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正文

周一机构一致看好的七大金股

加入日期:2020-12-7 9:16:49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12-7 9:16:49讯:

  上汽集团(600104):自主品牌持续亮眼 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崔琰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0 年11 月产销快报:单月汽车批发总产量65.9 万辆,同比增长8.3%;单月汽车批发总销量64.4 万辆,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7.9%。其中,上汽乘用车(自主)单月销量8.1 万辆,同比增长27.1%;上汽大众16.2 万辆,同比减少21.9%;上汽通用16.6 万辆,同比增长39.2%;上汽通用五菱销量19.5 万辆,同比增长21.7%。公司2020 年前11 月汽车累计销量485.4 万辆,同比减少12.4%。

  分析判断:
  五菱宏光Mini 持续热销 上汽通用显著改善
  1) 合资方面,上汽通用五菱批发销量同比持续高增长,11 月同比增长21.7%,环比增长8.8%,其中售价低于3 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批发销量达2.8 万辆,环比增长18.9%,凭借极致性价比迅速抢占中低端电动车市场,预计销量有望持续高增长;上汽大众11 月批发销量同比降幅有所扩大,我们判断主要受帕萨特、凌渡、T-Cross、明锐等车型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的影响,上汽大众将在未来18 个月内推出全新凌度、改款途昂等10 款新车,且明年将推出3 款MEB 平台电动车,包括ID.4X(紧凑型SUV)、ID.ROOMZZ(中大型SUV)和ID.3(紧凑型轿车),有望带动销量止跌回升;上汽通用11 月批发销量同比增长39.2%,环比增长6.4%,主要受益于全新英朗、别克GL8、凯迪拉克等车型销量增长,其中别克品牌同比增长54.6%,随着产品投放进度加快,以及别克、雪佛兰多款轿车推出四缸机车型,预计销量有望持续改善。

  2) 自主方面,上汽乘用车11 月批发销量同比增速表现亮眼,其中首款MPV 荣威iMAX 8 月销近5000 辆,成为20 万级MPV 销量冠军,名爵保持中国出口单一品牌销量第一。

  我们认为公司在新能源方面逐渐发力,11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7 万辆,同比增长224.6%,1-11 月累计销量达25 万辆,同比增长63.2%。五菱宏光Mini 已成爆款,销量保持强劲态势,且补贴后售价低于25 万元的ID.4X 预计销量亦可观,有望驱动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

  携手阿里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 推进新四化发展1) 为加快打造上汽集团自主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公司拟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基金,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 72 亿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 53.99 亿元,持有其75%左右的份额。同时公司联合阿里巴巴、浦东新区打造“智己汽车”,定位“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落地张江智能园区,创始轮融资即达百亿量级。

  2)公司将继续深入推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具体来看:
  a) 电动化:加快提升三电系统的自主核心能力,上汽英飞凌实现全球最先进的第七代IGBT 量产,400 型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研发快速推进,300 型燃料电池技术已在公司多款商用车产品上实现应用,并已获得多家企业的订单;b) 智能网联化:核心技术产业化持续推进,包括智能驾驶决策域控制器iECU 完成硬件升级、智能车联终端T-Box 已搭载在RX5 MAX 上实现量产、智能底盘中的第四代冗余电子转向系统EPS 完成产品交样等,并成立软件中心“零束”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c) 共享化:享道出行的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000 万人,较年初增长超过40%;
  d) 国际化:2020Q3 海外整体销量达到 8.9 万辆,其中自主品牌MG 和大通海外销量6.1 万辆,同比增长 35.9%,不惧疫情创历史新高,全球化不断加速。

  投资建议
  3 月以来的销量表现逐步验证需求回暖的逻辑,需求提振的过程将驱动业绩修复和估值提升,进入顺周期通道。公司作为乘用车龙头,多年来维持高股息率(2019 年分红对应当前股价的股息率为3.5%),2020 年销量复苏有望继续发挥龙头规模效应,驱动盈利底部向上。

