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10-22 11:02:15讯:
2023年,常州市GDP实现“历史性一跃”,晋级“万亿之城”;2024年,常州市资本市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达成“百企上市”——近年来,常州不断加大对上市公司培育力度,促进产业与资本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从工业明星城市向资本市场高地的迈步。在10月21日举行的常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该市发布多项举措、签署一系列合作,将持续推动资本市场“常州板块”做优做强。
大会现场(图片来源:常州市委宣传部
百企上市 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1994年7月1日,苏常柴A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常州市首家上市公司;2002年6月,常茂生化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该市首家赴港上市公司及首家境外市场上市公司……随着一个个板块的突破,常州上市公司数量逐步积累,2024年9月25日,瑞华技术在北交所上市,成为该市第100家上市公司。
细数常州100家上市公司,从板块来看,其中沪深主板40家、创业板23家、科创板6家、北交所7家,境外市场24家。从行业来看,相关上市公司抢抓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强化资本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充分激活转型升级内生动力。
以中简科技为例,该公司ZT7系列碳纤维产品的工程化生产和批量应用填补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应用领域的空白。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中创新航,科创板光伏第一股天合光能……一系列“首个”“第一”,体现出常州上市公司的强劲实力与发展韧性。
“上市公司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对提振信心、稳定市场和发展经济意义重大。”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表示,常州要以 “万亿之城再出发”的决心,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坚定不移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持之以恒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 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今年以来,常州资本市场生态正加速形成,赋能产业全链“生机焕发”,企业上市工作在全国、江苏省呈现三个“第一”的发展势头。
其中,新增A股上市公司4家,新增数量位列江苏省第一、并列全国第二,合计为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新增直接融资29亿元;新增4家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审议、1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位列全国第一,已形成存量过会企业(含境外5家、在审企业5家、辅导备案企业40家的上市后备梯队;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培育壮大,新增10家企业挂牌新三板、9家基础层企业调入创新层,位列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二,其中近五成企业达到北交所在审企业业绩中位数、6家企业已辅导拟申报北交所。
面向未来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30年间,常州依托产业底蕴,把握产业风口,推动一批批优质企业、链主企业、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迈向资本市场,书写了从‘工业明星城’到‘资本市场高地’的精彩篇章。”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该市将坚定打造万亿产业、培育万亿市值的雄心壮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扩大产业优势,创造更优发展环境,加快推动资本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促进上市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常州市相关部门了解到,面向未来,该市将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量质并举壮大资本市场“常州板块”,打造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常州样板。
强化总体设计、完善工作格局方面,常州将接续实施企业股改上市“双百行动”“龙腾计划”,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形成服务专班网络、强化要素支持保障、梯度建库培育后备,在复杂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以“钉钉子”精神赢得确定性增长。
构建产业体系、优化资本生态方面,常州以建设“1028”产业体系为抓手,构建形成“1+3+X”基金矩阵,设立龙城科创、新能源等政府投资母子基金总计58只,总规模超500亿元。精准引入长期资本、产业资本、耐心资本“活水”、全面激发市场“活力”,着力形成“产业+资本”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的良好格局。
服务全周期、拓宽生态圈方面,常州已与沪深北证券交易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并持续丰富与港交所的合作内涵,五年来19家知名券商保荐承销常州股权类项目75个,合计募集资金817亿元。吸纳市场高层次人才,打造“龙城资本顾问团”,服务指导企业股权融资、股改、辅导、申报、上市、再融资等全周期。
截至目前,常州市入库培育上市后备企业706家,形成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六大重点产业矩阵,聚焦五大市场板块,开展不同梯次培育。
此次大会上,常州市签署的一系列合作也将进一步支持该市持续推动资本市场与产业的高效循环。例如,常州市政府与上海技术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合作、资源共享,不断开辟新领域和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共同推动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落户常州,实现从样品变成产品、由产线汇成产业。
常州投资集团则与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随着此次签约,江苏股交常州服务基地将正式入驻龙城金谷,遵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