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每日必读 >> 文章正文

4月13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加入日期:2022-4-13 5:58:2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4-13 5:58:22讯:

  4月13日(星期三),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今年以来逾20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 回购增持提振信心 “真金白银”释放积极信号

  A股市场回购、增持热度不减。4月12日晚,金花股份三安光电等多家公司发布增持或回购公告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逾20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公告。“发债式”回购、超募资金回购成为今年以来回购的新特点。

  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 人民币资产魅力不减

  4月12日A股市场北向资金快速回流,全天净流入91.37亿元,创出4月以来新高。统计显示,4月以来北向资金已恢复净流入20.78亿元。另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消息,3月新增9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3月末共有1034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

  “提前批”预计5月底前发完 扩投资稳增长 专项债券早发早用

  财政部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4月12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去年12月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的基础上,3月30日财政部又向各地下达了2022年剩余的新增专项债券限额。财政部将持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力度,确保9月底前完成今年下达的专项债券额度发行工作。2022年专项债在继续用于九大领域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合理扩大了使用范围。

  近18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场

  4月沪深两市震荡调整,部分资金“借道”ETF入场,并呈现“越跌越买,逆市抄底”态势。数据统计,今年以来ETF份额合计增加近1800亿份,半导体、金融、地产、基建等行业ETF份额增加较多,近期调整幅度较大的科创ETF也获得部分资金青睐。

  上海证券

  沪深交易所创新工具优化民企融资环境

  4月12日,沪深交易所召开“信用保护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座谈会”,中国证监会、中国结算、证金公司以及13家证券公司相关业务条线代表参加了视频会议。本次会议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证监会关于“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

  政策暖风频吹 各路“长钱”集结助力市场稳健运行

  证监会、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日前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即“支持上市公司发展12条”,以下简称“12条”)明确,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保、养老金、信托、保险理财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长线资金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近期政策频频引导长期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有助于推动市场稳健运行。从政策、基本面、估值等多个维度考虑,当前增配优质权益资产已成为主流机构共识。

  财政部: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度已全部下达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12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有关情况时介绍,从目前的情况看,预计5月底前能够完成去年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券的发行。同时,财政部将持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力度,确保9月底前完成今年下达的专项债券额度发行工作。

  超募与发债为回购注入活水 今年A股回购与增持呈现新气象

  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12条务实举措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其中提到,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股份回购,鼓励大股东、董监高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在公司股票出现大幅下跌时积极通过增持股票的方式稳定股价。

  证券时报

  新增专项债进度快项目足 使用范围持续优化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财政部已发完大部分新增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并在3月末下达剩余限额。今年专项债发行使用工作起步早、动作快,项目储备充足。为完成发行时限要求,财政部已加快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并将统筹好国债发行工作。除继续重点用于九大领域外,今年专项债还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增后劲、上水平项目,推动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

  打新躺赚一去不复返 大资管时代券商须更有作为

  新股频繁破发之下,闭眼打新躺赚一去不复返,有券商“罕见”地建议投资者放弃申购新股。4月12日,瑞德智能、海创药业和唯捷创芯3只新股上市,出现开盘集体破发现象,截至收盘,唯捷创芯和海创药业均较发行价大幅下跌。其中,发行价66.6元的唯捷创芯,更是刷新今年以来新股破发的最大跌幅,达到36.04%,投资者中一签亏损万余元,有“中签如中刀”的投资痛感。

  中信“打脸”招商打气 茅台终将“辜负”谁?

  近日,中信证券发布了一篇题为《贵州茅台:逆境求变,顺境不惰》的研报,该报告将茅台评级为买入,给予目标价2246元。而去年2月,中信证券还在《贵州茅台:三万亿从头越,长坡厚雪春风来》的报告中给予茅台目标价3000元。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中信证券已将茅台的目标价从3000元调整到了不足2300元。

  深天马牵手厦门多家公司 330亿投建8.6代LCD产线

  继TM18 OLED产线刚在年初完成产品点亮之后,深天马A于4月12日晚发布公告,将投资330亿元建设一条8.6代a-Si和IGZO液晶面板线,以车载、IT显示屏(包括平板、笔电、显示器等)、工业品等显示应用为目标产品市场。

  证券日报

  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空间大 看好中国股市中长期表现

  4月11日晚间,证监会、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12条举措,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接受采访的外资机构表示,政策支持提振了市场信心,叠加后续政策方向的进一步清晰和支持措施落实落地,看好中国股市的中长期表现,中长期仍看好人民币资产。

  光伏行业一季度淡季不淡 龙头公司扩产景气度仍可期

  今年以来,国内光伏装机需求向好,出口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1月份至2月份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9亿千瓦,同比增长7.8%。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加快已定政策举措实施进度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切实保障民生

  4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省长叶建春陪同下,在南昌、上饶考察。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已定助企纾困等政策举措实施进度,推进改革开放,有力应对国内外环境超预期变化,稳就业稳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切实保障民生。

  3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双降 新能源双积分售价或面临大跌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在3月份受阻。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国内3月份及一季度的相关汽车数据。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224.1万辆和223.4万辆,同比下滑9.1%和11.7%。

  人民日报

  今年全年预计退税减税约二点五万亿元 减税降费力度大 市场主体活力足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如期而至,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直达企业。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激发亿万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实体经济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多地稳楼市新政利好合理需求:“五限”陆续调整 政策“红线”仍在

  房地产“五限”指的是限购、限贷、限售、限价以及限商,这是我国目前最严格的限制性购房政策,“五限”叠加也被认为是上一轮楼市调控的重要标志。分析人士认为,“五限”政策的调整,体现出调控政策对需求从抑制到支持的微妙转向。但与此同时,为防止市场过热,政策“红线”仍然存在。

  多地成立财政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领导小组 具体如何运作?

  据记者梳理,一年来多个地方召开财政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意味着前述机制正在地方建立。该机制具备以下特点:并非只有省级政府成立,市县政府也需要成立。从人员构成看,小组实行的是“双组长制”,由党委书记、行政首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呈现高配的特征。此外,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该机制关注的重点内容。

  第一财经

  省会城市经济大数据:11城GDP破万亿 10城首位度超30%

  省会城市是我国城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目前2021年省会城市的经济数据均已揭晓,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的省会城市有11个,此外有10个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超过30%。

  逆势上涨的千股有何共性?七成有业绩支撑 关注“困境反转”

  在今年以来的A股弱市行情中,仍有一部分上市公司股价相对抗跌甚至是逆势上涨,这些公司具有怎样的特征?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4月12日,今年以来有1039只个股股价上涨(包括零涨幅),而据已经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业绩向好为股价表现提供了一定支撑。

  经济参考报

  新一轮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在即 处于基药目录中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202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迎新调整周期,这也是该目录明确三年一次调整频率后的首次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价格合理,公众可公平获得的基础药品目录。其是保障国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性目录,更加强调可及性。处于基药目录中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可以有效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

  产业资本频繁入场 长线资金密集布局 多路资金加速进场稳定A股信心

  日前,证监会、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多举措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今年以来,包括产业资本和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多路资金也积极采取行动,回购、增持动作频频。业内人士表示,三部委发布的针对资本市场的多条举措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定企业预期、增进价值回归、稳定投资者预期等多方面,有力稳定市场信心。预计未来稳增长政策仍将发力,A股市场估值优势日渐显现。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

编辑: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