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增资压融增标之下,转型脚步加速
我们注意到,今年信托公司的换帅潮主要集中在5月份之后,这或与今年行业的整体转型加速有关。转型作为近年来信托行业不变主题,伴随2020年一系列与行业发展直接相关的监管新规密集出台。
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信托公司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
5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信托业务转型指明方向,压降融资类业务的形势愈发严峻。
相较于其他监管方式,接管似乎更能显现监管层对于金融安全事件的管控决心。2020年7月,明天系旗下2家信托公司新时代信托和新华信托被接管,还有不久前,风险暴露半年多后,监管部门对四川信托采取管控措施。
2020年12月22日,四川银保监局公告称,监管部门发现,四川信托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背离受托人职责定位,为进一步推进四川信托风险处置,四川银保监局将联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组,加强对四川信托的管控。这是继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实施接管后,今年又一家信托公司被接管。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包括大业信托,陆家嘴信托,国投泰康信托,建信信托,财信信托,西部信托,国元信托,江苏信托,光大信托等12家公司增资。批准增资总额达266.48亿元,绝对额较2019年同比增长63.48%。
另外,贷款信托产品作为典型融资类信托,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均快速下降。其发行规模在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为896.77亿元、828.17亿元,第三、第四季度已下降至551.61亿元、299.40亿元。
伴随信托公司自身不断压降非标、融资类业务,信托行业资产荒频现,这些都促使信托公司加大标准化资产配置比例。目前,多家信托公司正在招聘证券信托产品经理、固收团队信评经理等岗位。如,近期中诚信托在招的“标品信托事业部业务团队负责人”。
据公开媒体报道,背后原因或是,资金信托新规下,部分信托人士提出通过做大标准化资金信托规模,扩大分母,以创造更多非标的额度和空间。
接管、增资、压融、增标、换帅等种种动作之下,各信托公司均加快转型脚步。至于未来谁能尽快完成转型,目前仍需观察,我们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