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3-9 9:17:29讯: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强大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中流击水”作用。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如何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各类金融机构应明确定位,建立健全分工协作体系,不断改善公司治理,在稳健经营基础上,强化在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让金融资源配置提质增效。同时,金融机构还需增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并在服务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增强自身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不断优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金融强国蓝图徐徐展开,作为金融强国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大型机构“领头雁”角色有望进一步凸显,中小机构在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打造“小而美”“精而优”特色方面将进一步发力。
“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须将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行业机构作为重中之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魏革军说。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超400万亿元,数量达4000多家,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等构成的多元化银行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付喜国表示,继续加强督导调度,发挥全国性银行稳盘压舱作用,保持信贷增长的持续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奎建议,明确区域性商业银行未经批准不得跨区域展业,强化本地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导向。
对于政策性银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钱文挥建议,推进政策性银行立法,从而明晰政策性银行主责主业,在市场配置资源不充分、效率和公平关系不平衡的领域,与商业性金融优势互补、协调合作,避免无序竞争。
更加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不能脱离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代表委员认为,金融机构要更加合理地配置金融资源,瞄准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构建与五篇大文章等领域需求更匹配的金融产品体系、机制与服务,切实以优质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并以此加快自身经营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金融机构要更多从实体企业的需求出发进行业务创新,推进服务下沉,主动将公司发展战略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挖掘新机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全国政协委员、国泰君安国际董事会主席阎峰表示。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大中型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能更充分地调动我国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汇集。”魏革军建议,设立从总行到分行的科技金融垂直经营管理机构,建立独立核算与差异化激励考核的管理制度,加强资金、人才、数字技术等各类资源保障。
推动金融机构“走出去”
建设强大的金融机构,需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探索打造更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表示,金融机构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高度重视国内企业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链、供应链重新布局的客观需要,在跨境资金调度、跨境并购、整合、投资、风险管理、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更多高质量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吴富林建议,推动本土支付机构和金融机构“走出去”,加强国内金融机构与国际同业合作,注重融资融智相结合,提高金融机构咨询服务能力等。
目前,不少中资金融机构沿着企业“走出去”的方向,探索跨境金融服务蓝海,拓宽了中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拓展自身的全球足迹,增强国际影响力。
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尽管定位不尽相同、分工有所差异,各类金融机构都需在合法合规“红线”内,健全制度、规范经营,不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筑牢金融强国建设的安全堤坝。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看来,防控风险涉及多个层面,其中股东、高管责任是“内环”。“这是最核心的,他们既是公司治理的牛鼻子,更是风险防控的主心骨。”王俊寿表示,还需要加强金融机构自律与行业互律,对风险做到防之于未发,治之于未萌。张奎也建议,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及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对于中小金融机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建议,应完善法人治理,提升内部风险管控绩效。通过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避免股权过于集中或分散;完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任用本地高管,提高监事职责,引进外部专业监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不定期地组织专项风险排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强化整改与问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