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6-10 20:37:04讯: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汽车行业跟踪:5月乘用车零售环比增长,看好后续政策端、智能化持续催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内容提要: 5月乘用车零售环比增长,看好后续政策端持续催化。5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68.5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05.2万辆,同比增长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79万辆,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17%,单月渗透率46.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24.2万辆,同比增长34%,渗透率40.3%。随着以旧换新的国家政策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出台跟进,叠加车市价格战阶段性降温,车市景气度逐渐回升,新能源车走势好于行业预期。分品牌看,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传统自主维持增长;蔚来、极氪、零跑等新势力品牌维持高增,我们认为后续建议重点关注新势力新子品牌如乐道、MONA价格带下沉带来的放量机遇。 政策、技术、成本推动下,高阶智能驾驶有望迎来拐点时刻。政策端,工信部发布《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通知,公布了9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包括比亚迪、蔚来、长安、广汽、上汽、北汽蓝谷、一汽、上汽红岩、宇通客车。9家车企可以研发生产前装量产L3/L4的自动驾驶汽车,并进行上路测试,通过国家的考核后可以生产并销售,这标志着我国L3/L4级自动驾驶上路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技术端,端到端迭代持续加速,华为乾崑ADS3.0基于GOD(通用障碍物识别)大网、PDP(预测决策规控)网络、以及运动控制全面提升智驾安全性与体验。小鹏在北京车展全球首发小鹏AI天玑系统,将量产上车端到端的感知和规控模型。特斯拉FSD V12升级实现“端到端”AI大模型部署上车,相比V11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路况,车辆控制、决策更加贴近人类司机的选择。我们看好2024年智能驾驶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三重驱动力作用下,有望迎来加速普及。 投资建议:进入六月,我们看好汽车行业在政策鼓励消费及各家车企新品周期推动下,行业景气度及终端销量有望迎来改善。展望2024年全年,我们认为汽车板块仍需重点把握“头部品牌份额集中+智能化提速+出海&全球化”三大机遇。整车建议关注①自主品牌龙头【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②与华为深度合作,销量有望快速增长的【赛力斯、北汽蓝谷、江淮汽车】;③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零部件建议关注绑定强势主机厂及高景气赛道的龙头公司,如华为汽车产业链【拓普集团、沪光股份、信质集团】等,小米链【无锡振华、模塑科技】等,理想链【博俊科技、秦安股份】等,智能化赛道【德赛西威、伯特利、拓普集团、保隆科技】等,其他细分赛道龙头【福耀集团、星宇股份、伯特利、爱柯迪、继峰股份、新泉股份】等。 市场回顾: 本周汽车板块录得下跌。本周(6.3-6.7)汽车板块-2.03%,居中信一级行业第12位,跑输沪深300指数(-0.16%)1.86pct,跑输上证指数(-1.15%)0.88pct。 汽车子板块均下跌。本周乘用车板块-0.32%,商用车板块-0.23%,汽车零部件板块-3.50%,汽车销售及服务板块-9.26%,摩托车及其他板块-4.53%。 个股方面,乘用车板块广汽集团(+2.97%)、比亚迪(+2.83%)、上汽集团(+0.28%)等涨幅居前;商用车板块宇通客车(+3.61%)、中集车辆(+2.68%)、潍柴动力(+1.01%)等涨幅居前;零部件板块万通智控(+10.83%)、北特科技(+6.64%)、中马传动(+5.17%)、经纬恒润(+4.00%)、伯特利(+3.40%)、星宇股份(+2.95%)等涨幅居前。 国际快讯:(1)日本汽车最大丑闻曝光:安全测试集体造假;(2)国际能源论坛:铜供应量难以满足未来30年汽车电气化转型需求;(3)环保优势凸显:研究称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驾驶电动汽车的排放低于燃油车;(4)拥有119年历史,日内瓦车展官宣停办。 国内速递:(1)把Apple Care带进车市,途观L Pro的两场认知战;(2)吉利银河E8汽车推出不限品牌1.5万元置换补贴,可叠加1万元国家补贴;(3)新造车企业5月销量回暖:蔚来摆脱“蔚一万”,小鹏、哪吒重回万辆;(4)单踏板模式将被禁?工信部征求意见,业内:定位辅助制动,不可完全刹停;(5)长城汽车官宣8月起停止欧洲总部运营: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6)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准备到明年部署超1000辆功能型无人车在街道规模化运用。 本周天然橡胶均价环比上涨,铝、聚丙烯、碳酸锂、冷轧板、铜周均价环比下降。铝均价周环比-0.33%,天然橡胶均价周环比+2.58%,聚丙烯均价周环比-2.01%,碳酸锂均价周环比-4.44%,冷轧板均价周环比-1.03%,铜均价周环比-0.82%。 风险因素:汽车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落地不及预期、零部件年降超预期、外部宏观环境恶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