  公司目前处于盈利和估值历史底部,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为270/302/331 亿元, EPS 为2.31/2.58/2.83 元,对应PE 10.94/9.76/8.91 倍,对应PB1.05/0.94/0.84 倍。给予公司2020 年1.2 倍PB,目标价28.86 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不达预期;新冠病毒疫情扩张或反复导致供应链体系风险。


  生益科技(600183)事件点评:碳氢国标提案过论证 公司前瞻性和执行力强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樊志远/邓小路/刘妍雪
  11 月26 日至11 月28 日,生益科技企业集团主导的两项碳氢覆铜板IEC 国际标准提案通过专家论证,一项环氧粘结片国家标准通过专家预审;12 月4日,生益科技在汽车自动驾驶与毫米波雷达技术研讨会上发布了车载毫米波雷达旗舰产品mmWave77,并分享了其在汽车电子用基材领域的探索。

  评论分析
  率先提出碳氢国际标准,领军国内高频发展。碳氢覆铜板是5G 基础设施中关键的高频材料,此次由生益科技企业集团率先在国际上提交两项热固性碳氢覆铜板IEC 标准,不仅推动了国内高频基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是彰显了我国以生益科技为代表的高端覆铜板供应商在5G 材料应用方面的领先性。除碳氢类高频材料以外,生益科技同时也在PTFE 高频方向深耕发力,12 月4 日在汽车自动驾驶与毫米波雷达技术研讨会上发布的PTFE 高频材料mmWave77 介电性能已经能比肩海外龙头企业,可以说生益科技已经成为国内高频覆铜板的领军者。

  高频市场小众但成长快,看好公司前瞻性和执行力。根据Prismark 数据,2019 年高频覆铜板占整个覆铜板市场的比例为4.3%,相较2016 年三年复合增长22%,可见高频覆铜板属于虽小众但成长快的细分市场,这就意味着随着电子产品的通信要求越来越高,高端的高频高速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逐渐打开,当前储备小众产品有利于占领未来价值高地。生益科技技术的突破有望带动高端材料国产化进程,我们看好公司布局的前瞻性和经营的执行力,价值成长可期。

  投资建议
  短期来看,近期上游材料涨价导致公司盈利承压(Q3 毛利率环比下滑2.6pct),但Q4 公司已经转嫁一部分成本压力至下游,环比盈利有望改善;长期来看,公司技术领先且执行力强,国产替代趋势下有望实现价值成长。

  我们预测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123.328.5 亿元(未考虑生益电子上市后对生益科技股权的稀释影响),对应PE 为37X/29X/24X,继续维持36.2 元的目标价,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利润率下滑;子公司归母净利润被稀释。


  中联重科(000157)事件点评:行业高景气持续验证 新兴产品加速成长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华君/潘贻立
  事件
  12 月3 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10 月汽车起重机销量3763 台,同比增长34%;11 月24 日-11 月27 日,上海宝马展期间工程机械销售火爆,公司签单金额超200 亿元。其中,公司塔机W 二代新品订货会斩获超80 亿元订单,再次刷新公司单场产品订货销售纪录。

  核心观点
  销量高增长、宝马展热销,行业高景气持续验证今年疫情后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旺盛,10 月份起重机销量持续高增长。11 月底上海宝马展期间,龙头工程机械企业产品销售火爆,据统计,三一、中联均拿到超200亿订单,大幅提振市场信心。行业的高景气度持续得到验证。

