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李万钧
7月27日,停牌2个交易日后的碧水源(300070)复牌,股价跳空高开。该公司披露要约收购报告书,控股股东中国城乡拟斥资24.43亿元要约收购该公司股份,收购完成后控股比例将达到33.4%。
《电鳗财经》关注到,2021年底,中国城乡出资35.74亿元通过增发已经成为碧水源的控股股东,当前持股比例为21.81%。由此计算,通过增发和要约收购,中国城乡对碧水源的资金投入达到60.17亿元。中国城乡是中交集团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碧水源目前可是妥妥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本次要约收购再次被央企爸爸增持,引起市场遐想无数。
而碧水源的原控股股东文剑平及高管则在不断减持股份,且文剑平等4股东需要向公司进行超过10亿元的业绩补偿款。碧水源一波波的大戏让投资者看得目瞪口呆。值得关注的是,碧水源的业绩一年不如一年。
斥资24.43亿元要约收购 中国城乡持股比例将升至33.4%
根据要约收购报告书,收购人中国城乡向除收购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以外的碧水源全体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要约价格为6元/股,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40721.0835万股,由此计算,要约收购资金最高合计24.43亿元。
目前,中国城乡持有碧水源79037.5092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1.81%,并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持有碧水源28036.3508万股所对应的表决权,占公司总股本的7.74%;中交基金持有碧水源1290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本的0.36%。中国城乡及其一致行动人中交基金合计拥有碧水源表决权的股份比例为29.90%。
要约收购完成后,中国城乡及其一致行动人最多合计持有碧水源33.40%的股份。
随着中交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城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中交集团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公开披露信息,2021年12月28日,碧水源向特定对象、第二大股东、中交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城乡发行股票,中国城乡出资35.74亿元认购碧水源4.7亿股股份并成功发行上市。
发行完成后,碧水源的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城乡,原来的第一大股东文剑平屈尊第二。
彼时增发,碧水源称此举意味着公司正式加入中交体系,与中交集团在战略和业务上展开协同,成为中国城乡水务板块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平台。本次要约收购,碧水源在公告中表示,中国城乡看好公司发展,增加持股比例,发挥混合所有制优势,借助中国城乡及中交集团的资源和实力优势,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实现国有资本的放大效应。
头顶光环 业绩连续下滑
碧水源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水处理业务,在水处理领域拥有全产业链。该公司主要通过制造和提供核心的膜组器系统和核心部件膜材料、膜元件等,以先进的膜技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建造给水与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自来水厂、海水淡化厂、城市及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目前,碧水源拥有在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自来水处理、海水淡化、民用净水、湿地保护与重建、河流综合治理等领域全产业链业务。该公司是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包括产品生产与工艺应用,是中国唯一一家集全系列膜材料研发、全系列膜与设备制造、膜技术工艺应用于一体的企业。
不过,从公开披露数据看,碧水源的业绩逐年下滑。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碧水源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净利润下降幅度更大,2021年该公司在营收微降0.72%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8.93%。同时,最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33%、5.55%和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