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三盛控股的落沪“成绩单”:营业收入增长276%、净利润增至8.51亿元

加入日期:2021-3-20 21:06:1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3-20 21:06:16讯:

  3月19日,三盛集团地产板块资本上市平台三盛控股(02183.HK)公布2020年业绩:2020年全年已签约未结转金额为241.28亿元,同比增长113.11%;实现营业收入87.79亿元,较上年增长276%;净利润增长至8.51亿元,此外各项盈利指标呈大幅增长。

  2020年可谓房地产行业的考验之年。疫情突袭,令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寂静如霜,小阳春过后,行业竞争加剧、各地调控政策层层收紧,三盛控股2020年获得逆市增长实属不易。

  从“双总部”到“战略布局”

  年报显示,2020年三盛控股已签约未结转金额241.28亿元,分别来自30个在售项目。从这些项目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三盛控股的战略布局:17个项目位于福建大本营、9个项目位于江苏和浙江,另有3个山东项目和1个四川项目,与过往相比,三盛在守牢福建大本营阵地的同时,对长三角的布局和深拓正在进一步加强。

  在具体的城市选择上,三盛控股提出了“跟着人走”和“跟着人流走”两个投资逻辑,即深耕人口聚焦城市和人口迁徙目的地,以高潜力地区驱动未来业绩增长。

  正如2019年三盛集团迁址上海,正式实施双总部战略时,董事长林荣滨在致辞中所表示的,“三盛来到上海,是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三盛以优秀的运营能力和稳健进取的作风不断升级产业及业务,契合时代行业变化,是天时;以战略眼光布局核心战略区域,是地利;坚定‘专注中国家庭头等大事’企业使命,聚焦居住、教育、康养、科技主赛道,提升中国家庭人居生活质量,是人和。”

  进入2020年,疫情的挑战令地产行业的分化格局进一步加重。在此背景下,三盛控股更为强调“拓布局、调结构、重深耕、广合作”,不断调整拿地战略,实施“4-3-3”多元化拿地策略,形成“3+N”产城融合标准化打法。形成3个综合体+N个产业资源方的产城融合模式,确保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形成“4-3-3”战略落地。

  在这一战略下,三盛控股全年获取了30幅地块,新增土储面积为526万平方米。从土储分布看,三盛土地储备中有较多位于有人口持续导入的一二线、准二线及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三线城市。这些城市良好的经济基础叠加三盛控股拿地到开盘时间有效缩短,决定销售去化周期将进一步下行,对公司未来整体销售业绩形成良好的支撑。

  2020年“开局即封冻”

  三盛跨界营销逆势增长

  在“开局即封冻”的2020年,三盛控股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76%至87.79亿元、净利润增长至8.51亿元,对于尚在成长中的房企实属不易。

  面对全行业共同的挑战,三盛控股积极探索构建数字化营销打法,加大项目推盘及促销力度,并且在“4-2-1-7”营销内控的体系下,敢于大开盘,科学精准化落位,不断提高营销转化率。

  疫情防控期间,地产直播成为行业较为重要的营销方式,三盛控股在对房地产互联网营销的特殊性与消费者心理的深入研究下,把握住“流量漏斗”与“资源整合”这两个关键营销思维,积极创新跨界整合增厚IP影响力,带动企业销售业绩。

  2020年下半年,三盛控股执行董事兼总裁两次现身直播间,以跨界资源整合、精准受众定位和总裁信任背书三重保障,取得两次直播累计围观量超270万、带货超4.5亿元的佳绩。而就在2021年2月初,程璇现身助阵三盛集团2021年首场总裁直播,本场直播最终在线观看人数近255万,6700张购房抵扣券被一扫而空,百套特价房全部告罄。

  为了避免直播营销“叫好不叫座”,三盛集团在“吸睛”时更注重销售转化率,在营销方面始终坚持为顾客提供优质体验服务,强调流量精准设定。先是有效沉淀流量,直播中释放项目价值,转化为后续到访。之后把有意向的线下客户提案约访带看,再导入至线上进行集中成交。整个线上线下(行情300959,诊股)互动过程中,三盛控股都在传递对产品和服务的重视,推动“流量”向“销量”的转化。

  三盛控股的另一项营销优势来自重视客户体验管理。这一管理介入地产开发全流程中,建立以客户导向的项目定位、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及售后跟踪。通过示范区、样板间、物业服务等触点,提供卓越的品质体验感受,让客户形成信赖及价值认同。

  三盛通过严选资源、跨界联动,打通各品牌商家的优质流量,做大直播流量池,再将私域流量转化为全民营销裂变,不断提高其在获客通路中的占比,是一种对地产新营销的探索与创领,也在证明房地产直播是具有长效且良性发展的可能。

  在有效的营销转化下,2020年全年实现已签约未结转金额为241.2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末,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增加至8.09亿元,毛利率近29%;各项负债进一步下降,三盛控股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89.1%,剔除预收账款及合约负债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3.4%。

  告别金融土地红利

  三盛控股向管理要效益

  进入2021年,房地产业在人口红利、土地红利逐渐消退,金融红利日渐消失后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告别红利下的高增长,房地产企业如何在平稳阶段实现发展?

  三盛控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年报显示,2020年集团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65元,较2019年的人民币0.08元翻了20.6倍。这一数据大幅度提升与三盛控股提出“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密不可分。

  2020年,三盛在组织端强化“1+6”大集团组织架构建设,加强地产和产业的互联互动,强化项目的管控能力和产品均好性。拉通设计、成本、计划、工程、客服、信息化的大生产组织,关注投融产供销一体化,做好项目全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效率,增长效益。

  三盛控股调整为三级管理架构,赋予区域及一线更多的自主权利。目前已逐步实现区域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区域自主承担经营与利润中心的角色。

  同时,三盛控股建立的数字化运营、销售、回款平台等方式提高了运营效率和资金使用率,进一步提高了管理颗粒度、库存去化率和资金周转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人才管理方面,三盛控股重点完善、固化“盛创生”培养机制,以“高认同、高潜力、高绩效、高标准”作为人才选拔标准,推出“二五八零”成长规划,执行“一二五”子弟兵培养目标,更以“强关注、强考核、强激励”等机制助力“盛创生”成长,为企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此外,各种激励机制,让三盛成为三盛人的共同事业,从人才端保障企业各项战略规划落地。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信息披露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