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板 >> 文章正文

IPO申报新动向:科创板有所降温 主板两大优势凸显

加入日期:2021-10-20 6:46:29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0-20 6:46:29讯:

谭楚丹/制表 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苏可

今年以来沪深主板首发(IPO)新受理家数已经全面超过科创板。其中, 9月份主板IPO新受理家数超过科创板、创业板。

上述变化受到市场各方关注。投行人士认为,一方面,确有部分拟上市企业存在蹭概念、包装故事的情况,随着监管部门持续强调科创属性,一些IPO企业更加理性选择上市地;另一方面,由于沪深主板有23倍市盈率天花板,IPO足额募资确定性更高。

主板新受理IPO家数

超科创板

沪深主板对于拟上市企业的吸引力重新增强。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中旬,今年以来沪深主板新受理的IPO项目共有148家,超过了科创板的130家。

从逐月受理情况可以看出,今年6月开始,主板新受理家数持续超过科创板,比如6月主板新受理101家,科创板75家;9月主板新受理IPO家数达到25家,超过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11家、20家),在当月三个板块新受理家数中占比达到45%。

对于上市地的选择回归理性,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主板对行业限制相对较少,而科创板强调“硬科技”,创业板则强调“三创四新”。

深圳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科创板的“硬科技”要求进一步强化,“从问询来看,拟上市企业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技术先进性情况、科创属性相关指标等基本是标配问题。”

近期部分科创板IPO企业被否,也与“硬科技”要求相关。比如被否企业吉凯基因,上交所认为该公司没有充分披露其核心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相关业务的成长性和潜在市场空间及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不符合信息披露要求。

广州一家券商投行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从拟上市企业的心态看,首选是科创板。但如果核心技术不够先进,我们建议企业看看其他板块。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申报科创板IPO的企业就有所减少,主板IPO申报家数超过科创板符合预期。”

企业关注

审核周期与募资额

沪深主板新受理家数超过科创板、创业板,是短期现象还是未来常态?这个问题受到市场关注。

审核速度一直以来是拟上市企业非常关心的话题之一。多名投行人士表示,尽管沪深主板依然是核准制,但审核效率已经提升。

“我们现在的感受是,主板的审核速度和科创板、创业板没有太大区别,没有说哪个板特别快。”华东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从目前排队待审家数来看,截至10月14日,创业板排队的IPO家数较多,共有390家;沪深主板在审企业共有208家;科创板不超过200家。

另有市场人士谈到,相对科创板和创业板,沪深主板发行价格的确定性更强。从上市募集资金角度情况来看,由于沪深主板有23倍市盈率的天花板,IPO大多可以足额募资。

相比之下,今年以来注册制新股募资不足现象并不少见。根据Wind数据统计,创业板有多达59%的IPO企业募资不足,科创板这一比例达到75%。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注册制询价新规落地,注册制新股募资不足现象已明显改善,在新规发布后有18家注册制新股完成发行工作,其中有14家已现超募。

编辑: 来源:和讯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