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10-19 7:30:20讯:
导语:时隔数年,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再次问鼎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成为大概率事件。
近日,各大主机厂的9月新能源车销售数据新鲜出炉,比亚迪(002594.SZ/1211.HK)品牌狂销20万辆,销量超过了排名第二的特斯拉(TSLA.O)两倍有余。
在榜单中,除特斯拉之外都被吉利汽车(0175.HK)、广汽集团(行情601238,诊股)(601238.SH)、上汽集团(行情600104,诊股)(600104.SH)等国产品牌霸屏;零跑汽车(9863.HK)、蔚来汽车(9866.HK/NIO.N)等造车新势力也榜上有名。
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src=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2/10/weixin/one_20221019072321030.png>
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来源:中国乘用车联合会
从前三季度来看,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118万辆,问鼎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时隔数年后,比亚迪乘用车重回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问鼎全球销冠
在笔者看来,比亚迪主要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件,自然是“不自燃”的刀片电池。安全成为比亚迪品牌第一锚点。
在新能源车时代,每一次的自燃事件,在给大家带来无数话题的同时,都深深加剧了消费者对自燃的恐惧,也让“安全”超越其他各种因素,成为许多消费者挑选电动车时的第一考虑因素。
毕竟,谁都不知道车辆什么时候会自燃,谁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座位下是一颗不稳定、随时都可能会燃烧的定时炸弹。
“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刀片电池推出时的发布会上信心十足。
伴随着各种穿刺实验与媒体们的持续热议,刀片电池=不自燃=更安全,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牢固的印象。至此,“安全”已经成为了比亚迪新能源车辆最核心的竞争点,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比亚迪新能源车辆的销售增长。
第二件,汉的成功,让比亚迪成功实现品牌向上。
比亚迪做车以来,最成功的产品是哪个?
在燃油车时代,比亚迪F3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同时满足空间与加速的核心诉求扫荡全网。用今天的话来讲,F3就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在新能源车时代,毫无疑问,是成功让比亚迪品牌向上的“汉”。
虽然在比亚迪汉问世之前,比亚迪已有唐DM-i等车型在20万+价格带奋战,但一直缺乏一个标杆性的轿车产品。
极致的性价比+好看的外观+越级的大空间+换代后的底盘带来优越的操纵感+刀片电池等技术带来的十足的安全感与长续航,让汉吸引了众多客户的肯定,甚至成为了许多滴滴专车司机的不二选择。
更为关键的是,在比亚迪汉的连续热销之后,公众对比亚迪新能源车的认知,已经彻底摆脱了燃油车时代的低端、做工差、不好开等印象,从而带动了全系销量增长。
第三件,瞄准最大客群,多产品分切销量蛋糕并树立细分标杆,并形成虹吸效应。
与特斯拉主要靠两款产品打天下不同,比亚迪新能源车,在7万至20万+这个客户数量最多的价格带上,通过推出多款产品,力求占领更多细分市场:
消费者要混动,有;要纯电,有;要轿车,有;要轿跑,有;要SUV,有;要mpv,有;要驾驶感,有;要空间大,有;要长续航,统统都有。
强势的新能源车,强势的比亚迪新能源车,正在产生虹吸效应。
9月,本田中国区终端汽车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降了16.8%。其中,东风本田仅售出4万多辆,同比下降33%!这还是在本田极度重视中国市场、接连推出新一代XR-V、新一代CR-V等车型下取得的成绩。
就在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前三名还是大众、丰田和本田,还是燃油车唱主角;仅仅一年之后的2022年,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带动下,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的前三甲就变成了比亚迪、大众和吉利。
根据大搜车智云数据库显示,2022年9月,中国销售量最好的10款车型中,传统燃油车只占了四款,前三名更是均被新能源车型垄断。可以明显看到,新能源汽车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产生了明显的虹吸效应。
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src=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2/10/weixin/one_20221019072321760.png>
来源:大搜车智云数据库2022年9月全国汽车销量查询
更让笔者感叹的是,通过细分领域树立标杆的方式,比亚迪也正在对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车的市场产生虹吸效应。
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到,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中,比亚迪就占据了其中的六款,而且涵盖了中型轿车、小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型SUV等多种车型。
