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十大券商策略:“否极泰来”,春季行情“随时出发”,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即将开启

加入日期:2023-1-3 8:46:4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3 8:46:40讯:

  过去1个月,A股以缩量盘整的走势,给2022年划上了句号。回顾这一年,全A指数在波荡起伏中,终结了年线三连阳;滞胀,无疑是整年的定价核心;如果说2021年是小市值异军突起,那么,2022年A股风格则是全面倒向了价值,且主线轮动尤为频繁。想要获取超额收益,需要频繁做波段:年初押稳增长、二季度抄赛道、三季度切小盘、四季度进消费地产;或者全程拿价值:煤炭、地产、黄金、低估值。

  2023年A股的第一周,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一. 中泰证券(行情600918,诊股):“否极泰来” 2023年A股市场指数具备“走牛”基础

  2023年A股市场指数全年整体将迎来“走牛”基础,核心驱动逻辑在于:疫后修复趋势与政府对于经济增长重要性空前提高后的投资刺激。“否极泰来”或将是2023年股指走势最为准确的形容词。

  所谓“否极”:从时间点来看,在23年一季度,由于市场22年四季度对疫情放开后经济较快修复、地产政策的大放松、美联储加息拐点及大国博弈态势等乐观预期需要“纠偏”,市场或依然将处于震荡调整之中;所谓“泰来”,即2023年二季度后,市场或将开展一波盈利与估值双升的指数牛市,核心动能在于2023年年中后“疫后复苏”确认叠加“政府定向刺激”的超预期。

  就市场风格而言,在2023年一季度至二季度初的“熊末牛初”阶段,电力等高分红与军工、计算机等科技股相对占优,而年中后,伴随经济、通胀与利率回升,此时低估值蓝筹将相对占优,建议重视保险等金融股、必选消费、央企估值重估等板块的机会;此外,参考国际经验,疫情放开后的长期、复杂的影响,医药将是贯穿2023年全年的高景气品种。

  二. 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23年春季行情不悲观 成长股性价比正在提升

  春季躁动的启动关键在于宽松政策和流动性投放,以及政策力度对基本面预期的改善程度。在12月的调整之后,我们对23年开春行情不再悲观,12月市场的几个压制因素有望在年初看到边际好转。

  结构上,在基本面仍是弱复苏预期、同时热门赛道拥挤度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成长股的性价比正在大幅提升。具体板块可关注:1)前期调整较大的大安全板块,包括信创、半导体等,对应科技自立自强。2)赛道方向中,汽车链条,对应稳增长的方向;海风、大储、军工,对应23年需求确定性比较高的。3)5G工业互联网,最新变化是中国商飞获得5G工业专网通信的频段,对应的是新型工业化、数字工业化的核心着力点。4)基于应对长期人口老龄化趋势,近期政策及此次会议提到的(但可能还未被市场充分认知)养老产业,包括医疗器械耗材、医疗IT、医疗基建、医疗服务等。

  三.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即将开启配置上由均衡配置转向更偏成长风格

2023年是A股的“转折之年”,1月全年战略配置期和战术入场期叠加,在全国疫情“达峰”后,将开启关键的做多窗口,建议提高仓位。配置上由12月的均衡配置转向偏成长风格。聚焦“四大安全”领域,包括能源资源安全的储能、风光,科技安全的半导体、数字经济产业,国防安全的导弹、航发产业链,粮食安全的种业;同时关注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工业自动化。

  四. 中金:2023年翻开新篇 开年关注疫后增长修复情况

  2022年的A股市场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指数普跌。展望2023年,我们对A股未来12个月的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的看法。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配置方面,建议短期要紧跟政策边际变化节奏来配置,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板块。中期仍然是根据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主线。

  五. 财通证券(行情601108,诊股):持上证50过节

  疫后经济的深蹲起跳+本月潜在的联储转向信号,是接下来市场全面上行的两大动力,持50过节是加强进攻的首选,节后蓝筹先搭完台,成长再唱戏,市场有望再上一层楼。美国衰退风险及由此带来的货币转向为23年全球资产交易的重点,节奏上关注2-3月通胀和就业数据变化和联储会议表态。中期大类资产对比:A+H股>;;美债>;;黄金>;;美股。

  行业配置方面,继续看好大消费+大金融,增配疫后复苏的大消费(零售/餐饮/旅游/航空/白酒等)、大金融(保险/券商等)、地产及后周期(建材家电等);中期关注围绕供给创新、经济转型方向的新材料、新制造、新软件的三“新”机会。另外推荐关注国企改革获益的5条线索(专业化重组、低估值+高分红、股权激励带动业绩改善、碳中和、资产注入重组)。

