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监管风暴席卷“看门人”!60家券商收罚单,IPO“带病闯关”遭严打 | 2022中国经济年报

加入日期:2022-12-29 21:06:07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12-29 21:06:07讯:

  邱利/文

  2022年临近尾声,券商一年来经历“监管风暴”,年内至少有60家券商接到130张罚单,投行业务沦为重灾区,“奇葩”故事层出不穷,保荐项目上市后业绩“大变脸”、擅自大幅删改IPO申报文件等问题均被处罚。

  海通证券) href=/600837/>海通证券(600837)、国泰君安) href=/601211/>国泰君安(601211)、招商证券) href=/600999/>招商证券(600999)等头部券商也纷纷被“点名”,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部门加强对“看门人”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主要是为了把好入口关,从源头提高A股上市公司质量。

  券商投行业务密集遭罚

  今年以来,监管罚单数量激增,各地证监局接连出手,促进券商履行“看门人”职责,强化合规风控管理,其中,投行业务成违规“重灾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5日,年内至少有60家券商收到130张罚单,其中,投行业务罚单占比接近一半,涉及38家券商,包括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 href=/601066/>中信建投(601066)等头部券商,此外,还有华金证券、国海证券) href=/000750/>国海证券(000750)、联储证券、安信证券、国融证券、华龙证券、华英证券、江海证券、兴业证券) href=/601377/>兴业证券(601377)、中天国富等中小型券商。

  从处罚原因来看,投行业务罚单主要集中在内控和廉洁从业,保荐项目上市后业绩“大变脸”、擅自大幅删改IPO申报文件、合规人员数量不够、质控负责人同时兼任保代未落实回避要求等问题皆被罚。

  具体而言,中信建投保荐的紫晶存储东兴证券) href=/601198/>东兴证券(601198)保荐的泽达易盛,两单IPO保荐项目均被查出财务造假,且沦为注册制下欺诈发行“并列第一股”。

  其中,紫晶存储IPO报告期三年虚增七成净利润,上市之后更是变本加厉,2019年至2020年,共虚增营收6.11亿元,虚增利润3.15亿元;泽达易盛造假的疯狂程度也毫不逊色,不仅“带病”闯关IPO,更是连续6年财务造假,虚增营收超36亿元。

  无论是IPO申报期间,还是上市后的持续督导期,作为保荐人及持续督导券商,中信建投东兴证券2家券商竟无察觉。数据显示,紫晶存储泽达易盛均于2020年登陆科创板,两家上市公司的承销保荐费用分别为1.19亿元和0.43亿元,两单IPO项目券商共赚近1.6亿元的承销保荐费。

  多家券商被暂停保荐资格

  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2022年券商投行业务可谓风生水起,中证协公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显示,140家券商合计实现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446.03亿元,同比增长7.22%,是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的主要业务。

  而处于舆论风口的中信建投东兴证券的投行业务,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45.66亿元、8.64亿元,分别占比总营收的20%和30%。

  不过,拿着巨额保荐费用,却没有尽到“看门人”的职责。目前,紫晶存储泽达易盛均因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规收到监管罚单,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家公司上市均未满3年,未来还可能被强制退市。作为保荐机构的中信建投东兴证券也面临追责。

  实际上,今年已有多家券商被暂停保荐资格,投行业绩遭遇“灭顶之灾”。从年内投行业务罚单来看,多数为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或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但也有更加严厉的“禁业”处罚,即暂停券商投行业务,时间普遍在3或6个月,例如平安证券、华金证券年内均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

  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付永生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证券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负有核查、判断等重要义务。根据《证券法》第85条、第163条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信披违规、发行上市等材料有重大问题,证券公司和直接责任人员要承担连带责任,除非能够自己证明没有过错。

  监管督促券商守好“看门人”底线

  监管部门密集出手,释放什么信号?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加强对“看门人”的处罚力度,一方面是为净化证券市场,把好入口关,从源头提高A股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投资者。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监管机构惩罚力度更加严格,对于上市公司以及保荐机构会有一定警示作用,证券公司会更加关注合规风控管理,同时,监管趋严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是一种保护,对于建设公平、透明、健康的资本市场也是一种促进作用。监管机构和保荐机构以及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也能够不断提升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以及保荐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合规水平。

  付永生律师认为,近期的“监管风暴”将明显增强处罚措施对证券公司的警戒作用,有效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有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环境,增强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心。

  与此同时,A股迎来退市大潮,今年是“史上最严退市新规”落地第二年,也是近五年来清退数量最多的一年。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已有46家公司被实施摘牌退市,其中42家被强制退市,创下历史新高。从过往数据来看,2019至2021年退市数量分别为10家、16家、23家,今年退市数量相比去年翻了一倍。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恪守“看门人”责任是国际上对保荐中介机构的基本要求,把真实的公司选出来是底线,把优秀的公司选出来是水平。但有的机构变化不大,还是过于关注“可批性”,对“可投性”重视不够,甚至还有的“带病闯关”。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