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2-29 18:22:58讯:
宇信科技 点评报告:与地方AMC战略合作,共同拓展个贷不良蓝海市场 事件 宇信科技)
href=/300674/>宇信科技(300674)与厦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协商在个贷不良资产业务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金融+科技的标杆组合。 点评 个贷不良资产处于蓝海市场,市场空间巨大 2021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为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和流通打开了政策空间。随后两年,个贷不良资产市场快速发展,参与方数量、转让资产规模快速增加。 1)参与机构数量从18家上升至上千家。第一批开放时只有6家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参与试点,到了2023年,预计新增个贷供给者超过500家,市场总体参与机构达到千家以上。 2)成交资产快速增加,个贷不良批量转让成交规模(即未偿本息总额)2022年同比增长271%,2023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39%,其中2023Q3单季度环比增长390%。根据银登中心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2021-2022年个人贷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分别为47亿元与176亿元,成交单数分别为45与86单。2023年成交规模增长显著,前三季度分别为52、90、349亿元,Q2、Q3季度环比增长173%、390%。Q3单季度成交规模接近2021Q1-2023Q2所有季度之和(364亿元)。 3)个贷不良资产规模接近万亿,个贷不良资产转让潜力巨大。根据兴业银行和毕马威,预计2022年末商业银行个贷不良余额不低于7,500亿元,加之其他非银机构,整体个贷不良市场可达万亿级规模,潜力巨大。 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是公司在创新业务、公司转型的重要布局 1)厦门资管牌照优势:厦门资管是厦门市唯一一家、福建省第二家经中国银保监会备案可从事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与处置业务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具备不良资产收购及处置的资质,且具有丰富的不良资产全流程业务经验,2022年营业总收入3.5亿元。截至2023年三季度,厦门资管总资产55.9亿元。根据《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批量受让个人不良贷款不受地域限制,厦门资管业务领域可面向全国。 2)宇信科技基于在信贷领域的多年深耕,以科技赋能传统个贷不良资产处置。 公司在2017年开始尝试创新运营业务,两三年前开始关注个贷不良资产并进行科技赋能的尝试。此次合作宇信主要带来以下赋能: 对供给侧了解深入。基于多年银行信贷系统建设业务,公司了解银行的个贷业务、贷款倾向、合作平台、内部催收力度和处理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这使得公司在评估资产包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而不是仅凭展示的数据做出判断。 以数据科技和AI能力支撑个贷不良资产处置精细化运作。AI和大数据的加入可以避免传统暴力催收的问题,能使得流程更合规且调解更有效,形成科技、数据、资源、运营能力的一体化处置体系。 大幅提升个贷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根据公司披露,2022年平均个贷不良的本金回收率约为8%,科技赋能有望进一步提升回收率。 3)合作方式为联合运营,而非系统搭建。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传统业务模式为AMC摘牌→以传统方式处置或委托给下游服务商处理,委托佣金约为30%-50%。公司与厦门资管的合作有望采用联合运营的方式,公司展望24Q1能够开始有业务开始落地。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52.25/65.48/82.30亿元,同比增长21.95%/25.32%/25.68%,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3.05/4.80/6.24亿元,同比增长20.49%/57.59%/29.91%,对应EPS分别为0.43/0.68/0.8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合作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空间不及预期风险;竞争风险 威胜信息 国网/南网中标市场领先,海外布局落地加速 事件:威胜信息2023年国网、南网总部集采招标项目中标4.48亿元,排名第一。 国网/南网持续中标,布局配网侧产品/解决方案。11月,威胜信息在数字电网、通信芯片市场连续中标,先后中标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采购项目。在今年两次南方电网总部集采招标中,公司各标段全部中标,总中标金额2.11亿元,排名第一;公司今年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总部集采中标合计4.48亿元综合排名第一。在配电侧,公司中标标准设计V3.0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物资已超8000万,同时面向南方电网,针对变线户识别、线损异常辅助诊断、新装电表自动识别、无档案识别等需求,提供了以智能量测终端为核心产品的台区解决方案。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在手订单充盈。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净利持续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6.62亿元,同比增长11.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21.