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 文章正文

全国平均薪酬上涨 北京企业平均薪酬达16.68万元

加入日期:2020-12-30 11:47:4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12-30 11:47:44讯:

  12月30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消息,由其编写的《2020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版发行。报告显示,北京企业薪酬水平位居一线城市前列。

  据了解,2020年,北京市企业薪酬调查报告采用“线上”加“线下”模式开展调查。其中,“线下”数据涉及北京地区抽样调查企业4259户,在岗职工72.6万人;“线上”数据涉及全年在北京发布职位的9万户企业,全年居住在北京的470万名社会求职者,以及29万应届高校求职毕业生。《报告》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发挥好企业薪酬调查“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功能作用,让数据更好地服务社会。

  近年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不断建立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薪酬调查的专业性不断增强,数据挖掘方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薪酬大数据的质量逐年提高,在服务首都企业与劳动者协商薪酬水平,合理确定内部分配结构,促进劳动力要素与市场挂钩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企业薪酬水平位居一线城市前列

  薪酬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较高的薪酬水平是保持北京相对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根据各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薪酬数据,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中,北京企业薪酬水平位居前列,平均薪酬达到16.68万元,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位居第一。

  在《报告》中,从线下调查薪酬价位中位数看,2019年行业薪酬排名前三位的是金融业(26.94万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67万元)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58万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薪酬中位值增速最快,2019年上升到第六位(10.61万元)。   

  国民经济行业薪酬价位(线下):

  “北京智造”行业薪酬增长速度总体较快

  “北京智造”行业是首都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线上薪酬调查数据表明,与其他行业相比,“北京智造”行业薪酬增长速度总体较快。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个行业为例,2019年薪酬中位值分别增长41.48%和41.26%,增速快于行业大类同期水平。横向比较,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薪酬中位值位居前三位,表明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通过薪酬竞争力驱动创新力,力争在率先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北京智造”行业薪酬情况参见下表。

  “北京智造”行业薪酬价位(线上):

  本市科研人员、技能人才平均工资 达到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科研人员和技能人才是打造“北京智造”品牌、提高“北京服务”竞争力的主力军之一。从在线上企业发布薪酬来看,本市科研人员平均发布工资为20.4万元,同比2018年增幅9.9%;本市技能人才平均发布工资为14.4万元,同比2018年增幅6.4%。以前期本市发布的将“北京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万元到12万元之间的人群划为中等收入群体”为标准,本市科研人员、技能人才平均工资已达到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从两者薪酬增幅水平来看,增速也跑赢经济增速(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

  同时,在服务“两区”“三平台”建设方面,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布的相关行业、区域的薪酬调查数据起到了市场风向标的作用。薪酬调查数据表明,北京市在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薪酬具有显著竞争力。全国平均薪酬上涨,南方城市普遍高于北方

  28日,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智联招聘发布《2020 年冬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报告指出,全国平均招聘月薪8923元/人民币,一年来首次环比上涨。其中,以11913元/月持续排在首位,排名前十的其他城市均为南方城市。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职工薪酬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智联统计中国各大城市的薪酬数据,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薪酬在整体月薪水平实现上升,平均招聘为8923元/月,一年以来首次实现环比正增长,增速达2.7%,且薪酬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上升1.1%。   

  据智联招聘统计,2020年冬季,北京以11913元/月持续排在首位,上海、深圳和杭州平均招聘月薪也均过万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首位的北京,排名前十的其他城市均位于南方地区。相较之下,平均招聘薪酬排名后十的多是北方城市,南方城市薪酬普遍高于北方城市。

  薪酬增速方面,除海口与乌鲁木齐外,其他城市均呈环比增长趋势,其中最高的为贵阳(4.7%)、合肥(4.5%)、佛山(4.1%);同比增长最快的城市分别为、苏州、东莞。不过,区域间的薪酬差距也依然明显存在。

  从企业性质上看,上市公司平均薪酬最高(10141元/月),其次是外商独资企业(9608元/月)。不过,民营企业与股份制企业环比增幅最快,分别为3.1%、3%。智联招聘表示,随着民营企业与股份制企业在疫情后期的不断恢复,薪资水平也进一步上涨。

  另外,智联招聘指出,数据显示,平均薪酬与企业规模呈现正比关系:规模超过500人的大型、超大型企业的薪资水平整体更高,而中小微型企业的薪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万人以上大企业招聘薪资同比增幅最高(4.7%),1000-9999人企业(3.8%)次之,这也是疫情以来大型企业更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

  从行业角度看,51个行业中,招聘薪酬最高的依然是信托/担保/拍卖/典当、基金/证券/期货/投资等金融行业。在今年疫情的催生下进一步发展的网络游戏行业位居第三,环比提高6.7%。

  从职位方面看,IT管理/项目协调(22384元/月)在今年成功超越一直霸榜的高级管理岗位。智联招聘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数字化在生产、管理方面的渗透让IT管理类人才身价骤增。高级管理(20598元/月),证券/期货/投资管理/服务(13673元/月)分列第二、第三。

  相较于12月初国际劳工组织在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受新冠疫情影响,统计范围内三分之二国家的月平均工资在今年前6个月面临下行压力,中国职工的薪酬则实现回稳与提升。智联招聘表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相信未来的职工收入水平会继续稳步提高,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让广大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编辑: 来源:顶尖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