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IPO通过率再走低!史上最严核查来袭撤回潮隐现

加入日期:2019-7-31 1:51:2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31 1:51:26讯:

  “创业板企业数量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板块企业上市的时间成本,另外创业板企业撤回材料数量和被否数量大幅提升和这一段时间以来机构保荐的创业板项目质量有关,就我了解很多想要利用这一次IPO宽松期完成上市的企业中,不少质地一般的企业都选择申报创业板,这一段监管趋严后,想必申报创业板的热度也会下来。”

  IPO审核已经逐渐演变成一场监管和市场的拉锯战,而2019年在科创板注册制试点IPO审核双轨制运行的情况下,双方的博弈更加激烈。

  在以往的年份,IPO审核变奏都是以年计数的,甚至在个别极端的年份里,IPO闭闸或收紧的周期超过了一年,但2019年行至8月已经出现了数次IPO审核节奏预期的变化,对于企业和机构来说,2019年的IPO情况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预判。

  先是在2018年IPO堰塞湖得以纾解的背景下,IPO通过率大幅回升至90%前后,监管层也一再表态需要IPO和并购重组两条腿缓解资本市场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在科创板设立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市场观点预判IPO也进入了一个宽松周期,因此短时间内机构推动海量企业申报IPO,很快IPO堰塞湖问题又重新出现。

  在漫长的拉锯过程中,监管层逐渐掌握了对申报节奏的掌控,这其中两项最重要调节企业IPO申报节奏的手段便是抬升IPO否决率和有针对性的现场检查,这两项手段在2018年创造了非常好的效果。

  如今IPO堰塞湖问题再临,监管层两项重要手段重出江湖,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最能够证明IPO堰塞湖开始松动的信号——拟IPO企业撤回数量已经有了明显抬头的迹象,加上近期发审会连续否掉创业板企业项目,IPO审核申报节奏又处在新一轮重新平衡的过程中。

  检查组已经入场

  此前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报道,本月证监会开启了一轮规模不小的IPO现场核查,随后记者也从监管层处证实,证监会按照问题导向和抽查抽签方式,已于本月中旬(即7月10日前后)安排启动了44家在审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

  对于检查目的,证监会阐述明确,是为了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提高审核效率,也就是说监管层对于IPO堰塞湖重新出现也感到了担忧。

  根据记者最新了解到的信息,目前监管层的检查组已经驻场开始了这一轮的检查,同时部分券商已经感受到了压力。

  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的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有好几个项目被抽中了,公司要求大家认真准备材料,配合现场检查的人员,被抽中的项目中已经有一家撤回材料了。”

  感受到压力的并不只有这一家公司,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撤回材料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8家,而这8家全部是在本轮现场核查开启之后撤回的材料,现场核查给予公司和机构的压力可见一斑。

  事实上,2019至今撤回IPO材料的企业仅有28家,这其中现场检查后撤回材料的企业比例已经接近30%,而随着现场检查的深入,相信撤回材料企业数量和占比仍会持续上升。

  2018年初,监管层纾解IPO堰塞湖之时,现场检查也是重要的手段,当时有机构反馈,监管层简单设置了盈利门槛——即创业板5000万净利润、主板8000万净利润,尽管随后监管层多次否认,同时也有极个别不满足条件的企业过会,但整体这一门槛成为了一种行业共识。

  那么这一次撤回材料的企业是否也有类似的共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撤回材料8家企业的财务数据。

  以最新一期财报数据显示,8家撤回材料的企业营业收入平均规模为10亿,营业收入最少的企业华科泰生物刚刚超过2亿元;净利润方面,8家撤回材料企业的净利润规模为7600万,如果剔除最高值中荣印刷的1.9亿净利润,余下7家企业的平均净利润规模为6000万元左右,这其中低于5000万的企业仅有小狗电器一家。

  “从目前撤回材料企业的数据来看,这一次现场检查和2018年初现场检查的要求不一样,撤回材料的企业中并没有财务数据明显不达标的企业,也就是说撤回材料的企业还存在着其他各种问题,监管层的要求更高了。”北京地区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的人士认为。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是否还会有其他专项现场核查取决于这一次堰塞湖纾解的情况,证监会也明确了后续将根据受理情况及审核进展继续安排抽查抽签及现场检查工作。而根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加上此次专项现场核查和例行常规抽签现场检查,2019年证监会现场核查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60家。

  创业板是纾解重灾区

  相比2018年初多个板块同时出现大量企业撤回材料,这一次创业板显然是重灾区,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撤回材料的8家企业中,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多达7家,这同这一轮创业板申报企业数量大涨有一定关联度。

  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主板申报企业为130家,创业板申报企业多达166家,而中小板申报企业数量仅有76家,这其中4月开始是所有板块的申报高峰,4月开始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增申报企业的数量分别为121家、151家以及65家。

  短时间内大量企业尤其是创业板企业申报数量增多直接造成了IPO堰塞湖水位快速上升。3月28日,证监会公布当周的IPO申报数据为在审企业277家,其中260家等待上会。而截至本周最新数据,等待上会企业483家,已过会待发企业17家,正常待审430家,中止38家。

  事实上,纾解IPO堰塞湖另一重要手段抬升过会否决率方面,创业板企业也是重灾区。据数据显示,6月份开始IPO否决率出现了明显上升,今年6-7月,证监会共审核29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19家通过、9家未通过、1家取消审核,通过率仅为65.5%,而这其中9家被否企业所申请的板块均为创业板。

  在此之前,2019年1月-5月,发审委共审核43家拟IPO企业,其中仅有4家未通过,1家暂缓表决,通过率高达88.3%,未通过的企业中创业板企业仅有1家,主板企业有2家,中小板企业有一家。综上所述,创业板显然成为了这一轮IPO堰塞湖纾解的突破口。

  前述北京地区投行人士指出:“首先,创业板企业数量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板块企业上市的时间成本,另外创业板企业撤回材料数量和被否数量大幅提升和这一段时间以来机构保荐的创业板项目质量有关,就我了解很多想要利用这一次IPO宽松期完成上市的企业中,不少质地一般的企业都选择申报创业板,这一段监管趋严后,想必申报创业板的热度也会下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