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提升国产车载芯片的综合竞争力、加速产业进程发展提供指导。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汽车芯片行业标准体系呼之欲出。
今日,在2022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上,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心主任徐耀宗表示,今年以来,汽车芯片标准工作共启动三批标准项目起草组,标准体系即将发布。其中,第三批包括汽车MCU芯片、车内通讯芯片、储存芯片、激光雷达芯片的标准项目。
众所周知,汽车芯片行业壁垒高筑,由于车规级芯片对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芯片需要通过各类标准检测及认证,才能上车。以MCU为例,由于汽车时常暴露高温、高压等环境中,因此汽车MCU的可承受温度区间应在-40℃-150℃,叠加对其安全性、寿命等方面的高要求,所以汽车MCU的整体技术壁垒较高。
但目前国内尚未拥有健全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业内上下游厂商普遍借鉴国际标准——AEC-Q系列认证来做汽车芯片的测试、认证。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攀升,叠加其需要使用的芯片数量较传统汽车要多,往往一辆车需要920-1180颗芯片,因此,目前业内亟需行业标准来指导。
早在2021年6月,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工作组便发布了《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成果》。据了解,该工作组由由国创中心、电子四院、中汽中心共同牵头,产业链上下游约60余家单位参与研究。包括紫光集团、经纬恒润(行情688326,诊股)、闻泰科技(行情600745,诊股)、智芯微、上汽、长安汽车(行情000625,诊股)、芯驰半导体、士兰微(行情600460,诊股)等。
安信证券认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提升国产车载芯片的综合竞争力、加速产业进程发展提供指导,本土供应商有望受益。
从行业面来看,目前汽车芯片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单车需求量逐渐攀升。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指出,在智能汽车时代,尤其是域控制器时代,算力较为关键的因素。由于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以及自动驾驶都需要大量计算,因此,汽车芯片在产业链内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转眼到细分产品,以MCU和存储芯片为例,相较于传统汽车,两者在新能源汽车上使用量较大。
据了解,汽车MCU的使用量受新能源“三电”系统、ADAS传感器及信号链路、网联系统的引入而攀升。同时,汽车MCU为关键的节点控制芯片,广泛应用于动力总成、ADAS、网络互连、底盘安全、信息娱乐以及车身电子六大功能域。据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统计,新能源单车MCU用量达300颗左右。需求旺盛之下,机构认为,国内MCU厂商将迎高速发展机遇,MCU将迎量价齐升。
存储芯片也将深度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大量的数据记录需求。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将推动汽车存储从GB级别发展到TB级别。据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测算,L4级别传感器因数量及分辨率需求的提升每两小时就需要存储2TB场景记录数据。以DRAM和NAND为例,DRAM一辆车预估需求150GB,价值量超130美金;NAND2025年需求将达2TB+。
鉴于需求旺盛,并且目前汽车芯片本土化率较低,机构认为在当前时点下,本土芯片厂商将迎来发展机遇。天风证券指出,未来OEM+Tier1+Tier2原有金字塔格局有望被打破,智能化、电动化将带动汽车芯片的产业链重构,从“整车厂主导”发展到“掌握核心技术关键环节企业(如芯片)主导”,叠加汽车缺芯持续交货周期持续拉长加速本土化,我国汽车芯片厂商将迎来机遇,或将迎来量价齐升的局面。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国内布局汽车芯片的厂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