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证监会机构部开出的5张“罚单”中,4张都被国融证券认领。
这家去年获得BBB评级的证券公司,一度是行业翘楚,2018年资管收入增幅翻倍。
然而,今年3月份,证监会对该公司总裁、固收事业部负责人以及合规总监出具警示函,后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限制债券自营业务6个月、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一年。
国融证券之问题,被证监会总结成三点:“风险控制流于形式”、“经营管理混乱”、“业务管控缺失”。
这场监管风暴溯源至2018年下半年,国融证券接连踩到永泰能源(行情600157,诊股)和中融新大两起债券违约暗雷。巧合的是,该公司新任总裁张智河曾在永泰能源、中融新大的合资公司任职高管。
这场风暴,尚未结束。
债券交易“三大问题”
“一切风控与合规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一位中投公司的高管曾经如此总结道。
证券机构受属地管理,2018年12月,内蒙古证监局就因国融证券存在未及时报告有关事项、内部控制不健全、合规风控不到位等三大问题,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
在去杠杆的严监管态势下,国融开始尝到苦果。
2019年以来,证监会机构部开出的5张“罚单”中,4张都被国融证券认领。
继证监会3月份对总裁、固收事业部负责人以及合规总监出具警示函后,业务层面开始受到波及。
经过调查,证监会认为公司的债券交易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风险控制流于形式,存在风控系统中大量预警信息未处理、风控数据与交易系统数据不一致等情况;
二是经营管理混乱,人员隔离、岗位隔离、业务隔离要求没有落实;
三是业务管控缺失,如对公司投顾产品“邻水融富1号”从公司资管产品“日鑫多利”买入债券、公司投顾产品“邻水融富1号”向公司投顾产品“聚垚融富2号”卖出债券等行为缺乏有效监控等。
于是,证监会作出了更严厉的行政处罚:限制国融证券债券自营业务6个月、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一年。
这意味着,对于国融证券的固收业务而言,无法新增买入债券;对于资管业务而言,无法新增资管产品,除了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产品之外。
例如,资管部门用某个“产品1”买入一个三年期的债券产品,“产品1”期限2年。等到第二年末,“产品1”到期清算,资管部门设立“产品2”接续购买“产品1”所投三年期债券。
如是,“产品2”即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从而发行的新产品。
“国融的前身日信证券就靠固收和资管业务撑起来的,至少超过一半的营收受到影响。”一位国融证券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唯一没有受到波及的就是投行业务。
从处罚可以看出,国融证券资管部门受到的处罚比固收要严重得多。
该公司资管事业部负责人陈东涛被出具警示函后,分管资管业务的公司副总裁王晨昱受到了职业生涯最为严厉的惩罚: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两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或者债券业务相关职务。
两天后,国融内部立即作出了免职通知。
上述国融内部人士表示,2015年王晨昱带着固收团队从日信证券(国融证券的前身)出走前往开源证券,“他在开源带起来了不少人。”两年后,王晨昱回归国融,任职副总裁,分管资管业务。
“王的业务能力在固收圈还是比较认可的。”北京一位券商的固收总监评价道。
2018年,王晨昱在开源证券的部下陈东涛入职国融证券,任职资产管理事业部总经理。
在王晨昱的带领下,2018年尽管遭遇严监管和去杠杆影响,全行业仅有34家券商资管收入取得正增长,其中仅2家增幅翻倍,国融证券便是其中之一。
“业务扩张的很厉害,也是王的业绩体现。”上述内部人士说,但资管部门的信评团队招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
“信评团队没有经验,体制不完善的话,买什么债都容易忽略风险。”他说,一般券商的信评团队话语权很大,风控并不是专业看债券的,有些风险覆盖不到。
截至发稿,《棱镜》无法联系上国融证券对此置评。
证监会提及的业务管控缺失、投顾产品从资管产品买入债券等业务,都属于国融证券资管事业部负责人陈东涛的管辖范围。
投顾产品的发行与管理属于资管财富管理部,本应该与同部门的资管业务做到风险隔离,这是最为基本的合规要求。
证券评级大概率下调
除了业务暂停的负面冲击之外,国融证券恐怕还要面对分类评级下调带来的杠杆类业务收缩。
证监会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不同类别证券公司规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并在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区别对待。
根据证监会的证券公司评级规则第十条规定:公司董监高因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并受到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的,每次扣7分,最高的扣分也不过是10分。
根据“一事不二罚”的原则,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国融证券因为不合规的债券交易,证券评级分数要扣掉7分。
对于国融证券2018年的BBB评级,也有赖于被评上优秀的国家级投教基地,上述内部人士表示,“分类评级则可以加0.5分。”
2018年1月16日,国融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正式获授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
上述内部人士表示,扣这么多分,2019年的评级非常不乐观,大概率要下调。
