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5G网络部署的关键之年,记者获悉,近日,工信部分别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行情600050,诊股)、中国广电颁发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同意三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共同使用3300-3400MHz频段(下称3.4GHz频段)频率用于5G室内覆盖。
上述室内频段的确认对于电信、联通、广电加快部署室内5G而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5G时代80%的数据流量将来源于室内场景,业内人士认为,5G网络建设的重点将从室外转到室外、室内并重。
电联、广电共建室内5G
工信部表示,5G室内频率使用许可的发放将进一步推动我国5G系统部署和商用进程。并且,将公众移动通信频率资源同时许可给多家企业共同使用在我国尚属首次,是推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创新举措。
去年6月,工信部向四家企业发放了5G商用牌照,对比来看,中国移动并不在此次获得5G室内频率的企业之列。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称,中国移动在2.6GHZ及4.9GHz频段拥有合计260MHz的频谱资源,从中拿出一部分资源建设室内5G并不会太吃力。
相比之下,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3.5GHz频段各拥有100MHz资源,中国广电在4.9GHz只有60MHz的资源,且均主要用于部署室外5G,三家企业需要新的频段来部署室内5G。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工信部的消息,三家企业不仅将“共同使用”3.4GHz频段,而且还是采用“共建共享”的模式进行。“三家企业共建共享能减少投资,同时,中国广电可以共享电信、联通的资源和维护团队,通过三家形成合力,与中国移动的竞争会更具平衡。”
事实上,自从入局5G以来,中国广电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不久前,国家电网联合中国广电共建5G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中国广电新的绯闻对象。针对此次5G室内频段的发放情况,不少观点认为,这将使中国广电的网络建设速度更快。
“由于中国广电室内基站的存量太少,因此,在室内5G的共建共享中,将主要由电信、联通投资,但是,中国广电在政府机关等部门有一定渠道优势,在共建共享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业内人士向记者说道。
记者注意到,按照工信部表态,三家企业将通过共建共享5G室内接入网络的方式不断降本增效,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对建设5G系统的频率使用需求,不断提高无线电频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有力支撑5G高质量发展。
“共建共享”的模式已得到业内验证,此前,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签署协议,双方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接入网,划定区域,分区建设。目前,双方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开通了共建共享基站,从产业链情况来看,支持电信、联通200MHz的系统设备也已经逐渐成熟。
室内5G建设节奏加快
确定5G室内频段的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相比4G时代,室内网络部署的节奏已经大大加快。这是因为,5G部署在较高频段,室外基站的穿透性减弱,室内接收5G信号的体验不佳,必须通过部署室内基站的方式解决。
“2019年5G建设主要聚焦在室外,但目前,面临室内缺乏5G信号的局面,由于5G时代80%的数据流量将来源于室内场景,所以今年会开始推进5G室内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一位上市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室内基站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室内基站的技术也不断演进。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的室内基站是4G融合版本,属于无源产品,而新型5G室内基站是有源一体化产品,5G室内网络也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厂商发布了面向室内业务的基站产品。去年,京信通信(02342.HK)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及Intel推出了业界首款商用5G开放平台小基站“5G云小站”以及5G拓展性皮基站,这也被视作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潜能。
在去年的北京通信展上,盛路通信(行情002446,诊股)也发布了5G新型室内产品,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成功地研发出基于4G/5G融合组网的新智慧室分系统。此外,盛路通信还在中国移动有关新型室内基站研发的项目中以第一名身份中标。
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以外,烽火通信(行情600498,诊股)、硕贝德(行情300322,诊股)、日海智能(行情002313,诊股)、邦讯技术(行情300312,诊股)等上市公司在小基站领域也有布局。
此外,5G室内业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还有中国铁塔(00788.HK),随着5G室内网络部署的加快,中国铁塔相关业务的增速也在凸显。2019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铁塔室分业务收入达到19.24亿元,同比增长45.2%。
机构预计,由于4G后时代运营商深覆盖需求不断提升,5G的频段较高、穿透力较差,未来,中国贴特的室分业务预计能够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申港证券的测算显示,在运营商控制资本开支的前提下,凭借极高的性价比,5G扩展型微站将成为运营商未来室内覆盖的主力产品,部署规模有望达4G时期的六倍以上,突破500万个远端单元。同时,2020年有望迎来运营商首次5G扩展型微站集中采购,规模有望突破150万个远端单元,投资规模约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