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资讯 >> 文章正文

华塑科技过半数应收账款已逾期上市前研发人员薪酬突降

加入日期:2022-6-23 12:51:4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6-23 12:51:41讯:

  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池安全管理领域,集后备电池BMS、动力铅蓄电池BMS、储能锂电BMS等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电池安全管理和云平台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通信、轨道交通、金融、电力、石油石化等后备电源领域,该公司目前正在申请于创业板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8月,华塑科技同意由中比基金以合计人民币2200万元向公司认缴新增注册资本 19.9905万元,持有公司增资后3.33%股权,这对应着华塑科技当时的整体估值为6.6亿元左右;同期对华塑科技增资的还有“海富长江成长股权投资(湖北)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机构与中比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均是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则是海通证券的控股子公司。

 

  巧合的是,华塑科技的董事会秘书为田威2020年1月入职到华塑科技,此前曾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三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投融资总监,三问家居上市的股东中同样包含了中比基金和“海富长江成长股权投资(湖北)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21年9月三问家居的IPO申请已经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但是在今年1月该公司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华塑科技本次申请在创业板上市,参照了《上市规则》2.1.2 条款的第一项上市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公开数据显示,华塑科技在2019年及以前年度经营业绩并不好,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436.4万元和1621.74万元,合计仅略超过四千万元,无法满足创业板IPO的标准;万国数据从2020年开始进入到华塑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2021年更是以3222.04万元销售金额成为华塑科技的第一大客户,由此也大幅推动了华塑科技的业绩表现。

  公开信息显示,万国数据在2020年于香港发行800万股新股,全球发售1.52亿股新股,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美银美林、中金公司海通证券,也即万国数据在香港发售新股的资本运作,以及华塑科技的被突击入股,均有海通证券的身影。至于万国数据在2020年开始加大对华塑科技的采购,并成为推动华塑科技业绩成长、达到创业板IPO标准的重要动力,是否与海通证券旗下机构的突击入股有关,华塑科技并未接受记者采访。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三问家居在申报上市前披露的2019年、2020年数据显示,主要客户Matalan、上海润兆实业有限公司均存在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逾期,其中公司2020年第三大客户Matalan的逾期金额高达两千万元左右。

  而华塑科技同样存在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逾期,招股书披露: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公司逾期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比有所提高,报告期内,公司逾期应收账款分别为2155.83万元、3551.68万元和8971.49万元,逾期占比分别为39.04%、25.66%和53.63%。也即在2021年华塑科技的应收账款中有超过一半处于逾期状态。对此招股书也提示风险到:“若客户受宏观经济波动、自身经营业绩或内部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出现财务状况恶化,则可能导致公司部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或存在较长时间逾期,加大坏账损失风险,从而对公司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根据华塑科技发布的《第四轮审核问询函》,其中深交所提出问询“发行人是否已获取相关订单,相关政策变化是否影响发行人的持续经营能力”。对此华塑科技在回复的第8到12页罗列了诸多信息,结论为:公司与“东数西算”相关参与者直接开展合作,并进入主要最终用户供应商名录,进入周期较长,资质门槛较高,用户粘性较强,供应商名录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公司具备较强客户资源优势,具备较强“东数西算”订单获取能力。但是公司并未直接回答公司“是否已获取相关订单”。

  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华塑科技研发费用中包含的人力成本金额,2020年为945.46万元、2021年为978.02万元,2021年基本没有上涨;但根据华塑科技历次发布的招股书申报稿,2020年末研发人员人数还仅为34人,2021年末已经增加到了44人,增幅高达30%。在研发人员人数大增30%的同时,研发人员人力总成本并未见增加,对应着研发人员平均人力成本在2021年下降了四分之一左右。

(文章来源:环球网)

文章来源:环球网

编辑: 来源:顶尖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