  传统优势产品混凝土、起重机械龙头地位稳固混凝土机械方面,Q3 单季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0%,其中泵车、搅拌车同比增长超过100%。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仍稳居行业第一;起重机械方面,大吨位汽车吊、履带吊市场位居行业第一,其中大吨位履带吊订单火爆,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三季度。公司混凝土机械、起重机体量稳居前二。其中塔机截至9 月发货额过百亿,Q3 单季同比增长50%,目前市场份额近50%,年底有望超50%,在三大龙头中一枝独秀。随着下游客户对设备统一化标准化要求不断提升,公司规模化壁垒和品牌优势将进一步加强,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新兴产品加速成长,有望成为公司利润强力增长点土方机械方面,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44%,挖机销量上半年同比增长超800%,三季度销量跃居国产品牌第5 位。根据公司规划,未来三年挖机收入有望持续翻倍,在十四五期间达到200 亿水平;高空作业机械方面,公司进入行业首年市场份额便稳居行业第一梯队。11 月24 日公司高空作业平台产品发往欧洲,再次突破重要海外市场;农业机械方面,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7%。公司预计2025 年智慧农业年均收入将达100-150 亿元,年均盈利可达10-20 亿元。根据公司2021 年规划,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农业机械明年将实现100%/100%/50%以上增长,其中土方机械和高空作业机械将成为公司未来利润的强力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
  工程机械行业持续高增长。相比三一重工,公司估值水平仍处低位,有望进一步修复。

  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71、85、92 亿元,同比增长62%/20%/9%,对应EPS 为0.90/1.07/1.17 元,PE 为11.2/9.5/8.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增速不确定,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


  日辰股份(603755):拟成立上海运营中心 助力长期发展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符蓉/方一苇
  事件:昨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在上海成立上海运营中心,包括运营管理中心、营销体验中心等。同时公司拟购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园秀路28 弄6 号房产作为上海运营中心场所使用,建筑面积暂测为2363.62 平方米,房屋成交总价不超过9500 万元人民币,用于办公用房。

  成立上海运营中心发力C 端市场,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明年公司将加大力度拓展自有品牌,未来将采用山东+上海双中心运作模式,上海作为C 端运营桥头堡,上海运营中心的设立将有望助力公司开发长三角地区市场,为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华东是消费大省,千禾、安井等公司亦是从华东走向全国,预计公司明年将以上海为突破口在华东进驻线下渠道,从KA 到流通试水C 端市场。

  B 端新老客户齐发力,明年营收增速有望超过30%。疫情催化了餐饮标准化进程,加速复合调味料向B 端渗透以替代人工。同时公司积极拓展B 端客户,发掘生鲜、便利店、餐饮上游、速食产品领域的空间。老客户方面三季度呈现恢复性增长(餐饮客户Q1/Q2/Q3 收入增速分别约为-36%、-30%、+11%),明年随着老客户订单的正常化和新客户的拓展,B 端放量可期。

  公司深耕复合调味料赛道,在细分品牌上优势明显。经过一年的调整和布局,公司有望进入发展新周期。我们认为疫情对公司管理及运营能力均是挑战与历练,疫情期间公司实现零售渠道爆发式增长,在把握大B 优势的同时,公司开始组建零售团队及培育零售产品。从品类上看,公司拟设立产业基金,寻求复合调味料口味上的多元并购延伸,我们期待公司未来发展活力释放,看好公司管理团队的执行力和赛道的长期发展潜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0/2021/2022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9/4.3/5.8 亿元,预计2020/2021/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1.0/1.4/1.9 亿元( 同比+12%/44%/+37%),对应目前股价的市盈率为67x/46x/34x,上调至“买入”评级,给予目标价84 元,对应2021 年60 倍PE。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中钢国际(000928):国改先锋 开启发展新里程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邢立力/曾明
  冶金工程龙头,国际工程翘楚。1)冶金为主,多元业务布局。公司以钢铁、化工等领域的工程建设为主业,积极布局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安全与职业健康相关业务。2)资质齐全,技术领先。公司拥有多个行业的甲级工程设计资质及甲级工程咨询资质,在带式焙烧球团机、长材轧制、大型焦炉、铁合金等领域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其中带式焙烧机和控轧控冷工艺成套技术均达到先进水平。3)国际市场布局广阔,声誉较高。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在海外冶金工程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已在几十个国家搭建起较为完善的经营网络。

