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竞逐豪华高端市场,广汽、长城等自主品牌“上攻”

加入日期:2023-1-3 8:21:20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3 8:21:20讯:

  在延期一个多月后,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广州车展”)于2022年12月30日举办。

  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广州车展被视为年度收官之作,素有“下一年车市风向标”之称。尽管延期让车企新品多在车展前发布,但作为首次跨年举办的2022年广州车展仍不乏亮点,为正逐步复苏的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参加本届广州车展的汽车品牌有80余家,涵盖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约有20余款车型在本届车展首发。

  自主品牌集体冲击豪华市场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自主品牌完善布局持续“上攻”,包括埃安、智己、ARCFOX极狐、岚图、极氪等多家自主品牌悉数登场,推出了更高端化的产品。

  长城汽车) href=/601633/>长城汽车(601633)携魏牌、坦克、长城炮、沙龙等六大品牌亮相广州车展。其中,魏牌推出了首款旗舰大六座智能SUV蓝山DHT-PHEV;长城炮则推出了大型高性能豪华皮卡山海炮,售价22.88万-30.18万元,填补了高端豪华皮卡品类空白。

  坦克品牌旗下坦克500 PHEV长续航版、坦克300赛博骑士版车型首次公开亮相,其中后者的预售价格区间已达到33万-35万元,这一售价比基础车型的指导价高出了近50%。

  主场作战的广汽集团) href=/601238/>广汽集团(601238)也携旗下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五大整车品牌展出,齐聚同一展馆。其中,埃安旗下高端品牌Hyper昊铂第二款车型Hyper GT(暂无中文译名)首发亮相,将全面发力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

  此外,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智己和飞凡两家同属于上汽集团) href=/600104/>上汽集团(600104)的新品牌也分别带来了新车型,均定位于高端,售价在30万元以上。

  多家自主品牌在广州车展期间展出高端产品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成为今年自主品牌加速冲高的一个缩影。

  去年前11个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占比近50%

  2022年以来,自主车企表现强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根据中汽协统计的数据,2022年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12.9万辆,同比增长9.8%,市场占有率延续了不断提升的态势,达54.4%;去年前11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1047.9万辆,同比增长24.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2%,市场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品牌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竞争优势。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汽车出口增长迅速,其中自主品牌的整体占有率较高;二是中国品牌实现了快速转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竞争力高于合资品牌;三是自主品牌企业供应链比外资企业更加灵活,日系等外资车企2022年市场表现受到了供应链紧张的很大影响。

  中国品牌乘用车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头部车企集团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中汽协统计分析,2022年1-11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094.5万辆,同比增长3.7%,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2%,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 href=/002594/>比亚迪(002594)销量增速最为明显,广汽、吉利、奇瑞也呈两位数快速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述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快速提升。

  去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合计销量达499.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2.4%,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其中,比亚迪累计销量超160万辆,占比26.8%,上汽、东风紧随其后。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自主新能源品牌崛起的关键是实现中高端突破。通过拓宽产品线,发展高端化豪华汽车产品已经成为众多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明确战略。通过高端产品,车企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利润,也会通过重塑品牌形象获得消费者的进一步认可。

  中汽协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2680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70万辆,同比增长90.3%。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