千架的大规模编队中,需要解决导航、抗干扰、路径协调等多个难题。“由于安全性、稳定性相较之前都有很大提升,加上技术越来越成熟,能够满足市场不断提出的多样化的表演形式需求,无人机编队表演获得了持续的繁荣。”覃海群表示。
蜂拥的玩家
市场需求井喷的背后,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在于价格下降。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供应链的持续完善,单架无人机的表演价格不断下降。“以前,由于一场无人机灯光秀价格高昂,行业早期客户以政府为主。现在价格变得更亲民了,消费群体也逐渐更多扩展到企业和个人。”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一名无人机编队表演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末,公司给一个品牌做广告,只是表演一场,还不是售卖,价格就接近单架1万元,非常昂贵。如今,活动类型的表演市场价只需要每架500元。除了表演服务外,一些无人机编队表演公司还会向客户或代理商提供软硬件一体的系统售卖业务,平均单架价格从5000元到8000元。
过去,一场500架的无人机表演需要耗资500万元,如今1000架规模的无人机表演只需50万元。对于企业或个人消费者,门槛大大降低。不过,虽然价格下降了,但技术进步也让制造及运营成本大幅降低,随着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无人机编队表演仍然是一门利润可观的生意。据业内人士估算,以活动表演单架500元计,2000架无人机表演15分钟,即可创造100万元的营收。从资本回收角度看,无人机表演市场依然具有很强的盈利潜力。
目前,无人机表演行业的头部企业包括大漠大、高巨创新、一飞智控、千机科技等。这两年随着无人机编队表演需求的井喷,市场上除了头部公司及其代理商以外,一些新玩家也纷纷入局“分一杯羹”。
成立于2009年的科比特,此前一直瞄准工业级无人机赛道。2024年11月,科比特推出了无人机编队灯光表演产品,向编队表演市场进军。科比特技术总监郭予信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无人机灯光表演属于文旅行业。随着低空经济概念的火热,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应用场景,尤其是可以产生盈利的场景,文旅就是很好的一个结合点。我们近年来在接触客户时明显感觉到,客户对表演的咨询越来越多了,这也促使我们进入这一市场。”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无人机厂商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求立足。郭予信告诉记者,作为新入局者,科比特做无人机编队表演并非想代替头部公司,而是针对市场的空缺进行“补位”,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无人机表演乃至整个行业的重要性,因此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郭予信进一步解释,从业务流程来看,客户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时效性问题——舞步设计周期长,从几天到一周不等,难以应对突发的表演需求。科比特推出的软件平台借助AI算法,客户只需简单输入文字或图片,系统即可快速生成所需无人机数量和定位,大幅缩短了设计周期。
行业的前景
与如今的热闹景象相比,回溯无人机编队表演的发展,这个细分行业的繁荣其实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2016年前后,大疆称霸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行业格局已定,一批无人机厂商在资本退潮后面临生存困境,苦苦寻觅新出路。受《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限制,全国数百座城市禁止或限制燃放烟花;包括灯光秀在内的许多城市景观亮化项目也在“面子工程”的质疑声中被叫停。在大型节庆活动中,无人机编队表演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很多企业把无人机底部的摄像头换成灯泡,出去表演一圈,就能把公司救活。”一名无人机编队表演公司负责人表示,无人机表演产生的现金流,让一批公司穿越了行业寒冬。
其中,2019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亿航智能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亿航智能在从事编队表演业务后,意外扭转了不盈利的局面。其招股书显示,2018年以无人机表演为核心的空中媒体业务为公司创造了3130万元营收,占总收入的47%。不过,上市后,无人机表演业务已逐渐退居边缘,亿航智能如今所有的精力,几乎都放在被资本视为更有想象空间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上,已很少涉足编队表演业务。
前述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相较于其他细分赛道,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行业竞争充分,企业议价能力较弱,无人机编队表演此前不太受投资人的青睐,企业融资也会难一些。“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比起其他还在亏钱的赛道,无人机表演虽然可以实打实地创收,但从长远来看又不那么被看好。”该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对于未来三五年的发展,受访者普遍持乐观的态度。郭予信认为,当前发展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共识,各地都在鼓励拓展低空经济应用,无人机表演从利润角度而言,是其他应用场景短时间内还无法替代和比拟的。政策的共识也改变了一些投资者的态度,吸引更多资本加大对无人机表演的布局。1月5日,大漠大宣布成功完成数亿元首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同创伟业、招商局创投、招银国际、深圳高新投、常德财鑫等知名机构。
覃海群表示,虽然竞争者增多,但编队表演市场也变得越来越活跃,而且客户类型和表演场景不断拓展。近两年,无人机表演加速渗透到下沉市场,小城市、县城的需求也呈现井喷的状态。“我们有一个客户专门做下沉市场,2022年底向我们买了1000架无人机,2023年向我们加购了600架,去年底又复购了800架。肯定很赚钱,否则他不会复购。”覃海群说。
行业在疫情期间为了生存而布局的出海业务,近两年也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态势。据另一家头部公司一飞智控透露,跨年期间,公司在全球11个国家的29个城市地区飞行表演72场,安全起降超3万架次。在出海方面以售卖系统设备为主的大漠大,无人机也已卖到了“除南极以外的各个大洲”,“中东市场增长得尤为明显。”覃海群表示。业内人士分析称,中东国家不仅经济发达,购买力强,而且对高科技元素产品接受程度高,因而成为了格外活跃的一块海外市场。
此外,无人机表演也在改变广告行业,部分取代传统的楼宇广告、LED广告,成为一种新型的空中媒体。覃海群表示,近两年除了文旅景区和主题公园外,广告行业的无人机表演需求明显增加。“不仅因为现场观感好,更重要的是拍摄素材可以在社交媒体二次传播,有的甚至会爆火,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流量曝光,形成很好的宣传效果。”覃海群说。
责编:万健祎
校对:陶谦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