  行业分析:产业升级驱动国内需求,国际工程迎接顺周期。1)产业升级驱动国内需求。行业产能置换、发达区域产业升级以及环保要求提高共同促进了国内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2019 年国内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6%。随着环保不断趋严以及以小换大,项目单体投资力量变大,固定资产投资金额有望保持可观规模。2)国际工程迎接顺周期成长。新冠疫情对国际工程造成较大的冲击, 2020 年1-10 月对外承包业务完成额以及新签合同分别下滑8.8%、4.4%。未来随着疫苗的上市,新冠疫情的影响将逐渐淡化,国际工程具有较强的顺周期属性,有望迅速走出泥潭,重新恢复扩张。中国的建筑企业在全球基建市场已经建立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各国基建方案的落地和RECP 的催化之下,有望迎来较好的扩张机会。

  业绩拐点已现,战略重心侧重国内。1)19 年收入快速增长,20 年业绩加速修复。2019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3%至134.1 亿元,2020 年疫情影响下,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增速回正,归母净利润同比仅下滑4.53%,彰显了较强的业绩修复能力。2)战略重心侧重国内,在手订单饱满。近几年国内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和节能环保趋势明确,冶金工程需求上升,公司战略重心侧重国内,2020H1 公司国内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75.7%。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未完工和未开工订单440.59 亿元,订单保障倍数3.28,能够为未来业绩提供充足保障。

  宝武托管,开启发展新篇章。1)宝武一基五元战略布局,与公司业务存在协同。据公司10 月29 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钢集团拟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托管。宝武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钢铁集团,确立了以钢铁制造业为基础的一基五元战略布局,与公司业务存在协同。2)债务风险扰动或减弱,公司融资成本有望下降。受控股股东债务风险影响,公司近年来融资成本较高,2019 年利息支出同比增长112%至1.28 亿元。宝武集团托管后预计公司债务风险扰动减弱,融资成本有望下降。

  中钢天澄打造盈利增长点,佰能贡献投资收益。1)中钢天澄业绩加速,打造盈利增长点。中钢天澄2018-2019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4.4%、16.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9%、37.1%。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落实,中钢天澄业绩有望稳定增长,支撑公司未来业绩。2)拟转让佰能电气,预计贡献一次性投资收益。公司拟转让中钢设备持有的佰能电气27.78%股权予东土科技,预计贡献一次性税后投资收益2.36 亿元,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中钢国际2020-2022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7.6、179.8、214.1 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6、8.8 亿,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48、0.61、0.70 元,对应PE 分别为8.9X、7.0X、6.1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多元业务增长不及预期、佰能电气出售进度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众望布艺(605003):中高档沙发渗透率提升 布艺龙头不负“众望”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唐凯/钟天皓
  报告摘要:
  众望布艺是国内研发、设计和生产中高档沙发装饰面料及沙发套制造龙头,产品主要销向美国客户,是美国家居市场主要供应商之一。

  美国房地产高景气下国内出口回暖,公司收入有望保持高增:1)受宽松流动性和低利率推动,美国房地产景气度持续走高,2020 年 10月美国现房销量折年数 685 万套,创 15 年新高,叠加疫情期间长期居家对生活品质要求提升,沙发需求将迎来较快增长;2)受海外需求回暖和美国地产销售带动,我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 6 月同比增速转正后逐月改善,10 月同比增速达 28%,预计四季度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公司作为美国家居主要供应商之一将显著受益。

  国内布艺沙发前景广阔,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1)我国商品房销售不断增长带动沙发市场规模较快增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增长的推动下,未来国内沙发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提升;2)在消费升级推动下,沙发消费将更加追求舒适个性化,中高档沙发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3)布艺沙发具有款式多样、清洁方便、价格相对便宜等优势,更符合年轻人的居家生活偏好,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新建面料项目解决产能瓶颈,带动收入和毛利率共同提升:公司产能利用率常年保持高位并逐年增长,带动外协产量占比同步升高,2019 年面料产能利用率达 119.6%已超负荷运行,外协产量占比达19.98%,2020 年外协占比进一步攀升。随着未来新建产能释放,公司面料年产能将达 2220 万米,较当前增长 68.2%,产能不足问题将有效缓解。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美国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国内、中东等市场,预计业绩将加速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 2020-2022 年 EPS 分别为 1.52/1.76/2.09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3.00/19.87/16.75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升级增加关税成本,海外疫情反复造成需求疲软,原材料成本及汇率波动,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可能不达预期