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src=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2/10/weixin/one_20221019072322114.png>
来源:大搜车智云数据库2022年9月全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销量查询
如果要买轿车,比亚迪汉、比亚迪秦、比亚迪海豚是消费者一定会去比较的对象;如果要买SUV,唐DM-p/唐DM-i、上市近7个月就销量破10万台的元,一定是消费者绕不过去的话题;要买MPV,用户可能都要先去看过宋MAX再决定。
9月,华晨中国(1114.HK)宝马首款纯电动中型轿车——全新宝马i3,仅仅取得了260辆新车的零售销量成绩,成为目前宝马在华售车型里销量最惨淡的那台。
宝马i3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有比亚迪汉。
让其他竞争对手压力更大的是,比亚迪还在快速扩张产品线,不断向上打向下杀,并在细分领域持续做文章,以期满足更多特定人群的需求:
售价达到百万级别的高端硬派SUV,蓄势待发要硬钢奔驰大G;腾势D9将在高端MPV领域直面丰田埃尔法;更有比亚迪海鸥即将横空出世,力求抢占6万-10万价格带的市场份额,逼迫零跑汽车(9863.HK)与哪吒汽车不得不走出舒适区,迎接更激烈的竞争。
下一步:提产能+加速全球化
在今年销量暴涨之后,比亚迪的下一步又将怎么走?
从公开市场信息来看,比亚迪正在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建新厂、提产能,尽快解决广受诟病的交车排队问题,并为全球化打好基础。
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src=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2/10/weixin/one_20221019072322763.png>
来源:智谷趋势及网络公开信息
在新工厂陆续投产后,比亚迪的产能优势将非常明显。产能的提升,对比亚迪有着重要意义。
一方面,新增产能可以尽快消化超过国内80万台在手订单,保证产品的到货速度。届时,在国内市场,比亚迪的市场竞争力可能会更强。另一方面,随着产能的快速提升,单车成本也将被摊薄,对于提升利润将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如此庞大的产能,本就不仅仅是单为中国市场准备的。这是比亚迪快速推进全球化的底气所在。
二是,快速推进全球化:进军欧洲,进军日本,进军中东,进军印度……
比亚迪的全球化正在疯狂提速。
7月,比亚迪官宣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
8月,比亚迪宣布将与以色列Shlomo汽车公司合作在当地销售新能源汽车,并同时也与约旦等地公司合作开拓业务。
9月,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比亚迪将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三款车型,包括汉、唐及元PLUS。
10 月 12 日,印度新德里品牌发布会召开,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
近期,又有汽车博主在美国街头拍到比亚迪汉EV的照片,距离比亚迪向老对手特斯拉老巢发起“进攻”、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已经为时不远。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比亚迪乘用车出海。不经意间,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早已卖遍全球。
早在1998年,比亚迪就在荷兰建立了欧洲总部。根据新华社报道,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经覆盖欧洲地区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拥有了不小的市场份额,积累了不错的品牌口碑。
哪怕在美国市场,比亚迪电动客车也早早占据了一席之地,就更不用提被比亚迪电动客车深度渗透过的中东和南美。
比亚迪电动客车的市场竞争力,甚至要强于比亚迪的乘用车。
通过对公车辆运营,比亚迪不但可以快速打开局面、占据市场份额、积累商业伙伴,更可以建立品牌口碑。此时,比亚迪再引入私家车型,影响力和销量的提升会非常快速。
两个隐忧
盛世之下,比亚迪也不是没有隐忧。
王传福很早就说过,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当下,越来越多的购车者,已经开始将智能化水平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智能化水平高的产品,更容易受到用户的欢迎。
与华为、特斯拉、小鹏汽车(9868.HK/XPEV.US)等竞争对手相比,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比亚迪目前最受诟病之处,最需要快速提升。
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src=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2/10/weixin/one_20221019072324022.png>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到目前为止,力求通过同一品牌实现高中低档通吃、且能谈得上成功的,只有比亚迪,核心原因是比亚迪采取了“轻主品牌、重子品牌”的宣传策略。
这套策略的成功之处在于,单独的子品牌确实有机会跑出来,并赢得很好的口碑与声誉,从而实现既叫好又叫座。
但这套体系的弊端在于,如果各个子品牌之间没有特别明确与清晰的界定,很容易让受众感到迷惑从而难于选择,甚至就此选择其他品牌。
好在,比亚迪品牌部门已经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新推出的海洋系列开始有了相对明晰的区隔,例如售价20万+的海豹,售价10万+的海豚,面向5到10万区间抢食的海鸥,一目了然。比亚迪的驱逐舰系列更是激进地使用了数字编号。
但新问题又来了,比亚迪不同系列之间的界定仍显混乱,单纯看名字,是海豚更高档还是驱逐舰07更高档呢?
