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5.5万人次围观!中信证券年度策略会干货:2021年A股将慢涨

加入日期:2020-11-17 21:47:2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11-17 21:47:20讯:

  5.5万人次围观的“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年度策略会都讲了啥?

  11月17日-20日,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年会于深圳举行。在首日的主论坛上,包括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内的多位研究人员,对“十四五规划”展望、宏观经济、A股策略进行深度剖析,逾五千名机构投资者代表到现场参加大会。

  中证君在中信证券官网的直播平台上看到,截至11月17日17:30,当日线上观看人次已达5.5万次。

  中国有望发挥全球经济恢复

  “发动机”作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2021年中国经济将回到正常运行轨道,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9%。

  诸建芳认为,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已经扭转了上半年经济负增长的局面,实现了累计增速同比转正,因此,经济恢复向上的动能仍将持续,2021年中国经济将回到正常运行轨道。

  对于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9%的预测,诸建芳表示,看似“过高”的增速主要是由于2020年较低基数所致。如果将2020-2021年平均起来看,两年的几何平均增速约为5.4%,基本符合中国当前的潜在增长水平,也比较好地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诸建芳预计,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可能是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中国有望持续发挥全球经济恢复“发动机”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经济增量对全球的贡献比例甚至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

  展望未来五年,诸建芳预计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性变化:一是初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二是通过五位一体的要素市场改革,加快释放新的经济增长潜力;三是形成高级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城市群将承载更多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五是形成全球最大最活跃的消费市场;六是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2021年A股的慢涨或经历三个阶段

  在中国经济发展向好预期下,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A股当前依然处于中期上行通道中,预计2021年A股将净流入资金7000亿元,公募和外资是主要来源

  秦培景指出,国内经济已从疫情冲击中快速恢复,A股基本面明确好转,预计2021年中证800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2.8%回升至14.7%。其中,预计金融和非金融板块增速分别为8%和24.9%,后者将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展望2021年A股走势,秦培景预计2021年A股的慢涨将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轮动慢涨期、平静期、共振上行期:

  首先,从跨年直到明年二季度中期,市场都将处于轮动慢涨期。在此期间,国内基本面明确修复,海外基本面预期随着疫苗接种而强化,宏观货币环境偏松,政策事件密度高,市场上行动能较强。

  其次,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市场整体处于平静期。在此期间,基本面预期上修已比较充分,内外货币政策正常化成为关注重点,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落地,市场相对比较平静。

  最后,明年四季度市场将进入共振上行期。在此期间,发达经济体基本走出疫情阴霾,国内基本面增速放缓,内外循环充分修复,全球权益市场正向共振。

  具体到A股配置上,秦培景指出,在轮动慢涨期,顺周期是最重要的主线,其中可选消费、工业板块有明显的增配价值;可兼顾“十四五”规划中有望先落地的半导体等主题。在平静期中,建议增配大金融和必选消费;主题方面,二季度可以关注新能源与国防安全。随着下半年市场逐步从平静期切入共振上行期,长期成长潜力更大的科技板块,以及估值消化并处于盈利增速拐点的医药板块相对配置价值将会提升。

  大类资产走势将如何演绎?

  其他大类资产在2021年将如何演绎?

  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认为,2021年对应的周期阶段将是债务周期全年下行、通胀周期上行并于年中前后见顶回落。

  基于上述判断,明明分别对债券、外汇和商品2021年走势做出了研判。

  债券方面,明明表示,利率或已处于熊市中后场,2021年可能出现前高后低走势。

  外汇方面,明明认为,美元将在2021年呈现先贬后升的走势,欧元存在下行风险。对于人民币而言,“高利差+高汇率”的状态可能持续。

  商品方面,明明认为,外需增量可能强于内需,重点看好能化和有色板块;黑色系需警惕地产和基建投资放缓;2020年冬季确认拉尼娜现象,未来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价格或将抬升。

  海外市场方面,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杨灵修认为,今年以来新兴市场跑输发达市场,预计明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海外资金将持续配置新兴市场(包括港股)。

  对于海外中资股的配置,杨灵修建议将估值合理视为明年配置最重要的考量,同时兼顾成长性,看好互联网、消费电子、教育、农业、上游原材料和金融板块的核心标的。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