  桐昆股份(601233):桐20转债强制赎回 织布染整纵深推进!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淑娴/曹熠
  事件:2020年12 月3 日,桐昆股份发布《桐昆股份关于“桐20 转债”提前赎回的提示性公告》,桐昆股份自2020 年11 月13 日至2020 年12 月3 日,满足连续三十个交易日内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公司“桐20 转债”当期转股价格(14.35 元/股)的130%(含130%,即不低于18.66 元/股),公司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对赎回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桐20转债”全部赎回。截止12 月3 日,“桐20 转债”收盘价为138.63 元,转股溢价率为0.42%,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9.81 元/股。

  事件2:2020 年12 月3 日,桐昆股份发布《桐昆股份关于与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重大投资协议的公告》,与江苏省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建设240 万吨/年长丝(短纤)、500 台加弹机、1 万台织机、配套染整及公共热能中心项目的投资协议书。目前该项目仍需提交公司2020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点评:
  接力“桐昆转债”,二期转债提前赎回。“桐20 转债”是公司于2020 年3 月发行的二期23 亿可转债,2020 年9 月7 日“桐20 转债”进入转股期,截止2020 年9 月30 日,尚未转股金额为22.9983 亿元,占比99.99%。截止2020 年12 月3 日,尚未转股金额为22.08 亿元,占比96%。4 季度以来,“桐20 转债”发生转股0.9183 亿元,占比0.04%,新增股数约为639.93 万股。因上市时间较短,“桐20 转债”转股速度较慢,2020 年11 月中下旬到12 月临近触发强赎条款,转股速度显著提升。若以2020 年9 月30 日可转债存量为参考,90%的转债在赎回登记日前完成转股,将转增股本约1.44 亿股。按照3 季度公司总股本计算,转债转股对正股的稀释率为7.80%。截止2020 年11 月16 日,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有“桐20 转债”面值5.31 亿元,占公司发行金额的23.1%,比例相对较高,因此本期可转债转增股本后对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股权稀释程度较“桐昆转债”赎回时更低。短期内两期可转债触发强赎,转增股本摊薄收益的压力较大。

  进军纺织板块,产业链一体化再推进。公司将出资10 亿元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墟镇临港产业园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纺织品制造与销售。子公司设立主要是为了实施桐昆股份在沭阳县拟建的240 万吨/年长丝(短纤)、500 台加弹机、一万台织机、配套染整及公共热能中心项目。本项目的产品主要为新型功能性纤维、高档纺织及染整面料;总投资金额拟为150 亿元左右,主要来源为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项目建设将根据项目地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分期实施。江苏省作为国内纺织服装的优势产地,区位优势叠加公司产品的高附加值,项目发展前景广阔。桐昆股份通过参与投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经形成了“原油-PX、烯烃-PTA、MEG-聚酯-纺丝-加弹”的产业链一体化。通过本次对江苏沭阳项目的投资,公司完整打造了“芳烃-PTA-聚酯-民用丝-织造-染整”的石化聚酯产业链,公司作为国内聚酯龙头,产业链延伸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能力,优化公司竞争内核。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69 亿元、48.36 亿元和54.27 亿元,EPS(摊薄)分别为1.30 元、2.27 元和2.54 元,对应PE 分别为15 倍、9 倍和8 倍。我们看好公司在涤纶长丝领域的龙头地位和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并且公司配套并自给自足PTA,经营业绩具有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抗风险优势。公司持续受益于合资的浙石化项目带来的高额投资收益,公司净利润进一步增强,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PX、PTA 和MEG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行业长丝产能扩张超预期导致长丝产能过剩盈利下滑的风险;公司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导致公司营收增速放缓的风险;原油和产成品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导致终端需求恢复放缓的风险;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