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每日必读 >> 文章正文

2月21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加入日期:2022-2-21 6:33:0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2-21 6:33:06讯:

  2月21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政策“组合拳”快且准 经济“热力图”春意浓

  今年首月经济运行数据即将揭晓。一系列先行指标和宏观数据显示,稳增长政策靠前发力的效果逐步开始显现,经济平稳开局可望可及。专家认为,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的信号正陆续出现,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节还应稳固加力,财政货币政策存在加码空间,同时应加强政策协调联动,充分展现“组合拳”的威力。

  热门主题基金扎堆 “极端化投资”隐忧重重

  2022年开年以来,新能源、医药等热门赛道持续调整,与2021年春节后白酒相似的剧情再次上演,此前似乎“金刚不坏”的赛道投资遭遇严峻考验,在过去两年迅速“膨胀”的相关主题基金受到重挫。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基金“押注”热门主题,极端化投资博取短期业绩排名,导致资金集体涌入热门板块,又在下跌时集体调仓带来一定踩踏效应。

  人民币逆风上行显强势 释放汇率弹性正当时

  美联储加息如箭在弦,海外政策加快调整,中外政策错位渐趋明显,如此背景下,上周人民币汇率升破6.33元,站上近4年高位,逆风上行展现强势姿态。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前期促成汇率升值的一些因素可能弱化,应避免对汇率走势形成单边预期。

  成长股机会显现 市场风格料趋于均衡

  上周A股市场震荡反弹,上证指数逼近3500点。在市场风格上,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价值蓝筹表现可圈可点,而包括新能源板块在内的成长股也呈现反弹趋势。在券商机构看来,当前市场风格仍然偏向于稳增长主线,但成长股的投资机会逐步显现,后市市场风格将趋于均衡。

  上海证券

  快马更要加鞭 央地一致发力新基建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各地都把5G等新基建确定为重要投资方向。专家认为,各地新基建的投资热情已经很高。接下来,随着部委支持措施的生效,产业结构转型加快,新基建的建设力度还会进一步提高,必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东数西算 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后招十足”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东数西算”工程,长三角区域“后招十足”,包括《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等一系列动作都“如箭在弦”。

  沪股通扫货深股通抛售 外资“流向分歧”创纪录

  据统计,2月以来,沪股通累计获北向资金净买入205.04亿元,深股通则累计遭净卖出121.59亿元,沪深市场外资流向的“背道而驰”令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近两年MSCI等国际指数暂缓提升A股纳入因子,造成“配置盘”外资的流动趋于稳定,转而由“交易盘”资金逐渐主导短期的外资整体流向有关。

  成长股回升仍待观察 “稳增长”主线有望扩散

  上周,市场风格出现一定幅度的切换:前期回调明显的偏成长风格,如新能源、科技硬件、医药等企稳反弹,部分“稳增长”相关板块则小幅回落,一些投资者重又纠结于未来的市场主线。对于本周的市场,机构前瞻认为,虽然成长风格近期触底回升,但其能否重回上涨趋势仍需时间观察。在两到三个月的周期内,“稳增长”行情或将持续。

  证券时报

  中国证监会召开2022年债券监管工作会议 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 深化债市注册制改革

  中国证监会近日召开2022年债券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债券监管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债券监管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全力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全面深化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扩大开放,进一步健全符合债券市场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监管制度机制。

  银行理财遭遇非标资产荒 挖增量调结构双管齐下

  据悉,截至2021年末,6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非标资产占比,已经全部低于6.1%。这也带动国有大行集团口径(含总行和理财子)的非标占比集体下降,因为总行管理的老资产中的非标早就停止新增。

  四大因素支撑海外机构看多中国资本市场

  日前,包括瑞士信贷、华尔街投行Bernstein、汇丰银行高盛及瑞银等五大国际投行集体看多中国。其中高盛认为,A股现在更具投资性。Bernstein分析师认为,市场预期中国新增社会融资将出现增长,货币政策将更为宽松,股票估值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更具吸引力。瑞银上调中国评级至“增持”,尤其看好中国互联网公司。

  明星经理“隐性持仓”曝光 加仓中小市值龙头

  由于基金四季报仅披露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投资者很难对基金经理的调仓思路有完整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那些均衡分散的基金经理。但近日一些明星基金出现在部分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前十大重仓股外的持仓情况浮出水面。

  证券日报

  证监会:全面深化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扩大开放 专家提醒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2月18日,证监会召开2022年债券监管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债券监管重点工作。业内专家认为,国内债券市场开放程度持续加大,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我国债市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应防范境外资本流动风险,加强资金监测与风险防范,促进国内债市稳定有序发展。

  24地计划“推动企业上市” 七省166家企业蓄势待发

  记者梳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注意到,共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上市。其中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海南省、陕西省等还提出了今年的量化指标。

  纾困红包增厚 五行业复苏从预见走向看见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等5个特殊困难行业,出台了43条纾困举措。

  房地产行业加速风险出清 银行等机构出手支持房企并购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针对房地产企业并购项目进行专项资金支持,相关融资额度接近600亿元。此外,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日前也开始发债募集资金参与房企纾困。

  人民日报

  去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百分之三十四点三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突出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较上年增长34.3%,两年平均增长18.2%。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较为突出。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利润较上年增长48.4%,两年平均增长31.4%,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较2020年、2019年分别提高2.1和4.2个百分点,展现较强发展活力。

  第一财经

  政策“红包”精准投放 一大波工业服务业企业将受益

  一系列针对性强的稳增长政策措施正在密集落地见效,确保一季度乃至全年经济平稳运行。专家分析,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尤其是财税政策涉及税种费用广,手段方式多,力度不断加大,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纾困发展。

  “开门红”不红 上市寿险新业务价值仍“压力山大”

  从七家上市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来看,出现了“三升四降”的明显分化,但业内人士分析称,部分保费收入大幅上升的险企主要是在“开门红”期间采用趸交产品冲击规模的策略,而这些产品新业务价值贡献较低,因此上市险企的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将普遍承压。

  经济参考报

  助企“开门稳”“开门红” 政策红包密集派发

  针对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高企、订单不足等“急愁难盼”问题,政策红包密集派发。有关部门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更大力度的纾困减负举措,不少地方也早谋划、早布局,拿出更具针对性、精细化的政策,助企“开门稳”“开门红”。

  开足马力 自贸区竞相开列新年任务清单

  记者获悉,近期,浙江、河南、山东、广西、安徽等多个自贸试验区接连部署,开列2022年的目标任务清单,并以挂图作战、对表攻坚方式推进政策落地。其中,加强重点项目优势产业政策供给,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成为重要发力点。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编辑: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