  六. 华安证券(行情600909,诊股):春季行情延续 先消费后成长

  内部经济最差的时候正在过去,政策层面逐步发力,首先表现的一是春节前后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其次可以期待信贷端尤其是地产端的发力,MLFLPR调降,尽管1月信贷投放因需求原因或不及预期,但整体一季度总量宽松为大概率事件;三是可期待两会前政策预期再起。外部美股在“加息节奏放缓,衰退未至”的背景下反弹持续。如此看来,内外部均对A股有支撑,春季行情有望延续。

  配置上建议结合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充裕的特点,先消费后成长:一是疫情达峰下服务类消费复苏中的出行链条、线下消费及白酒等食饮消费品和需求恢复的医疗服务;二是在消费、金融起成长落的跷跷板行情中,成长已显现出相当性价比,关注新能源链条风光储和电池上游材料、中游制造等方向;三是2023年初春季躁动可期,关注券商和计算机信创。

  七. 华西证券(行情002926,诊股):震荡中前行 “困境反转”行业股价仍有修复空间

  展望“兔年”1月份A股市场,海外美联储加息进程已步入尾声,全球流动性对A股的扰动将逐步放缓;国内方面,由于去年高基数叠加疫情影响,国内宏观数据会相对偏弱,因此比起经济数据,市场更聚焦居民出行、消费等数据的填坑复苏。鉴于春运带来的人员流动,本轮疫情可能呈现“一峰三波”的特征,使市场情绪修复节奏受到扰动。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逐步减弱是大趋势,12月PMI数据显示经济阶段性底部或已出现,后续有望步入复苏前期,这也是春季A股震荡向上的核心驱动力(行情838275,诊股)。

  板块配置上,我们认为“困境反转”行业股价仍有修复空间,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受益于疫后修复的消费领域,食品饮料、医药、航空机场、酒店、免税等;2)产业政策支持的成长板块,军工、信创、自主可控等;3)受益于政策边际调整的,地产相关产业链等。

  八. 国君证券:春天的脚步正在临近

  2023年来自于疫情、经济、政治等关键因素的不确定性将下降,坚决看多2023年A股市场。第一,抑制性政策的转折、疫后开放世界的临近以及中下游利润率重新扩张,我们判断2023 Q2中国将迈入新一轮需求回暖、资产回报率改善、盈利预期提升周期;第二,内外宏观环境均从高度不确定的状态逐步迈向确定,判断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持有意愿也将回升。第三,政策底部、经济底部和估值底部的同时出现,往往隐含了股票投资回报的巨大空间。

  节奏上先价值后成长,经济弱、政策进、股市进、价值进;经济稳、政策退、价值退、成长进。2023年前期的机会来自于过去两年由于过度定价经济风险和深度调整的价值股,后期的机会则是在逆全球化和大国博弈的长期趋势下,围绕自主可控和产业政策发力的科技制造,重点在设备、材料。

  .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春季行情“随时出发” 后续成长有望接棒

  春季行情“随时出发”。根据人社通12月26日数据,31省市区累计感染达到70%及以上的有25个,快速感染的阶段可能即将过去,各地物流中观数据也已经改善。各地疫情达峰预期是一剂“药引”,宏观经济展望转暖,有助于风险偏好温和修复。结构上,市场缺乏强定价能力的新增筹码,仍是轮动多、主线少的格局。当前消费已经抢跑,后续成长有望接棒:(1)二十大播种新一轮科技周期,两会期间有望加码政策扶持;(2)以计算机、医药生物为代表的成长方向,基本面在2023年有望出现拐点;(3)持续调整后,成长股性价比已经较高,创业板指、科创50隐含ERP均处于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以上的高位。

  配置建议:增配成长股,央企打底仓。具体上:(1)三中全会年,成长方向有望迎来密集催化,关注:计算机、生物医药。(2)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央企。

  十. 西部证券(行情002673,诊股):跨年行情有望进入第二阶段 市场风格转向均衡

  随着流动性环境转向充裕,叠加盈利预期的切换,跨年行情将逐步由前期情绪修复驱动转向盈利预期驱动。结构上看,在疫情管控放开背景下,医药与线下消费场景的修复仍然值得关注。随着年初政策预期升温,电力,通信,计算机,电子等于新基建相关的行业仍值得关注。随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推进,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过程中,直接融资市场重要性上升,关注券商业绩和估值的持续改善。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