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7-5 14:51:56讯:
投资要点:
白酒行业2022 上半年回顾。1)市场方面,次高端酒调整突出,区域酒相对抗跌。酒鬼酒、舍得酒业、水井坊等次高端酒企在估值水平较高的基础上,股价调整幅度较为突出;苏酒、徽酒一季报业绩表现亮眼,4 月中旬以来股价反弹力度较大;高端白酒贵州茅台2022 年逆势加速,股价相对抗跌。
2)基本面,白酒行业持续向好,酒企2022 普遍实现开门红。2022Q1 白酒板块业绩呈现出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高端白酒延续稳健增长,全国化次高端酒企增长势能依旧,区域龙头表现分化,其中苏酒、徽酒省内市场动销良好。3)估值方面,板块回调,白酒估值性价比突出。自2022 年初开始,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多地蔓延等事件冲击下,市场恐慌情绪发酵,白酒板块下跌。板块的估值泡沫和悲观情绪或已在股价中反应较充分,目前PE 位于五年估值中枢附近,估值性价比显现。4)基金持仓方面,2022 Q1 公募基金对白酒公司仓位普遍回落,且大部分个股北向资金流出。
产业周期:结构性驱动新周期。1)复盘白酒历次周期。中国白酒行业近70 年的发展,经历了两轮主要起落,其中89-98 年及05-12 年是两轮发展黄金期,98-04 及12-15 年是两轮调整期。宏观经济和基本面是引领板块行情变动的主要因素,除了12-13 年三公消费限制导致板块深度调整外,外生系统性风险冲击下(如08 年、18 年)白酒板块调整基本与大盘指数同步。2)本轮的产业周期与以往不同:弱周期、强分化。白酒增长逻辑逐渐由“宏观经济、投资及政商消费主导的量增”向“大众消费主导的产品结构升级的价增”切换,周期弱化,结构性驱动的新周期。我们认为目前白酒所处的产业周期还没有走完,目前属于结构性驱动的新周期,产量的持续缩减促使企业进行品质升级,并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属性和社交属性。而白酒品牌的开发和销售核心驱动因素,已经从终端的竞争转移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品牌竞争上。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具备产品,品牌、渠道优势的中高端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增长。
白酒竞争格局:行业竞争升级,中高端白酒持续扩容。1)高端产品主要被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 占据,在消费水平提高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市场环境下,高端酒持续扩容,未来中国高端白酒产品领域仍有增长潜力。
2)次高端白酒竞争逐渐升级,伴随着高端酒价格的提升,次高端价格带也在逐渐提高,从行业调整期时的300~600 元裂变为300~600 元和600~800元两个价格档。3)光瓶酒量价齐升,将开启高线高端光瓶繁荣期。光瓶酒相对低端盒装酒更具有性价比,光瓶酒有望依托对低端盒装酒的品类替代实现量增,通过产品升级实现价增,从而市场规模快速扩容。随着白酒消费品质回归,消费者对白酒价格、品牌、包装的重视,转化为以品质为先的消费理念,光瓶酒进入“名、优、新”时代,“量、价、质” 齐升。
下半年展望:景气度持续+动销环比改善,白酒依然可期。整体情况:
短期中报韧性较强,疫后逐渐复苏。1)从宏观整体上看,稳增长的背景下下,白酒业绩有望逐渐改善;2)从行业表现看,涨价利好白酒行业;3)从企业现状看,Q2 板块有望继续体现韧性。总之,二季度为行业传统淡季,一般白酒Q2 占全年的15-20%,销售任务比重较低。我们认为二季度白酒报表韧性仍在,展望下半年,白酒行业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随着宏观政策逐步宽松加码,疫情影响逐渐减弱,消费场景复苏,白酒动销环比改善。2)分价格带:高端稳健增长,关注次高端复苏弹性。1)高端白酒价盘良性,茅台逆势加速;2)次高端白酒弹性释放,逐步加大配置;3)区域白酒徽酒消费升级延续,龙头有望持续增长。
投资策略:坚守确定,加配成长。短期看,白酒企业整体回款进度过半,中报业绩韧性较强,但仍需观察去库存情况以及未来中秋国庆的真实动销。
中长期看,在存量竞争的阶段,白酒企业的产品结构仍将继续升级,以高档酒(含中高档)为主导的产品结构盈利能力更强,有望在新一轮增长周期内拥有更多进位可能。站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对22 年的白酒中期策略集中在3条主线:1)坚守确定性,今年在疫情多点反复下需求疲软,盈利确定性成为首选。贵州茅台直营渠道投放比例提升以及非标产品提价效应凸显,报表逆势主动加速;山西汾酒公司产品线丰富,经营节奏把握较好,确定性和成长性兼具;五粮液动销预期由弱渐强,全年两位数增长目标确定性较强。2)加配低估值高成长标的,布局白酒价值空间。在外部的环境的冲击下,洋河股份、舍得酒业、酒鬼酒等PE 回落在5 年估值中枢的低位,估值安全边际充分,中长期看好公司组织、产品和渠道改革持续推进带来的全国化扩张能力。3)重视低基数高弹性标的。区域龙头基数较低,依靠产品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和费用优化,有望稳健增长,建议关注今世缘、古井贡酒。
重点公司关注: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今世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行业竞争风险、产业政策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文章来源:山西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