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2018投行IPO成绩单:中信中金华泰成为大赢家

加入日期:2018-12-26 21:02:2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26 21:02:25讯:

  2018年渐入尾声,随着昨日奥美医疗过会,A股本年度IPO成绩单出炉。

  从数据来看,在大发审委履职的首个完整年度,A股IPO过会率创下十年新低,IPO企业数量也成为自2010年以来最低。

  IPO整体的惨淡情况也让与之最密切的券商行业经历了一个寒冬。据统计,今年在承销和首发方面有收入的券商中,超6成的券商收入同比腰斩,近8成券商两项收入同比均下滑。

  IPO全年过会率60%,创10年新低

  据基金君统计,2018年全年,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185家企业(多次上会以最后一次计),其中111家成功闯关,59家铩羽而归,另有13家取消审核,2家暂缓表决,过会率60%。

  这一数据与去年的情况相比有极大落差。2017年全年共有479家企业上会,其中过会企业380家,过会率高达79.33%。

  

  不仅如此,除去IPO停摆的2013年,2018年创下了从2009年至今10年间IPO最低过会率。

  

  事实上,2017年10月开始上任的这一届大发审委,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发审委”,因其上任后出现多个惨淡“过会日”:2017年11月7日审6过1,过会率16.7%;2017年11月29日3家全否,创下IPO史上零通过记录。

  2018年开年第一个月,IPO过会率仅36.7%。当时某大型券商保荐代表人向基金君表示,“超低过会率不会是常态,预测2018年IPO过会率会维持在50%左右,上下波动。”

  确实从2月至8月,IPO过会率基本稳定在50%-60%之间,8月之后整体过会趋势有所上升。不过与年初相比,上会企业数量明显减少。

  

  有投行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在从严审核下过会率偏低,中途撤材料放弃IPO的企业数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IPO堰塞湖缓解,后期发审速度有所放缓。“但从过会率来看,大发审委仍保持了从严审核的风格。”

  Wind数据显示,今年共有8家企业选择中止审查,并有高达150家企业选择终止审查。

  IPO企业数量少但融资额高

  新经济企业IPO成亮点

  2018年,A股不仅IPO过会率创下10年最低,IPO企业数量也处于10年中较低水平。

  Wind数据显示,2018年A股共有103家企业IPO,除了IPO停摆的2013年,10年间仅比2009年的98家略多。

  

  今年A股IPO融资总金额为1362.02亿元,虽然也处于10年中较低水平,但结合同样较低的IPO家数,平均融资金额达到13.22亿元,是2017年5.25亿元的2.5倍,仅次于2009年和2010年,在10年间排名第三。

  

  IPO企业平均融资额较同比大幅提高,与多家明星企业成功上市有关。其中,工业富联(行情601138,诊股)以271.20亿元融资额,成为今年A股“IPO募资王”;此外,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迈瑞医疗(行情300760,诊股)、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的IPO融资额均超50亿元。

  

  与以往不同,今年不少新经济企业成功登陆A股,尤其3月份工业富联的火速上会及成功闯关,被认为拉开了新经济企业A股上市的序幕,掀起后续新经济企业相继上市的热潮。

  除了工业富联,宁德时代、药明康德(行情603259,诊股)、迈瑞医疗等新经济明星企业,年内均先后登陆A股,大部分也经历了类似的“火速过会”。

  这些新经济企业从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成为2018年A股IPO的亮点。

  券业寒冬,超6成券商收入同比腰斩

  IPO过会率及IPO企业数量双双大降,受伤的除了拟IPO企业,还有服务于IPO的中介机构,比如券商投行。对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券商行业来说,今年是名副其实的寒冬。

  对比2017年和2018年各主要券商主承销收入及首发收入,大部分券商今年与之相关的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

  基金君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2018年有承销收入和首发收入的42家券商中,分别有26家的承销和首发收入同比降幅超50%,占比近60%;有32家券商两项收入同比均呈下滑状态,占比约76%。

  

  其中不乏知名头部券商,比如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承销收入降幅近75%,首发收入降幅超80%;广发证券(行情000776,诊股)两项收入降幅均超70%,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两项收入降幅在60%以上。

  在头部券商中,中金及华泰联合表现亮眼,与去年相比两项收入不仅未下滑,反而逆势上升。而部分中小券商在以往平淡的业绩基础上今年收入有所增加,也出现收入逆势上升情况。

  在今年券商行业整体惨淡的局面下,从IPO保荐业务来看,中信证券以22家保荐数位列第一,保荐过会率约68%;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广发证券保荐企业数均在10家以上,但过会率高低不一。

  

  比如招商证券,虽然拿下14家企业保荐资格,但最终仅6家过会,保荐通过率不足50%;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也出现保9过4、保荐通过率不到50%的局面。

  相比之下,位列头部的中金、华泰联合在维持了较高保荐数量的前提下,实现100%过会率;此外,瑞银、高盛、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等知名券商及部分中小券商虽然保荐数量较少,但也拿下满分通过率。

  以IPO承销金额计,中金遥遥领先,以368亿承销金额排名居首,独占27%市场份额;华泰联合、中信建投及中信证券承销金额均过百亿,市场份额在10%左右。

  

  以IPO承销企业数量计,中信证券以11家领先,华泰联合以10家紧随其后,中信建投、中金、招商证券广发证券排名居前,占据5%以上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券商行业今年在IPO业务上遭遇滑铁卢。不过2018年已然翻篇,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随着科创板的登场,券商的实力将再次经历考验检验,新一轮洗牌或再次加速来袭。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