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0-24 22:04:32讯: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的陆续披露,多家百亿级私募最新持股情况逐渐曝光。
具体来看,高毅资产邓晓峰三季度新进顶尖财经,并抄底科思股份,高毅另一位基金经理冯柳坚守海康威视,新进华贸物流,同时减仓西部超导;景林投资和聚鸣投资则不约而同新进盛剑环境……
冯柳超百亿持仓曝光
作为私募界颇具知名度的基金经理,高毅资产冯柳的调仓动作备受关注。
上市公司三季报数据显示,虽然今年三季度海康威视股价跌幅超过14%,但冯柳依然坚定看好。截至三季度末,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持有海康威视2.15亿股,占公司流通股的2.64%,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期末持股市值达118.25亿元。相比于今年二季度末,冯柳的持股数量不变。
公开资料显示,冯柳从去年三季度末开始出现在海康威视的流通股东名单中,当时重仓持有2.31亿股,至去年底其持股数量进一步增至2.5亿股。今年1月,海康威视强势上涨,冯柳选择在一季度小幅减仓3500万股,此后就未进行明显的加减仓操作。
从业绩表现来看,海康威视依旧维持高增长态势。今年三季度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217.27亿元,同比增长22.41%,环比增长9.11%;实现净利润44.84亿元,同比增长17.54%,环比增长3.99%。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9.66亿元,同比增长29.94%。
除了坚守海康威视,冯柳三季度新进了华贸物流,减持了西部超导。
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新进华贸物流,截至三季度末持股数量为3150万股,期末持股市值为4亿元。另外,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三季度减持了西部超导,截至三季度末,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持股数量为1000万股,相比于二季度末减少500万股。
邓晓峰高调抄底科思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披露还使得高毅资产另一位投资大佬——邓晓峰的调仓动作得以曝光。
科思股份披露的三季报信息显示,上海高毅资产旗下的四只产品——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高毅晓峰1号睿远证券投资基金、中信信托锐进43期高毅晓峰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集体涌进科思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持股数量分别为105万股、84.81万股、34.78万股和30万股,合计持股254.6万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为1.0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科思股份主要从事日用化学品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最主要的化学防晒剂制造商之一。去年7月科思股份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其股价快速上涨超200%,当年9月股价更是涨至100元/股附近。不过随后科思股份一路下跌,截至10月22日收盘,其股价仅为40.28元/股。
为何邓晓峰选择在三季度出手抄底?从其调研记录中或许可以窥得端倪。
今年4月和5月,科思股份接受了两次机构投资者的调研,调研机构中均有高毅资产的身影。
调研纪要显示,科思股份在防晒整体市场所占份额在30%左右,而公司认为防晒剂市场总体上有望保持4%的复合增长率。另外,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情况环比未发生较大变化,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影响下,防晒剂下游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预计今年下半年起将逐步恢复。未来公司业绩增长一方面依赖防晒市场恢复,另一方面,其他新品类产品预计在下半年陆续推出,将对业绩有一定贡献。
另外,邓晓峰在今年三季度还大手笔新进顶尖财经。三季报显示,邓晓峰管理的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首次出现在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截至三季度末持股数量为4901.85万股,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期末持股市值为16.85亿元。
与此同时,对于自己的“心水股”紫金矿业,邓晓峰依旧较为看好,截至三季度末其管理的三只产品合计持有9.2亿股,期末持股市值高达92.8亿元。
景林、聚鸣罕见“碰头”
一直以来,作为私募行业的头部梯队,百亿级私募共同持有的标的尤其受市场关注。
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景林资产和聚鸣投资罕见齐聚同一只股票——盛剑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聚鸣投资旗下的聚鸣涌金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聚鸣多策略臻选价值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进盛剑环境,持股数量分别为124.41万股和67.15万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为1.18亿元。与此同时,景林投资旗下的景林丰收3号私募基金也在三季度新进该标的,持股数量为70万股,期末持股市值为4295.2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盛剑环境是为中国泛半导体产业提供工艺废气治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上市企业,专注于泛半导体工艺废气治理系统及关键设备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及运维管理。
今年8月,聚鸣投资基金经理王文祥亲自参加了盛剑环境的电话会议。调研记录显示,在被问及光电显示领域工艺废气治理系统增长情况时,盛剑环境表示,公司的工艺废气治理系统业务在光电显示领域保持着领先的行业地位,主要光电显示领域客户产能持续扩充,下游需求旺盛。LCD面板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主流LCD产线产能持续扩张。另外,随着OLED技术发展和成本改善,政策利好推动国内OLED面板发展,未来OLED市场将持续进行技术突破并保持高速增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