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这个叫停比预期快!今起场外期权暂停,存量到期终止,券商正紧急与客户沟通,全面解读看过来

加入日期:2018-4-11 12:07:3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4-11 12:07:38讯:

  这个叫停比预期快!今起场外期权暂停,存量到期终止,券商正紧急与客户沟通,全面解读看过来

  爆棚的场外期权业务可能会招致监管,这已是业界共识,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叫停比预期快!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10日晚间各券商和私募机构收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自4月11日起暂停证券公司与私募基金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证券公司不得新增业务规模,存量业务到期自动终止,不得续期。

  继暂停场外期权期货资管产品备案后,监管部门再出重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窗口指导为暂时措施,待新规出台后,按新规标准执行,但目前新规出台具体时间未定。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或是为了彻底堵住个人参与场外衍生品的潜在“灰色地带”,进一步规范场外衍生品市场。

  安信非银赵湘怀认为,监管部门始终对于期权业务持审慎态度,关注其中存在的违规行为(散户违规参与、高杠杆配资),预计后续监管将逐步从严,可能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以规范业务的发展。此次监管谨慎程度仍略超此前预期,但有利于业务长期规范发展。

  1、真消息还是假传闻?多家券商私募已证实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10日晚间,多个券商收到证券业协会和证监会窗口指导,4月11日起暂停证券公司与私募基金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证券公司不得新增业务规模,存量业务到期自动终止,不得续期,待新规出台,另行通知为止。

  不少私募昨晚已收到券商转来的通知。券商中国记者从华东某私募获得的一份通知还显示:

  受影响的交易对象包括所有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产品,其他金融机构、资管产品和企业不受影响;产品范围包括所有场外衍生品;窗口指导范围:所有券商;受影响时间:暂时措施,待新规出台,按新规的标准执行。目前新规出台具体时间未定。

  券商中国记者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参与场外期权交易的华东某量化私募处了解。该私募起初表示并未收到信息,“今天我们的交易还很正常,要看接下来情况变化。”

  但没过多久,相关负责人在业内核实后,向记者确认了私募基金参与券商场外衍生品确被暂停。“那个消息基本确认了。这件事影响很大,太突然了,大家都在消化。”显然,对于这个突发情况,私募行业相当震惊。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业内有消息称叫停可能只是暂时政策,后期应该会有监管新规出炉。短期阵痛在所难免,长期应该还会健康发展。

  早在上月初,业内就一度传言称,监管部门3月17日将对场外期权业务出台新规。

  其中要求一般法人机构(含私募管理人自营),最近一年净资产不低于4000万,金融资产不低于2000万,且要求3年以上相关投资经验。此外,对参与场外期权的资管产品也有多项要求。

  “其实当时大家传的新规定挺合理的,场外衍生品确实是一个专业度要求很高的市场。目前场外期权市场的参与主体是券商、机构和私募,如果少了私募,市场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短期参与方一下少了很多,交易量和流动性都会影响非常大。很难想象以后就这样一直停下去,除非真的就不做了。”该负责人说。

  另一上海私募也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该私募还透露,就在最近,公司产品申请参与某券商场外期权业务,但迟迟未能获得通过。

  2、为何叫停?封堵个人参与场外衍生品灰色地带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暂停券商与私募基金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主要是为防止私募基金出借通道给个人投资者,变相降低了个人投资者的参与门槛。

  由于个人目前无法直接参与场外期权,于是相应出现了一些变通方法,比如可以通过机构或者产品的方式参与;通过机构的话,需要个人找一家资质满足的机构,但这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券商是和机构签署协议,认同的对手方是机构,最终收益也是会打入机构的;通过产品参与的话,就可以通过认购期货资管产品或者私募产品份额,然后通过产品购买期权。

  此前,券商中国报道,监管已经叫停场外期权相关期货资管产品备案。现在又进一步暂停券商与私募基金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个人投资者参与场外期权的路径被堵死。

  3、何时重启?后续政策会如何变化

  从券商的反馈来看,这只是暂时措施,要等待新规出台,但是时间并不确定。

  业内人士认为,衍生品业务依旧是受鼓励的,首先规范行业发展,才能有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不过短期的影响面非常大。

  华创非银则认为,4月11日起,券商与私募基金场外期权业务禁止新增,存量到期自动终止。国信等业务规模前列的券商已在与客户进行说明。华创非银认为,暂停并不意味着此后不再开展,这轮清理后监管层或将出台相关规定,落实投资者适当性规范,从而再次启动业务的开展,事项解读不宜过度悲观。

  另有券商非银分析师认为,衍生品业务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当下监管重点之一,两者都不能违背,可能的方向只有一个——提高门槛。行业对建设市场化金融体系的前景要有充分的信心,但更需时刻铭记于心的是,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风险充分可控的市场化金融体系,并不等于所有人都能直接参与的金融体系,确保对关键节点的控制力,是市场化体系稳健成功的根本性基础。

  4、对私募有何影响?私募市场是最大参与者

  去年场外期权业务爆发以来,私募一度成长为券商的第一大交易对手方。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新增场外期权的交易对手来看,无论是按名义本金还是合约笔数统计,私募基金均占据第一位。

  此外,2017年券商场外期权累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规模5011亿元,同比增长44%,私募基金期权业务交易规模平均占比为19%。

  去年10月新增场外期权合约名义本金Top3分别为:私募基金(29.30%)>商业银行(29.19%)>期货公司(17.07%);当月新增场外期权合约交易笔数Top3分别为,私募基金(36.58%)>期货公司(20.33%)>商业银行(13.86%)。

  最新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新增场外期权合约名义本金Top3分别为,商业银行(23.94%)>私募基金(18.76%)>期货公司(12.14%);当月新增场外期权合约交易笔数Top3分别为,私募基金(40.09%)>期货公司(15.79%)>商业银行(7.90%)。

  华创非银认为,此次叫停私募通道对行业确实存在一定影响,毕竟私募是个股期权的主要客户。但监管意图并不在于停止某项业务,而是顺应严控金融风险的大原则,将业务向合规健康方向引导。提示投资者短期内警惕板块反应。

  5、龙头券商受多大影响?

  券商场外期权业务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对证券公司来说,去年做的规模较大的券商受影响较大。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近的数据显示,从业务集中度来看,2017年12月收益互换业务新增规模排名前五的证券公司新增初始名义本金共235.14亿元,占本月收益互换业务新增总量的92.14%;本月场外期权业务新增规模排名前五的证券公司新增初始名义本金为432.85亿元,占本月场外期权业务新增总量的84.25%。

  华创非银的观点是,场外期权是一项帮助客户提前锁定收益、规避风险的业务,具有相当的合理性。证券公司从中赚取期权费与对冲成本的差价,差异化在于风险对冲和报价能力。去年是场外期权的发展大年,不少大券商在该业务已形成先发优势,并陆续有新进入者。在一季度的股市震荡下行中,已有券商进行业务规模的控制,减少风险头寸。

  从上述券商非银分析师认为提高门槛会成为监管发力点,对于龙头券商而言是重大利好。华创非银同样继续看好大券商的竞争地位。

  安信非银赵湘怀测算2018年行业个股期权业务利润将减少33-40亿元,利润占比约2.3-2.8%,由于期权业务市场集中度高(前五大券商市占率在80%以上),对业务规模体量领先的券商具有较大负面影响,更对市场资金供给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