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4-29 18:25:17讯:
“我说点儿吹牛的话,信不信由你,北汽明年(2015)年底超过(特斯拉)Model S的产品将会推出。”多年以前,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放出豪言。
如果从销量看,北汽新能源确实保持领跑姿态,但从背后的技术实力以及市场口碑来看,四五年过去了,北汽新能源似乎还在路上艰难前行。
近日,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蓝谷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35.89亿元,同比增长30.39%;实现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25.54%。
这份成绩单看似还不错,但背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的情况也非常明显。
报告显示,北汽蓝谷2019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和政府补助,其中政府补助金额高达10.42亿元。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则净亏损8.74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跌19.7%。
在公告中,北汽蓝谷提及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下行趋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这些的确是目前产业发展的共同挑战,但如何在补贴逐渐退坡、乃至完全“断奶”后实现自我造血,则是北汽新能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断不了的“奶”
年报显示,北汽蓝谷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政府补助。从公开信息来看,政府补助的项目非常多,从基地建设、技术研发,到实验室设备、电池研发等等,都有补助。
可以说,2019年北汽蓝谷能扭亏为盈,全靠名目繁多的补贴收入。
北汽蓝谷年报数据
这种情况也不是首次出现了。
2018年,北汽蓝谷实现营收164.3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后调整为0.73亿元),同比增长161.21%,但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7.3亿元。其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同样是来自政府补助的9.18亿元。
据公开可查数据,自2018年上市以来,北汽蓝谷累计公告共获得政府补贴10次左右(截至2020年1月20日),累计金额达35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北汽新能源等品牌的产品单车溢价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利润方面的体现也较弱,它们往往需要靠财政补贴平衡亏损。
除了补贴,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新能源车企中,不少人还对北汽新能源在北京获得的地方政府特殊照顾也有看法。
比如,北汽新能源在产品发展路线上,选择了纯电动车,而早些年北京在制定当地的新能源汽车目录时,将补贴范围限定在纯电动汽车上,插电混动等其他车型被排除在外,这甚至与国务院此前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不尽一致。
再比如,一些车企人士提到,北京大部分出租车公司以及共享出行公司都采购了北汽新能源的产品,让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一直不错。在不少行业人士人看来,这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北汽新能源的国企背景以及在北京的资源优势。
但政策扶持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国家在新能源政策上早已显示了退坡的意图。
根据4月23日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虽然国家明确将会继续给予新能源车企三年补贴,但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没了补贴,就到了真刀真枪比拼硬实力的时候,北汽新能源能拿出挑战特斯拉的产品吗?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多位北汽新能源方面相关人士,对方均未接受采访。
政策外市场竞争力不足
“补贴是双刃剑,一方面支持了企业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企业专注于如何拿到更多补贴,忽略了市场需求,忽略了质量品质保障,现在市场这样,两方面都有欠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传播顾问沈承鹏说。
一方面,相比其它一些品牌,北汽新能源产品结构一直较为单一。
很长一段时间,北汽新能源的主力车型是EC系列的微型纯电动汽车。比如,2017年,北汽新能源EC系列销量超7.8万台,超过总销量的70%。2018年,EC系列车型销量约为9.1万辆,约占总销量的60%。
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微型电动车等低端电动车型市场竞争力大幅减弱,转型升级成了北汽新能源必走之路。
这两年,北汽新能源开始向中高端转型,但产品的结构单一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量的近6成,都来自EU5这一款车型。
另一方面,由于在核心零部件缺乏一定的积累,北汽新能源也更易陷入被动的生产局面。
以新能源电池为例,相比不少自主品牌在过去两年打造了自己的电池产业板块,北汽新能源车型电池依然是采购的模式,供应商主要是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几家,国轩高科还是北汽新能源B轮融资的投资方。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价格、供应量等方面的限制下,很容易让整车厂陷入“被动”的局面,并不利于北汽新能源的整车成本和产能控制。
2019年1月,北汽新能源产销量双双暴跌,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主要就是由于企业处于产品结构调整阶段,产业配套环境尚未成熟,高性能电芯资源供应不足所导致。
北汽新能源显然也认识到了未来长久发展的瓶颈,认为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近年来,北汽新能源也在研发方面砸了不少钱。2019年北汽蓝谷的研发投入约15.4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5%,还投资20.51亿元建立了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
今年4月,北汽新能源还发布了其面对未来市场竞争的中高端品牌——ARCFOX,首款定位于纯电动中型SUV的ARCFOX α-T车型已亮相,价格定在了28万元起。
这个价格与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正面竞争在所难免,也是其他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主力车型区间,而且随着大众、丰田等汽车巨头新电动化产品的入场,留给北汽新能源的转型时间已十分紧迫。
补贴红利还能吃多久?
虽然转型承压,但必须承认,北汽新能源依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未来一段时间内,北汽新能源大概率还会借助政策,尤其是地方政策的春风,享受补贴红利。
比如《通知》特别强调了对“换电模式”的鼓励政策,这正是北汽新能源现在重点布局的领域。
北京市也于去年出台了出租车换电鼓励方案,针对2018~2020年到期报废、更新为纯电动车的出租汽车实行奖励政策,最高可补7.38万元/辆,并且计划在2020年底,将北京市2万辆出租车更新为新能源电动出租车。
“巧合”的是,就在这个方案发布一个月后,北汽新能源就向北京城区内的出租车企业交付了2000辆换电出租车EU300。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底,北汽新能源还以2.57亿元向北京奥动增资。北京奥动是一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是为在北京区域市场运营的换电版出租车、网约车提供换电服务。
此次增资成功后,不仅将有利于北汽新能源继续推进旗下换电业务,也同样有助于获得政府在该项领域的资金补助。
不过这一举措能否带来预期的效应,也存在未知因素。
比如北汽蓝谷前董事周理焱就曾表示,北京奥动连年亏损,基于收益法评估结果增值率84.89%确定交易价格的合理性不够充分,且北京奥动未来能否达成收益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迎合另一波政策趋势,确实能为北汽新能源带来一些增量空间,但政策补贴终会退出,核心技术培育、优质车型研发、定价策略博弈等等,终究是北汽新能源需要直面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尽快走出政府补贴的“舒适圈”,尽快建立核心产品和技术竞争力,北汽新能源或将在独立的破局之路中,面临不小的“阵痛”。
(文章来源:财经国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