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6-13 7:56:35讯:
新华财经北京6月13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人民币资产性价比凸显 “聪明钱”跑步进场
截至6月10日,北向资金已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创今年以来连续净买入的最长纪录,累计净买入金额达660.75亿元,以贵州茅台为首的核心资产被北向资金大幅加仓。此外,中国主题基金单日净买入创出历史新高。作为市场上的“聪明钱”,外资连续买入人民币资产,释放了什么信号?机构认为,人民币资产估值性价比凸显。更重要的是,疫情冲击逐渐减弱,加之一揽子措施陆续落地显效,短期经济运行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多地楼市实探:销售“冷热不均” 房企做“加减法”转型
近期发布稳楼市政策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多,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主要涉及放松限购区域、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提取额度等内容。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楼市成交逐渐复苏,同时土地市场也出现一定程度改善,市场形势悄然生变,但多地楼市销售“冷热不均”特征明显。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房企投资更加谨慎,通过做“加减法”探索长远发展路径。粗放型发展房企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具备较强资金实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的企业优势凸显。
·机构资金跑步入场寻觅下半年“反弹先锋”
4月27日以来,A股市场开启了一轮反弹行情。一些重仓新能源车产业链个股的基金最为受益,其中8只基金净值反弹超50%。基金经理李博、方建、施成等在本轮反弹中脱颖而出。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担忧与日俱增:新能源估值“天花板”是否已出现?这轮反弹能持续多久?在多位基金经理看来,目前新能源车市场正处于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核心逻辑在于新能源车的迭代升级速度以及是否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近期不少机构资金陆续进场,基金经理的仓位也有明显提升。基金经理认为,基本面已处于反转过程中,下半年消费、医药、新能源及电子板块或轮番表现。
上海证券报
·地方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基建投资马力十足
随着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地方正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热潮。记者发现,仅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集中开工的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都在数千亿元级别。从各地开工项目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涵盖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领域。专家表示,今年以托底中国经济稳定、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为重点的政府投资将持续加力。随着地方专项债发行高峰的到来,地方基建投资将获得有力支撑。作为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今年全年的基建投资增速预计会达到两位数。
·后市行情转向新震荡期?盈利确定性或更受关注
上周A股继续反弹,上证指数已经回到4月初的高点,收复近两个月的失地。同时,交投也开始活跃,上周单日成交再次回到万亿元之上,并且连续3个交易日超万亿元。不过,资金在情绪回暖和短期止盈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的分歧。部分机构看好A股中期修复行情,称市场刚刚跨过悲观情绪平复阶段,但也有不少机构担忧在本轮反弹带动的估值修复完成后指数将进入新的震荡期。
·科创板定增升温大手笔与小融资交相辉映
截至6月12日,6月以来有16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了关于定增事项的公告,同比增加13家,环比增加9家。这表明,在即将迎来3周年之际,代表“硬科技之花”的科创板主业茁壮成长,定增大幅升温。引人注目的是,纵览16家公司定增预案,既不乏数十亿元乃至百亿元以上的大手笔融资,3亿元以下的小额融资亦不时涌现。特别是在近期公布定增预案的3家公司中,2家选择了以“小额融资、高效快捷”为特色的简易程序定增,说明这一定增方式正受到热捧。
·大涨之后成长赛道是走是留?私募策略现分歧
5月以来,光伏、军工、新能源车等成长板块强势领涨,许多提前加仓的私募业绩得到提振。不过,近期赛道股震荡加剧,私募对热门赛道的分歧也逐步显现。多家头部私募认为,一些行业的半年报或面临一定压力,因此对成长赛道的反弹须谨慎,警惕回调风险,后续可关注成长领域估值性价比更高的细分行业。相对乐观的私募则表示,虽然估值性价比有所下降,但优质成长股依旧是稀缺资产,目前仍重点持有新能源、光伏等行业。
证券时报
·为稳经济促住房消费 9天逾40地出台政策松绑楼市
自中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以来,各地实施方案密集出台,其中多地实施方案中涉及房地产政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9日,有16个省(区、市)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实施方案中专门提到了房地产政策。6月仅9天就有41地出台了各类稳楼市政策,密集程度远超4月、5月。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此前一揽子政策已经形成了叠加效应,当前全国房地产环比数据出现了改善的迹象,说明市场总体趋势向好。6月以来,房地产政策更多嵌入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中,相关城市已处于政策发酵和消化阶段,房地产市场底部反弹的条件不断成熟,将更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特斯拉、上汽产能加速恢复上海汽车产业链重回正轨
机器转起来,生产线跑起来,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因疫情影响而减速的上海汽车产业链正加速重回正轨。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等整车厂均已启动双班制,产能进一步爬坡。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100%。与此同时,在头部整车厂的带动下,一度停滞的汽车产业链也在“满血复活”。“不光客户着急,我们也都着急了,整个公司目前处于赶工状态。”一家工厂位于上海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比亚迪驶向万亿市值哪些基金提前下车哪些基金稳坐副驾?
伴随国内汽车产业供应链逐步畅通、多个汽车消费政策接连落地、公司销售数据持续超预期等多方面利好,比亚迪在最近一个月内股价大涨近50%,与宁德时代的市值差距缩小至“一步之遥”,并在全球最新车企市值排行榜中跃居第三,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关于比亚迪的投资,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股神”巴菲特14年的坚守。巴菲特早在2008年就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买入2.25亿股比亚迪港股股票,截至最新统计仍一股未动,投资回报率约38倍,获利约687亿港元。而在公募基金中,自2011年比亚迪A股上市,则一直上演着诸多“欣喜”和“遗憾”的故事。
证券日报
·年内监管已对券商及从业人员开逾百张罚单场外期权、境外业务成新关注点
记者据证监会网站不完全梳理,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对券商和行业从业人员开出的罚单已过百张。从处罚缘由来看,主要涉及券商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经纪业务等。值得关注的是,券商信息技术问题、场外期权、境外业务等成为今年监管的关注重点。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在“零容忍”监管方针的指导下,券商的所有风险点都会被纳入监管,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年内63家上市公司并购计划搁浅过度并购现象需警惕
以最新公告日为基准,截至6月12日,年内A股共有63家上市公司终止并购计划,同比减少28%。其中,48家为并购方终止并购计划,其余则为被并购方。受访专家表示,并购重组通常被视为利好消息,但实施期间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并购失败并不一定意味着利空,市场需理性看待。与此同时,市场也要警惕过度并购现象,对偏离主业的并购需格外引起关注。
·外资年内大幅加仓A股银行保险股对10股持股量增超50%
今年以来,外资(北向资金)在持续、大幅加仓A股银行保险股。据记者梳理,截至6月10日收盘,纳入统计的36只A股银行保险股中,外资对30只个股的持股量较去年12月31日出现增长,对24只个股的持股量增幅超过10%,对10只个股的持股量增幅超过50%。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外资对青岛银行、中国人保、苏州银行的持股量增幅均超过100%,分别为182.2%、161.3%、102.3%。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