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板 >> 文章正文

创业板注册制宣告“上市套现”通道关闭

加入日期:2020-4-29 10:29:0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4-29 10:29:08讯:

  对于将要谋求上市的企业而言,核心问题在于其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安排,也是稳步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的重要改革举措。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上市”作为其目标,“上市”不仅象征着成功等种种光环,还往往意味着身价一夜暴涨等财富效应,甚至还有人不惜铤而走险地包装造假上市“割韭菜”。

  然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一锤定音,将正式宣告过去这种“上市套现”通道关闭。可以预见的是,在注册制时代劣质低效的资产很难继续上演上市造富神话,那些做不好的企业不可能通过上市获取溢价,甚至还将在盲目追求资本溢价时被资本所反噬。

  自去年7月首批科创板企业挂牌以来,注册制改革对A股市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正在逐渐显现。目前累计超过100家企业实现科创板上市,早期的狂热追捧已经逐渐趋于理性,二级市场分化格局已然确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意味着分化格局将会在A股市场纵深推进,存量博弈中的溢价空间正在大幅收窄。

  首先,注册制改革所设计的亏损也能上市,上市门槛名义上有所降低,但实际上对企业上市是大幅抬高了门槛。

  按照目前实际操作来看,已申报拟上市企业的主板上市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创业板上市不低于5000万元,有些券商投行已经将承揽项目的门槛抬高到1亿元以上。

  我们不妨来看看存量市场的真实情况。根据iFIND统计,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低于5000万元的上市公司有589家,低于8000万元的上市公司有866家,如果进一步放宽到1亿元的话这一数量将超过1000家。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还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已经够不着当前的上市门槛,可见当前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堪忧。

  按照深交所修订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来看,三套上市标准中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并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

  那么,按照这三套标准来看,存量上市公司中够得着第一个门槛的只有1965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50%左右;够得着第二个门槛的则有2437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60%左右。

  结合当前存量上市公司情况来看,优化调整财务指标后的创业板注册制门槛显然并不低。如果考虑到大多数符合条件的公司都属于传统行业,进一步以“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这一创业板定位加以二次筛选后,完全符合创业板注册制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则将大打折扣。

  其次,注册制改革正在大幅提高A股的市场有效性,二级市场投资逻辑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这都将大幅压缩一般企业的估值及估值溢价空间。

  截至4月27日收盘,从平均市盈率水平来看,沪市主板、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13.36倍、16.97倍、26.68倍和43.68倍,科创板则高达90.37倍。这种估值水平的梯度差异,恰恰就是从传统到创新等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整体估值及估值溢价水平不同的集中体现。

  众所周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内,A股市场仍然属于资金驱动型市场,题材概念性炒作所主导的二级市场估值泡沫化严重。

  但注册制改革正在通过市场化改革引导估值的合理回归,市场存量博弈的格局下优胜劣汰机制将充分发挥作用,优质成长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势必会赢得更多的流动性和更高的估值溢价,这也是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源有效配置作用的具体体现。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最近三个月内日均成交总额低于5000万元的股票已经超过1000家,并且这种流动性萎缩的趋势正在将更多劣质低效资产边缘化。

  近期,和顺石油、爱丽家居、奥普家居、越剑智能等大批新近挂牌上市的次新股纷纷快速逼近“破发”,究其原因还就是市场有效性大幅提升所导致的淘汰机制。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随着进一步完善“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等多项退市指标,加大“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的出清力度,那些企图通过上市完成资产套现的路径恐怕行不通。

  未来,对于将要谋求上市的企业而言,核心问题在于其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而对于将要从上市产业链分得一杯羹的投资者、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而言,价值发现能力则已经成为生存的必备技能。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