该站在全球视角来看中国新能源车了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政策连续多年力挺和大量真金白银的补贴之下,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已经有了极高的接受度。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2年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创纪录的31.8%,较2021年9月21.1%的渗透率提升11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
从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来看,渗透率超过15%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景气度,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延续。
而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热,也吸引了众多厂家甚至是原本汽车圈之外的厂家参与竞争。在许多细分领域,市场竞争已经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能成功跑出来的,无一不是放眼全球市场都具有统治力的产品。
目前的,话语权都握在产业链手里。
连续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比亚迪等主机厂的锤炼下,特斯拉这条鲶鱼进入中国,又进一步将产业链水平拔高。据公开报道,特斯拉产业链的国产化率已经高达75%。
除了在自动驾驶芯片等领域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能够高度自给自足,足以支撑中国新能源车占据最高生态位,扛起中国高端制造大旗,在全球直面竞争。
以比亚迪为例,其产业链有上万家大大小小的公司,产业链总资产超过3万亿人民币,只上市公司就达到40家以上。
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src=http://getimg.jrj.com.cn/images/2022/10/weixin/one_20221019072324662.png>
来源:网友木火神明整理
不仅仅是前文提到的比亚迪,中国其他新能源主机厂、产业链公司也正在批量出海。
8月,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300750.SZ)宣布将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建设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这也是继德国工厂后,宁德时代在欧洲建设的第二座工厂。
8月,格林美(行情002340,诊股)(002340.SZ)发布公告称,计划对原有印尼镍资源项目进行优化设计,之后,印尼镍资源项目的产能总量将达到7.3万吨/年。
9月,蔚来汽车的第一家海外工厂——蔚来欧洲公司,已成功量产电池交换站产品。
9月13日,上汽集团1万辆MG MULAN新能源汽车,在上海装船起运出口欧洲市场。这是中国迄今最大批量纯电动车出口欧洲。
9月9日,长城汽车(行情601633,诊股)旗下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宣布将在德国勃兰登堡州的劳赫哈默地区建设面向欧洲市场的电芯工厂。
除面向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市场外,在“一带一路”的大旗指引下,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输出+海外设厂,也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重要选项。就像数十年前德国与日本向中国做的那样。
毕竟,在大量的就业和税收面前,在可能的出口前景面前,如果不是出于I不可抗力,很难有国家能拒绝这种诱惑。
在复杂全球局势面前,在新技术带来的新市场面前,发达国家原先的产业优势正在被快速削弱,这也给中国高端制造业蓄势发展提供了契机。
中国高端制造的崛起,也势必带动中国经济未来再上新台阶。
在国内的激烈竞争中锤炼出了钢筋铁骨,新能源车产业链正在不断加快全球化布局,成就一幅中国高端制造出海潮中波澜壮阔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