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大约有10亿立方米的废氢被排放掉,能产生电能约130亿度电。废氢回收和化石燃料制氢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主流制氢方法。其中,天然气制氢成本已经媲美汽油成本,根据美国能源部测算,到2020年将新技术制氢(不包含重整法),加注站售价4美元/gge,相当于汽油价1.057美元/L。
技术进步与规模生产有望降低燃料电池生产成本90%以上
技术储备不足和生产规模有限是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生产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参考日本燃料电池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新技术的使用,许多昂贵的材料可以被节约下来,极大的降低材料成本;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燃料电池平均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大幅降低。综合来看,燃料电池的成本可以降低90%以上。
3。 加氢站,氢能源商用之基石
3.1。 加氢站作为关键性基础设施,发力追赶日欧美
日本调查公司富士经济预测,2030年度燃料电池汽车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98万-199万辆,总金额将达4.75万亿日元,潜力增长空间巨大。作为氢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基础,加氢站的建设显得尤为关键。
2016至2018年,我国三年累计销售燃料电池汽车3428辆,但我国加氢站建设却落后于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年度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共有27座建成的加氢站,其中3座已被拆除,对比日美欧,中国的加氢站数量明显偏少。
3.2。 中国加氢站迎来双重发展契机
3.2.1。 补贴有望向加氢站倾斜
2019年两会期间,《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修改情况说明中,重点明确了加强“加氢设施建设”。
2019年3月26日,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要求:地补取消转向至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同时特别规定:过渡期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政策另行公布。
健全加氢站建设标准、规范及审批管理制度,明确加氢站补贴政策,有助于突破中国发展氢能产业所存在的瓶颈。
3.2.2。 加氢站自身探索盈利模式
目前国产加氢站设备自主化率偏低,氢枪、泵、阀门等核心零部件仍需依靠进口,造成国内加氢站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又由于目前国内氢能源汽车数量仍不足,因此高额投资回收周期较长,这就导致前期加氢站的投资一直起不来。
对于此困扰,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顶云就表示:正在尝试‘以氢养氢’‘以油养氢’等新模式。比如,新建站点除了为车辆加氢,还将供应一部分工业用氢,卖给企业后所获的利润,可拿来补贴车用氢业务。或者通过与成熟的加油站混建,在解决土地问题的同时,用加油盈利填补加氢的暂时亏损。
中石化、中石油等油气企业也正在尝试探索如何发挥自身的加油、加气站经营优势,通过合作、混建等形式拓展加氢业务。18年11月,中石化与日本能源集团JXTG签署协议,双方将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开发建设氢燃料加气站。中石化在原有的加油站基础上建设加氢站,JXTG着利用与汽车燃料供应相关的基础设施和专有技术,建立起高效的氢供应链,双方表示加氢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一大难题,两方将不遗余力加强合作。
上海化学工业区正在探索一条“化工园区与加氢站进行有效结合的双赢模式”:上海化工区内的赛科石化、上海氯碱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氢气,可满足万辆级燃料电池车辆运营。
有氢能源相关专家表示,在中国建设一座加氢能力大于200公斤的加氢站需要1000多万元,尽管国家有“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且日加氢能力不少于200公斤的新建燃料电池车加氢站,每站奖励400万元”的政策,高昂的建设成本依然是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们认为,随着补贴向加氢站倾斜和加氢站自身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我国加氢站有望迎来双重发展契机。作为氢能源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加氢站有望比氢动力汽车更早实现爆发式增长。
4。 布局氢能源,加氢环节是首选
氢能源正成为国家大力推动发展的新型清洁能源,2019年有望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开始实施“十城千辆”计划,继续享受国家和地方的高额补贴,终端销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而加氢站作为氢能源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享受补贴倾斜,在“十城千辆”计划中有望先于终端爆发增长。
(1)建议重点关注:
加氢站相关标的:厚普股份、美锦能源、京城股份等,
制氢储氢相关标的:华昌化工、富瑞特装、滨化股份等。
(2)除了加氢环节,同样建议关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
质子交换膜:雄韬股份、同济科技、潍柴动力等
电极催化剂:贵研铂业等
双极板:安泰科技等
空气压缩机:雪人股份、汉钟精机等
燃料电池系统:雄韬股份、德威新材、全柴动力、长城电工、南都电源、上汽集团等
商用车:福田汽车、金龙客车、宇通客车等
(文章来源:陈果A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