根据两融业务的最新要求,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股票质押回购交易业务融资规模进行控制:
分类评价结果为A,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50%;评价为B的,不得超过100%,评价为C的,不得超过50%。
这意味着如果国融的2019年评级为C,在净资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两融业务要缩小50%的杠杆。
就场外业务来说,由于国融证券并不是一级或者二级交易商,因此即使评级下调,也不会受到影响。
根据2013年证监会“证监会公告〔2013〕22号”通知,投资者保护基金规模在200亿以上时,AAA、AA、A、BBB、BB、B、CCC、CC、C、D等10级证券公司,分别按照其营业收入的0.5%、0.75%、1%、1.5%、1.75%、2%、2.5%、2.75%、3%、3.5%的比例缴纳保护基金。
如果从BBB下滑至C或以下,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缴纳比例将至少提高1%。
除此之外,评级下降,券商自己发债的成本也会提升;其投行部门在承揽债券项目的竞争力也被削弱。
短期的业务暂停并不是最可怕的。“直接关系到监管尺度、杠杆业务的开展、新产品和新业务试点顺序的评级才是最重要的。”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分析道,因为评级的影响是以年为单位。
加之,评级很容易因为一个暴雷而下调,但是提高评级却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
债券踩雷“关键人”
国融证券内部人士提供的自查报告显示:资产管理业务部门于2018年5月17日与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签署了一份《债券买卖协议》并加盖部门章,约定我公司资产管理事业部向对方卖出“18永泰能源CP003”,并承诺在8月15日从对方买入“18永泰能源CP003”,具体操作为两只集合资管产品于5月18日卖出该债券给天风证券,并用融入的资金购回该中票。
国融证券卖出后,两只资管产品未按买断式回购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如此看来,买入的这只“18永泰能源CP003”债券属于国融证券通过天风证券代持。
随后一连串的风险开始发酵,点燃暗雷。
2018年7月5日,永泰能源在银行间市场发布公告:公司融资部门表示未能筹集到期偿付资金,“17永泰能源CP004”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此次违约,客观上触发了该公司存续期内“交叉保护条款”,包括“18永泰能源CP003”等中募集说明书或定向协议中披露的“交叉保护条款”。
8月1日,永泰能源公告称“18永泰能源CP003”触发交叉违约已提前到期。
这意味着,本应在2019年4月26日兑付10亿元的短融提前承认违约事实。
债券违约后,天风证券联系国融证券资管部门,要求购回该债券,后该债券被摘牌无法正常交易。
当时正值天风证券冲刺IPO的敏感时期,国融证券与天风证券在8月22日签订协议,以自有资金为债券购回提供履约担保。
由于该债券在约定期限内仍然不能交易,保证金无法收回,被交易对手天风证券抵顶回购款。
《21世纪经济报道》在报道中称,该笔支付款项在国融证券年报中却体现为其他应收款,其坏账准备仅388.83万元,计提比例低至2.46%。
上述内部人士表示,这么低的计提比例,显然是为了把违约带来的坏账在报表上操作到最低。
上述报道称,国融证券的5只投顾产品买入永泰集团、中融新大等债券合计6.64亿元,介绍资管部门投资买入2.65亿元。
由于永泰集团、中融新大的债券接连发生违约事件,导致上述投顾产品出现流动性问题,事后国融证券以自有资金通过质押式回购、交易所协议回购等方式提供了2.33亿元的流动性支持,同时投顾产品“通道方”创金合信基金也提供了3273万元的流动性支持。
为何国融证券如此青睐永泰能源与中融新大的债券?
其中一个关联点,即国融证券新任总裁张智河。
《棱镜》通过工商资料查询,发现了山东物流集团的高管变更历史中,张智河在2014年9月成为了该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
半年后,山东物流扩充注册资本,引入了新的股东,从此前被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一家100%控股,到山东焦化、永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张智河三方100%控股。
而山东焦化正是中融新大的前身,永泰控股集团则是上市公司永泰能源的控股股东。
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的官网显示,2015年8月25日,任职山东物流集团董事长的张智河去视察了一家钢构公司。
2个月后,张智河心生退意。
10月19日,山东物流集团发生股东变更,张智河退出了股东序列,公司由永泰控股与山东焦化控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0.7%和89.3%。
随后,张智河从山东物流的高管名单中消失。
2016年2月,收到国融证券实控人侯守法的邀请,他转身成为国融证券的法定代表人和新任总裁。
张智河履职国融证券不久,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名称变更,实控人王清涛将名称改为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
如此看来,张智河不仅为永泰控股和中融新大的合资公司工作过,三方还曾是一段时间的合伙人关系。
国融证券内部认为,负责资管业务的张智河应该比较了解永泰能源与中融新大,不曾料想资管部门买入的这两家公司债券会陷入违约困境。
“我们想给山东物流做ABS(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时候,张智河并不同意,说了很多理由。”一位国融证券的内部人士回忆,他的理由就是他之前在那任职,要避嫌。
如此避嫌的一位高管,为何其手底下的业务却踩了老东家的债券暗雷?
由于国融证券的联系电话无人接听,截至发稿,《棱镜》无法联系上公司对此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