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中泰证券溢价控股万家基金背后的最大赢家……

加入日期:2022-7-15 9:59:3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7-15 9:59:34讯:

  资产管理业务逐渐成为各家券商的必争之地。中泰证券(行情600918,诊股)也无例外,一边通过增持旗下基金子公司万家基金一举坐上控股股东之位,一边通过资管子公司中泰资管的公募业务在公募行业加速“跑马圈地”,而除公募业务外,中泰资管的资产管理业务还包括私募,截至去年年末,中泰资管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已达1856亿元。

  万家基金股权再现新动向。

  7月12日晚,中泰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董事会,同意公司受让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齐河众鑫”)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定价为2.896亿元。

  交易完成后,中泰证券将拿下万家基金控股股东之位,股权比例将由49%提升至60%,齐河众鑫不再持有万家基金的股权。

  从业绩来看,万家基金的资产优质,不论是业绩还是规模均呈现节节攀升之势。2021年,万家基金实现营业收入为15.67亿元,同比增长32.46%;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39.7%。

  通过控股万家基金再叠加原先子公司中泰资管的加持,中泰证券或能够带动公司资管业务收入的增长;被中泰证券收购后,万家基金也能借势,寻求进一步发展。

  看似双赢的一笔交易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位“大赢家”。据悉,此次中泰证券实为溢价收购万家基金股权,交易对方与中泰证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泰溢价收购万家,

  自家董事浮盈两亿

  7月12日晚,中泰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受让齐河众鑫所持有的万家基金11%的股权,交易定价为2.896亿元。

  根据国际实业(行情000159,诊股)此前的公告称,40%的股权交易作价约9.5亿元,据此推算万家基金彼时的估值为23.75亿元。而此次11%的股权对应2.896亿元的收购价,意味着万家基金的估值约为26.33亿元,相比上次收购对应的估值溢价约10%。

  对于股权转让方齐河众鑫来讲,这笔股权转让带来的收益,远远不止于10%这么简单。

  将时间拨回2018年3月,此时齐河众鑫从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手里受让万家基金11%股权,最终竞购成交价为8178.78万元,比当时股权转让底价6808.78万元溢价20%。

  时隔四年多的时间,齐河众鑫拟以约2.9亿元的价格将万家基金的股权转让给中泰证券,经此一战,齐河众鑫便浮盈约2.1亿元。

  进一步穿透还可发现,齐河众鑫的实控人刘锋与中泰证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资料显示,刘锋不仅是中泰证券的董事,还通过山东永通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永通实业”)以及德州禹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德州禹佐”)间接持股中泰证券

  据企查查显示,持股中泰证券2.89%的股东山东永通实业的大股东是永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永锋集团”),而永锋集团的实控人正是刘锋。

  德州禹佐也与刘锋有一定关系。据企查查显示,持股中泰证券2.56%的股东德州禹佐的合伙人名单之中出现刘锋的身影,刘锋出资比例达70.8%。

  单看此次交易,刘锋或是“最大赢家”。

  中泰证券:公募、资管“我都要

  公募基金行业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中基协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26万亿元,截至5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26.26万亿元。

  在如此“诱人”的规模之下,各大金融机构更是加快挺进公募行业,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无一例外。

  而这些金融机构俨然已成为公募基金领域的重量级玩家,其中券商系公募基金更是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获批的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有152家,券商系占据66家。

  券商在公募基金行业的布局不仅是通过不断增持旗下公募基金加强话语权,还通过资管子公司发力公募业务,不断在行业内加速“开疆拓土”。

  像中泰证券便是如此,旗下资管子公司中同样有公募基金业务。据其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泰资管公募业务规模为174.68亿元,同比增长63.9%。

  今年一季度,中泰资管的公募业务规模加速狂奔。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其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增长至267.68亿元,短短一个季度,规模暴增93亿元。

  而中泰资管公募规模短时间内之所以逆势暴涨,主要因为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激增。

  今年以来中泰资管共发行6只公募产品,其中包括1只大集合转公募的货币型基金和2只债券型基金,其余3只均为混合型基金。

  根据中泰资管公布的产品定期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泰资管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规模为124.71亿元,较2021年四季度末的66.93亿元增长57.78亿元,增幅达86.33%。

  除公募业务外,中泰资管的业务规模还由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单一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专项资产管理业务这三项业务构成。据中泰证券年报数据显示,上述三项业务的规模在2021年已达1681.48亿元。叠加公募业务的规模,中泰资管在2021年末的资管业务规模已为1856.17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中泰资管已在中泰证券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中泰证券年报显示,2021年资管业务收入为5.36亿元,同比增长29.85%,主要由中泰资管贡献。

  对于中泰证券而言,单单一个中泰资管还不够,业绩连年增长的万家基金同样是一块“肥肉”。

  黑马—万家基金

  据中泰证券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万家基金实现营业收入为15.67亿元,同比增长32.46%;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39.7%。

  业绩表现亮眼的背后离不开基金规模的与日俱增。

  据中泰证券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万家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为2652.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5.47 亿元,同比增幅达40.56%。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万家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便呈现逐年增长之势,从2019年的1219.23亿元逐渐增长至2021年的2652.67亿元。

  今年以来,其管理规模仍步步增长,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1日,已达2886.95亿元。

  在万家基金千亿级的公募基金规模体量之下,债券型与货币型基金是“主力军”。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货币型基金规模为1108.79亿元,截至今年4月27日,债券型基金规模为1059.96亿元,两者合计规模达2168.75亿元。

  而权益类基金的规模相比债券型与货币型基金稍显逊色。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混合型基金规模为657.18亿元,截至7月11日,股票型基金规模为43.88亿元,也就是说权益基金的规模约701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规模“主力军”的权益类基金却成为万家基金的亮点。

  据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数据显示,剔除成立不足一年的基金,4812只权益基金中仅有413只基金在2022年上半年取得正收益,占比8.58%。

  而这413只基金中万家基金旗下基金经理黄海独揽今年上半年度权益类基金业绩前三,成为2022年半年度“黑马”基金经理。

  截至6月30日,黄海所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 、万家新利灵活配置以及万家精选混合A,三只基金上半年收益率分别为52.63%、46.80%、40.77%。

  种种迹象表明,万家基金已是公募基金行业中的一匹“黑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泰证券如此“青睐”万家基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