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18.65%。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0.86%;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40.05%,环比增长6.4%。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实现毛利率40.7%,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在手订单持续充盈,截至2023年9月底在手订单29.26亿,同比增长28.5%。 海外业务加速布局,与沙特签署长期供货协议。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倡议驱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8万亿美元巨大市场,电力AMI建设全面推进。公司的海外销售网络覆盖亚洲、非洲、南美等市场。今年6月,公司在利雅得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企业家大会,同时与沙特NTCC集团就共同推进沙特智慧城市建设,并在智慧能源及新能源应用、智慧水务、智慧楼宇控制、综合节能工程、通讯技术等方面签署合作备忘录(MOU)。目前沙特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预计明年将推动厂房和生产线的搭建。目前公司又与沙特Al-KhorayefIndustryCompany正式签署了长期供货协议。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电力互联网企业,随着能源互联网、数字电网的景气度提升,将保持较高成长性。维持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26.41/34.15/43.09亿元,同比增长31.8%/29.3%/26.2%,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6.64/8.44亿元,同比增长26.1%/31.7%/27.0%,对应EPS1.01/1.33/1.69元,PE26.8/20.3/16.0;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徐工机械 国内工程机械龙头远眺重洋,老牌国企焕发新风采 本篇报告详细地叙述了徐工的发展历程,并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和股价复盘三个维度,阐释了工程机械市场内外销的展望、主机厂的破局之法,以及徐工独特的管理与业绩表现。我们认在内销市场明年见底+外销市场继续增长且空间广大+徐工混改重组后利润率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徐工机械)
href=/000425/>徐工机械(000425)的业绩有望行稳致远。当前公司PE已入低位,24动态PE仅为8.1倍,我们对徐工机械首次覆盖,并给予“强烈推荐”的评级。 徐工机械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公司背靠徐工集团,拥有全面的产品系列。2022年,徐工机械吸收合并徐工有限,注入了大量的优质工程机械资产,包括挖掘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矿业机械等。混改重组下,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今年5月,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对未来三年的ROE+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均提出了目标。 国内市场来看,更新需求仍占主体,预计24~25年触底回升;新增需求受地产、基建影响仍然承压;看好高机、矿机等新品穿越周期。从国内市场来看,受更新周期结束+国内地产、基建开工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在2021年开始转入下行期。我们以挖机为代表产品,从设备更新需求和新增需求两个角度预测了往后的销量。得出结论:更新需求从2021年持续走低,预计到2024年到达底部;新增需求所对应的地产+基建开工增速相比2011~2016年的下行周期均有明显换挡,未来预计不会贡献太多增量。尽管如此,仍有高机、矿机等新品销量领涨板块,有望穿越工程机械底部周期。 海外市场来看,欧美景气度分化,俄罗斯市场快速增长,东南亚增长渐显乏力,中西亚地区市场空间广阔。传统市场里,欧美的下游景气度呈现分化,北美的基建、地产和采矿业韧性较足,而欧洲建筑业、能源等投资依然承压。新兴市场里,俄罗斯的石油开采、建筑业韧性强,且购置中国机械的比例显著增加;东南亚已度过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阶段,且中国主机厂商份额已达到高点,后续增长动力欠缺;中西亚地区国家成为当前国产设备的出口前沿,兼具体量大+增速快的特点。我们比对了徐工和国际龙头的产品技术参数和残值率,认为徐工产品性价比优势突出,出海空间依然广大。 混改+吸收徐工有限优化了徐工的资产配置,“中特估”体系下,国企利润率考核也得到强化,产生强激励。我们对比了徐工、三一和中联的历史ROE和净利率,发现2022年以来徐工的ROE/净利率已经接近或达到三一重工)
href=/600031/>三一重工(600031)的水平,而PB却依然偏低。后续在产品协同+成本优化+费用控制+出海占比提升的刺激下,徐工有望表现出优异的业绩弹性。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为0%/10%/19%,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6亿元/74.9亿元/96.1亿元。我们认为,对于徐工机械,我们需要把握四点核心逻辑:1、传统机型内销明年将会触底,海外出口依然向好;2、新增品类如矿业机械、高空作业机械有望熨平行业下行周期;3、国企混改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4、公司的PE相对估值低于业内可比公司,且24年PE低于10倍,安全边际较为充足。由此,我们对徐工机械首次覆盖,并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基建投资超预期下滑;传统工程机械更新换代不及预期;高机、矿机等新品拓展不及预期;国企混改未能有效提升公司的利润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