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7-23 23:37:03讯:
7月23日晚间,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发布2019年第16次审议会议的结果公告,传音控股成功通过,但原定与传音控股一道接受审议的晶丰明源,因为竞争对手发起的专利诉讼,被上交所临时决议取消审议,成为科创板第一家被取消审核IPO的公司。
IPO前来自竞争对手的狙击并不鲜见,不少公司曾因此折戟。2018年主板上市被否的晶丰明源这一次能成功挺过IPO吗?
被竞争对手专利狙击
7月12日,晶丰明源在招股书上会稿中表示,不存在重大担保、诉讼、仲裁等或有事项。
但在7月12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专利诉讼降临。
据《通信产业报》报道,竞争对手矽力杰起诉晶丰明源发明专利侵权的诉讼已经于2019年7月19日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原告矽力杰认为,被告晶丰明源涉嫌未经原告矽力杰许可,擅自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的线性调光芯片产品,侵害原告矽力杰的专利权。矽力杰在起诉中已向法院主张损害赔偿和相关禁令,责令被告晶丰明源停止侵权,赔偿原告损失。矽力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诉讼,展示其积极保障和行使知识产权权力的决心。
矽力杰是何许人也?
晶丰明源招股书曾将A股上市公司士兰微、台湾上市公司矽力杰(股票代码6415)作为公司所处LED照明驱动芯片行业的竞争对手。
据晶丰明源招股书介绍,矽力杰成立于2008年4月,主要从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主要产品为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工业用产品、电脑产品及网络通信产品,如平板电脑充电管理芯片、直流对直流转换芯片、过流保护芯片、机顶盒交流直流转换芯片、LED照明驱动芯片等。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该公司总资产为120.91亿新台币,2017年营业收入85.99亿新台币,净利润18.08亿新台币。该公司采用Fabless业务模式,但拥有自有的晶圆工艺、封装工艺以及自有的测试开发技术。2016年矽力杰收购了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LED照明驱动芯片业务。
矽力杰对恩智浦LED业务的收购,让矽力杰在智能照明产品线及技术储备上得以快速提升,在可控硅调光驱动芯片等产品上与晶丰明源直接竞争,双方直接打起“价格战”,这导致2017年晶丰明源的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毛利率比上一年下滑了6.31个百分点。
晶丰明源招股书披露,2017年,矽力杰在完成收购恩智浦LED照明驱动产品线后,对智能产品中的可控硅调光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价,晶丰明源同步进行降价,使得可控硅调光系列产品整体单价较2016年降低16.69%,而该产品占晶丰明源2017年全部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的销量比例为34.33%,从而拉低了当年公司该业务的毛利率。
专利数量比矽力杰少很多
打专利战的两家公司各自科创实力如何呢?
根据矽力杰的介绍,矽力杰拥有超过1008项目授权专利,超过348项正在审查中的专利申请;矽力杰2016年-2018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4.14%、13.58%、14.85%,截至2019年一季度,矽力杰研发人员数量为551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2%。
晶丰明源2016年-2018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分别为8.06%、7.56%、7.93%。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技术研发人员115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59.59%;拥有国内专利149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95项,公司拥有境外发明专利4项。
晶丰明源与矽力杰在智能照明LED驱动芯片方面“短兵相接”,矽力杰通过并购继承了恩智浦的优势,实际上晶丰明源也是通过并购,增强在智能照明LED驱动芯片方面的实力,公司于2016年收购成都岷创的资产主要为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相关技术及与该技术相关的存货、固定资产;收购该等资产主要为进一步丰富其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的技术储备,收购价格确定为404.07万元。
晶丰明源的毛利率也低于矽力杰,甚至不及矽力杰一半。2016年-2018年,晶丰明源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0.31%、22.06%和23.21%,矽力杰2016年-2018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48%、47%。
晶丰明源在招股书表示自身具有市场优势,市占率居于行业领先水平。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统计,2018年国内LED照明产品产量约为135亿套,按照每只LED照明产品通常配套一颗LED照明驱动芯片测算,公司2018年境内销量为38.18亿粒(包含未封测晶圆折算粒数),市场占有率为28.28%。但由于士兰微及矽力杰未公开披露LED照明驱动芯片的销售量,无法估算其在LED照明驱动市场的占有率。
晶丰明源招股书中与竞争对手士兰微、矽力杰的比较
IPO“狙击风险”如何防范
近年来,拟上市公司因“举报”、“诉讼”而IPO进程受阻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2017年11月天常股份因同业公司宏发新材举报而暂缓IPO申购,宏发新材实名举报天常股份IPO财务造假,其举报的新闻发布会背板上大写着“诚信的名义”;而拟上市公司所涉纠纷中,最常见的当属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纠纷。
针对这种现象,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放曾在其官网刊文《IPO怎能忽视IP:拟上市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预防与应对》。何放在文中表示,由于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何放认为,在企业IPO进程中,做好事前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十分有益且必要,如果拟上市公司已经做过较为详尽的事前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并实施了科学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则爆发知识产权危机的概率就大为降低;如果拟上市公司已经遭遇了知识产权危机,此时应当秉持“有事不怕事”的理念进行法律应对,有效化解,在收到侵权或诉讼威胁时,应当在早期即主动维权、积极应对诉讼,尽早做侵权可能分析,不被动等待,尽早考虑选择主动出击。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