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程强 崔嵘 联系人:李翀
北京时间2022年8月17日上午(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022通胀削减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并正式生效。《法案》在力争缩小财政赤字的前提下,增加了对主要企业的征税政策和针对新能源汽车和的财政刺激政策。我们认为《法案》名不副实,对缓解美国高通胀问题作用有限,可能更多的是民主党和拜登政府为了应对中期选举的政治策略。《法案》中包含了大量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内容,短期内可能利好我国出口,中长期来看不会动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美国《2022通胀削减法案》名不副实。
从《法案》内容来看,与其说是通胀削减,不如说更像一个新能源产业扶持法案。
1)法案将重点内容聚焦至新能源及光伏行业的补贴政策方面。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拜登政府的核心政策—《重建美好家园(BBB)》法案中关于清洁能源及气候变化投资项目的支出一直受民主党籍参议员曼钦等人的阻挠,两党迟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而将这些短期内解决通胀问题效果有限的补贴项目放入本法案中并冠以“降低通胀”之名得以通过,但规模则由5550亿美元缩水至3860亿美元[1]
2)法案还包括其他内容。其他支出还包括卫生保健、针对落后社区的重点投资以及农林业投资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等,使得该法案下总支出规模达到4850亿美元,其中能源与气候相关的支出占比达到80%。
3)增加支出的《法案》无法从经济理论上支撑降低通胀的逻辑。《法案》要求对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征税标准提高到至少15%,同时对公司股票回购加征1%的税收,以期扩大税收来源,降低财政赤字规模,CRFB(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预计此项收入规模达7900亿美元,将削减约3050亿美元财政赤字。
▍《法案》的背景还是民主党和拜登政府应对中期选举。
我们曾在《急起直追—2022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2022-8-14)中给出了下半年美国中期选举结果的判断。自2021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反复爆发、阿富汗撤军、通胀压力高企等因素影响,拜登政府支持率一路下滑,民主党保持住现有优势的压力较大。近期白宫在对外政策、党派斗争[2]、降低通胀等方面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可能旨在遏制拜登政府支持率持续下降的现实,希望提高本党的胜选概率。从《法案》通过的票数来看,两党政见非常分裂,参议院投票结果为51:50,副总统哈里斯投出关键的一票赞成票。结合历史趋势、选区划分、两党席位以及目前拜登总统的支持率走势,我们维持目前判断,即民主党在本次中期选举中保持现有优势的难度极大,或失去议院控制权,这将在明后两年掣肘拜登政府推出更多刺激计划并影响2024年民主党选情。
▍《法案》预计对美国通胀的降低效果非常有限。
1)白宫政府一再宣传本法案有利于缩减政府开支,降低财政赤字。但是我们通过分析发现,缩减开支项目主要集中在医保和医疗补助方面,涉及利益群体众多,难度较大,实施较难。同时,结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等机构的预测,《法案》落地后节省开支主要集中在2027年及以后,短期内甚至可能会增加开支。在2024年总统选举仍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受限于《法案》执行的不确定性,缩减开支恐难如期实现。因此,短期内可能增加财政支出,中长期缩减赤字并不明朗的现实及预期情况明显与解决通胀问题相悖。
2)企业为应对征税可能选择提高价格,向下游及终端转移开支压力。法案明确规定了向全美主要大企业征税的最低标准,并新增了股票回购的征税计划。我们预计政策落地后,企业可能通过削减资本开支、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向下游及终端消费者转嫁。在现如今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明确、需求持续萎缩的背景下,此政策反而不利于维持价格稳定,同时有可能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3)通胀粘性特征明显。尽管能源价格下跌,但美国核心通胀仍持续高位运行。近几个月美国通胀分项中,住宅项仍然维持快速上涨的势头,且7月非农时薪增速再次抬头,均对核心服务项形成支撑,而上述因素形成机制并未在《法案》中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我们认为《法案》对降低通胀的作用较为有限,结合7月通胀同比单月回落的现实,我们认为不宜对美国通胀过分乐观,三季度美国通胀或仍将磨顶,后续存在反复的可能。
▍我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及光伏领域相关企业料在今后几年内亦可享受《法案》相关利好政策,长期来看预计相关企业可能结合客户需求及自身规划继续全球布局,不会动摇我国在相应领域的领先地位。
短期来看,预计美国在相关产业链上依赖我国的现状难以改变,《法案》相关的需求侧刺激政策利好我国相关企业。锂电池汽车方面,美国在锂电池、正负极、电解液及钴、锰材料等方面仍可能会依赖我国产品;光伏及储能方面,美国在背板、组件、逆变器等领域对我国依赖程度更加严重。叠加二季度美国宣布为从东南亚四国采购的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组件提供2年的关税豁免政策[3]下,我们看好相关板块、重点企业的业绩提升和对我国太阳能组件出口的带动作用。
从中长期看,该法案可能并不能完美达到美国政府的预期效果,相关企业可能仍会结合客户需求及自身规划继续全球布局,将投产计划全部布局在中国或美国均不现实。结合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研究部新能源汽车组的判断,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供应链成熟,成本优势突出,我们预计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市占率难以被完全替代,中期内仍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