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A股医美板块大跳水背后:行业大整顿序幕即将拉开?

加入日期:2022-9-19 23:35:1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9-19 23:35:13讯:

  继CXO板块集体“雪崩”后,医美板块也迎来了全线下跌。今日,医美概念股开盘后大跌。截至收盘,华熙生物跌超13%,爱美客跌超11%,朗姿股份跌超9%、华东医药跌超8%、昊海生科跌超6%。

  继CXO板块集体“雪崩”后,医美板块或遭遇“黑天鹅”事件影响。19日周一开盘,A股医美概念股一路走低。截至收盘,华熙生物跌超13%,爱美客跌超11%,朗姿股份跌超9%、华东医药跌超8%、昊海生科跌超6%。

  针对这一股价波动,市场有分析猜测,这主要由于医美行业或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政策。对此,爱美客公开表示,目前尚未有确凿的政策端消息,公司经营没有变化。而华熙生物方面表示,此次下跌或跟行业整顿有关,但对公司的影响应该微乎其微。医美在公司业务占比非常少,只占营业额10%不到,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应该只是暂时。

  近年来,随着“颜值经济”崛起,导致医美消费市场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各种乱象频出,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税务部门加大了对医美行业的稽查监管力度,多家企业因隐匿巨额收入或偷税漏税行为被重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有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毛利媲美茅台的医美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近五年,医美市场规模翻了一倍多,其中不乏小而散的机构,如此也造成了诸多医美乱象,医美市场亟需整顿。

  而此次有市场消息指出,国家或将针对医美行业进行更全面的整顿,医美企业财务问题或将成为监管重点。

  医美成“最”赚钱的买卖?

  医美背后的生意经源于“颜值经济”的兴起,在该潮流的推动下,市场上通过医美广告故意制造“容貌焦虑”的风气日益明显。

  据前瞻数据,在颜值经济蔚然成风的当下,医美在年轻人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2021年中国医美用户人数超过1800万人,是2017年的4倍多,较2020年增长19.27%。

  如今,众多求美者不是在变美,就是在变美的路上,这也使得整形美容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期,我国医美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市场规模更是破千亿。前瞻数据显示,2018-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约为2274亿元,较2020年增长15.10%。更美APP发布的《更美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预测,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增速超过16%,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643亿元。

  随着获益颇丰,近年来,医美服务机构新进入者数量激增,以致机构通过大量的线上线下营销乃至低价竞争引流获客。德邦证券分析称,目前行业内平均销售费率偏高,达30%-50%,大多盈利的机构净利率维持在10%左右,盈利模式亟待优化提升。

  某不具名医美机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最近5~10年,全国医美服务机构数量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主要由于国家政策层面对医美机构的批准实现了放管服,门槛放低导致更多进入障碍被清除。其次,很多人特别是一些非医美行业的人认为医美服务行业是暴利的行业,可以在短期内获得非常高的投资回报,造成整个行业浮躁和野蛮生长。

  “实际上,规范的医美机构在培养医生方面需要支付较高的人力成本。一个新开的医院如何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这里边的运营费用、营销费用等其他人看不到,也被有意识的疏忽了,相反,通过一系列不规范的举措来运营医美机构,导致乱象丛生,使得这一行业成为‘暴利行业’。”该负责人说。

  从财务乱象的角度上看,8月9日,信用中国消息显示,杭州古名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因隐匿收入少缴1.47亿余元企业所得税,被杭州市税务局罚款8827万余元。处罚事由显示,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该公司千和医疗美容诊所利用个人银行账户收取服务款,共计隐匿服务收入47.55亿余元,未计入财务账。期间,上述个人银行账户孳生的利息收入为2879万余元。另据相关报道,厦门思明莫琳娜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因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被罚款231万元。

  除了上述公司,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官网信息,经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稽查局检查,发现在2016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五洲莱美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采取偷税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1701.89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对其处以追缴税款1701.89万元的行政处理,以及处以罚款850.95万元的行政处罚。

  其中,渠道型医美机构因为存在高额返佣以及各种不规范诊疗行为,因此降低服务成本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一般不会给顾客开具发票,而是以收据为主。同时因为收入一旦全部进入“公立账户”,则意味着必然增加纳税成本,所以渠道型医美机构往往会通过开通“个人账户”或“私人账户”等形式,规避纳税负担。

  根据这样的业务模式,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最终严查医美渠道财务与税务状况,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地震。

  行业整顿能否解决医美行业乱象?

  在财务收益上,头部医美机构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爱美客今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8.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3亿元增长39.7%。华熙生物2022上半年公司总营收、归母、扣非利润分别为29.35亿元、4.73 亿元、4.1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1.58%、31.25%、34.91%);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7.43%、15.91%。虽然面临疫情冲击,但是医美公司营收与利润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时毛利率净利率相对稳健,均凸显其主业韧性。

  面对医美行业的强大吸金能力,也让入局者不断增多。据第三方企业信息平台数据,2012年医疗美容相关企业5494家,2014年突破1万家,2019年达到57483家,较2012年增长了946.3%。

  然而,医美行业因违法违规机构数量占比较高、医生稀缺及水货假货产品充斥市场引发较多医疗美容事故,使得行业争议不断。

  为此,在2020年4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要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未取得注册批准的产品不得上市,不得将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给无合法资质的使用单位。

  2021年,为了遏制医美乱象,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等八部门联合宣布,定于2021年6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公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涉及虚假宣传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虚假宣传医美产品功效、服务疗效;通过“刷单炒信”,编造用户评价、直播带货等方式虚构交易、虚假评价。

  不过,医疗美容违规、违法事件屡禁不止,要彻底清除非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和医疗美容产品道阻且艰,需要多方持久努力。

  对于医美机构的财务监管,上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有望在全行业整改的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行业分散、参与者众多、标准不一致等主要问题。

  “对于医美参与者而言,急需建立品牌声誉、搭建客户网络、组织经验丰富的服务团队,需要提升服务质量维系既有客户,同时需要开拓新的用户以扩大规模。这也使得医美机构之间的营销竞争非常激烈。”该分析师说。

  复星医药副总裁、复锐医疗科技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刘毅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强调,目前,整个医美行业需要从服务及渠道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从服务端来看,资质、操作、风险控制都将成为需要规范的方向。从渠道端来看,需要加强对产品经营层面的管理。此外,设备材料的管理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目前,在注射产品上,依旧有不少求美者会选择非专业营运机构去操作。

  “监管从严,有利于促进采购规范、产品规范、使用规范,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甚至可以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刘毅说。

  后续,国家将如何整顿,医美行业会如何往良性方向发展,市场格局又会出现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