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管新规的落地进一步引导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券商资管业务也不例外。
截至目前,券商资管业务去通道效果初显成效,连续7年的资管规模扩张已不复存在。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截至7月末,证券公司资管产品规模已连续六个月下滑。
对此,专家表示,龙头券商的资管业务优势明显,竞争力较高。未来通道业务将进一步压缩,结构调整加速,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继续提升,以带动主动管理业务收入及业绩报酬的提升。
7月份资管新产品规模
券商占六成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18年7月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产品备案月报》。数据显示,7月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523只产品,设立规模604.06亿元,较2018年6月份减少314亿元,下降34.2%。
证券公司及子公司备案249只,设立规模387.13亿元,占比达64.09%;基金公司及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子公司共占比35.91%,资管产品新设规模仍以券商为主。
另外,从资产存续规模来看,截至2018年7月底,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25.34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6月末减少4384亿元,减幅1.7%。
其中,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降至14.49万亿元。《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券商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已连续六个月下滑。
26家券商资管收入131亿元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港股06030)29亿元居首
券商资管业务的转型成效,在今年上半年券商的资管业务收入中得到了体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数据可对比的26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资管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16家券商的资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增幅最高的达133%,为东方证券(行情600958,诊股)(港股03958);10家券商出现同比下滑,降幅最高的达55%,为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券商资管业绩变化明显,冰火两重天态势在年内延续。
对此,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王剑团队认为,龙头券商业务优势明显,大型综合性券商资管业务在把握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依托投行资管的全业务链协作和投资研究的一体化专业优势,竞争力较高。同时他预计,通道业务将进一步压缩,结构调整加速,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继续提升,以带动主动管理业务收入及业绩报酬的提升。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的资管业务收入位居第一,达29.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资管业务收入在业内遥遥领先。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中信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坚持的发展路径是“服务机构,兼顾零售”。今年上半年,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5338亿元,市场份额占到10.30%,其中主动管理规模为5832亿元,均在市场排名第一。
东方证券和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的资管业绩在半年报中也十分抢眼,分别实现15.03亿元和11.79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3%,3%。其中东方证券的资管子公司东证资管在业内一直名声响亮,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19702亿元,较2017年年末增长2.48%,其中主动管理规模高达98.23%,远超券商资管行业平均水平。
另外,资管收入排在前列的还有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港股06837)、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港股02611)、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港股00218)、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港股06099),上半年资管收入均在5亿元以上。而资管收入排名靠后的券商有国元证券(行情000728,诊股)、中原证券(行情601375,诊股)、华安证券(行情600909,诊股)等,其上半年资管收入仅有3000万元左右。此外,东方证券、中原证券、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港股06178)和华安证券的资管业务收入同比骤增,增幅均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