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将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发展,加大高端数控机床、纤维新材料、生物制药、健康产业、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布局,增强体系化发展能力,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和‘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在“对话新国企·聚力高质量”系列融媒体访谈中表示,集团以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成为中央企业在机床装备、医疗健康两个领域的领军企业。
在新赛道抓住新机遇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是企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通用技术集团正是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在新赛道抓住了新机遇。”于旭波表示。
高水平的精密测量技术和精密仪器制造能力,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必备条件,在机床领域更是如此。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是实现高精度定位与控制的“精密之眼”,是许多领域的关键核心部件,长期被海外企业垄断。
于旭波介绍,通用技术集团与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合作模式,以现金出资,重庆理工大学以37项专利入股,共同成立国测时栅公司,快速实现了纳米时栅技术在机床领域的转化应用,打破了之前“利用空间测量空间”的传统思路,颠覆了原有的光栅技术,以“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突破,实现了换道超车。
“中国人手中从此有了自己的‘精密尺子’。”在于旭波看来,通用技术集团在纳米时栅技术上的突破,正体现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加快转向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今年两会,聚焦科技创新,于旭波提交了两份建议。
“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于旭波表示。
针对我国机床行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积淀和供给不足问题,于旭波提出了《关于支持制造业转制院所、行业领军企业申请新增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建议》。他建议,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支持机床等有条件的制造业领域转制院所、行业领军企业成为能够自主培养硕博士的学位授予单位。
他还表示,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既要兼顾转化效率,又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在实践过程中,国企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在定价上缺乏国家估值标准,另一方面在转化应用上缺乏可操作的方法。
针对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于旭波提出了《关于加快建立科技成果估值定价国家标准的建议》。“建议建立科技成果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国家科技成果估值平台、加快市场化机制的专业化机构试点等。”于旭波说。
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
国务院国资委此前指出,要着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通堵点卡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谈及全面深化改革,于旭波表示,近年来,集团以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成为中央企业在机床装备、医疗健康两个领域的领军企业。
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攻坚之年,央企如何在发展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在于旭波看来,要持续围绕“三个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持续围绕“两个一以贯之”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继续围绕“管资本”提升集团资本运作能力。持续围绕“三能机制”深化制度性改革。
“集团机床装备、医药医疗健康两个主业关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2024年,我们将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发展,加大高端数控机床、纤维新材料、生物制药、健康产业、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布局,增强体系化发展能力,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和‘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于旭波说。
他表示,新时代新征程,通用技术集团将打造以人为本的全业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产业新生态,努力成为以“好技术”保障人民健康生活的服务典范,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