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民很慌,买了地产股的股民更慌,悲观者认为地产行业已被抛弃,至暗时刻降临。
但情况远没有那么糟糕,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仍是支柱产业之一。在这波风雨的考验中,能通过锤炼、扛过寒冬公司将凸显更大的投资价值,也更具被投资的资格。
扛过寒冬才有资格迎接春天
最近股市哀鸿遍野,绿成一片,有网友调侃说,如果按照绿化面积来看,股市显然比绝大多数楼盘更宜居,熊市之熊可见一斑。遭受政策与市场双重压力的房地产股,更是重灾区,今年以来整体跌幅超过40%。
于是,网上关于房地产已是强弩之末的论调开始占据眼球。房地产行业真的不行了吗?
事实上,房地产行业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每年10万亿元以上销售规模,在所有行业中数一数二。
“我国目前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建设的规模、速度和质量直接取决于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和民生建筑。”一名经济学者表示,消费结构升级一定需要一个物质基础,就是普遍性的住房条件改善。如果没有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资源功能,以及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住房条件的持续普遍性改善,是无法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
“这是未来10-20年,房地产行业仍将是我国支柱产业的理由之一。”多位经济学者认为,在此背景下,能熬过这波寒流的房地产公司将更具投资价值。
在最近的交流中,多位机构人士都表达出一个类似的观点,即看好具备“规模+成长+主题”特点的投资机会。
一是看好规模房企,房地产行业和区域龙头企业“强者愈强”,尤其是在2017年调控力度逐级递增,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房企将具备先天,比如TOP30的房企;二是“专而美”的房企,这些企业往往具备强劲的产品力或服务特色,在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地位奠定了持续经营的基础,比如招商蛇口(行情001979,诊股)、龙湖地产、泰禾集团(行情000732,诊股);三是布局完善、主题鲜明的房企,此类房企通常已抢占了抗风险的高地,在京津冀、大湾区等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地区储备了大量优质土地,发展潜力十足,比如泰禾集团、荣盛发展(行情002146,诊股)等。
这家被低估的地产企业为何值得投资
这里重点分析一下泰禾这家企业。
仅用了5年时间,泰禾就从一家福建区域性房企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精品住宅制造商、从百亿梯度晋级到千亿军团。不仅成为业内“中式院子”的开山鼻祖,打造了“院子”这一经典IP,更是早早地迈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脚步,在医疗、酒店、健康、影视文化等领域不断深入布局。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泰禾集团近三年结转收入复合增长30%以上,各项利润指标同比增长50%以上。今年上半年,泰禾集团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为33%,较2017年度上升6个百分点,净利率10.7%,较2017年度上升0.9个百分点,保持了一贯地增长势头,并处于行业前列。
根据10月18日收盘价格计算,泰禾集团市盈率仅为8.1倍,而房地产行业平均数值为35倍,主流房企市盈率10倍左右。“与同等水平的房企相比,泰禾的市盈率显然偏低。”一位机构人士表示,泰禾属于房地产行业的佼佼者,增长及盈利能力预期进一步向好,PE、PB比同类公司有优势,而且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性,预收账款计为负债,财务报表滞后反映即期业绩,其股价被严重低估了。
“不过,土地储备的重估价值为公司价值提供安全边际和重要支撑。另外,2018年业绩释放预期将有助于公司股价向合理价值回归。”这位机构人士表示。
西南证券(行情600369,诊股)研究报告显示,自2016年起,泰禾转为严控成本的收并购及合作取地模式。在该战略模式下,泰禾集团的综合拿地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不仅远低于公开市场价格,且在之前两年地价一路走高的时候,既实现了土储的大幅增加,又实现了取地成本的一路降低。2016年,泰禾土储成本平均约为6500元/平方米;2017年,降到5500元/平米;而2018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均价不到4000元/平。
泰禾前瞻性的一二线城市低成本取地战略带来的优势红利初步显现,使得即使在近年各城市限购、限价等政策因素的不利影响下,泰禾集团的盈利能力仍在持续提升。截止2018年上半年,泰禾至少手握700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土地储备货值。
“这为泰禾集团未来继续高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保障,提前锁定了未来的业绩增长能力,并且由于土储位于核心城市,且成本足够低,泰禾集团现有土地储备具备较强的应对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实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
鉴于泰禾集团土储优质、成本可控,西南证券、东北证券(行情000686,诊股)等多家券商均给予维持“增持”评级。
“泰禾的利润尚未充分释放,当前的股价反映了市场过度悲观,但也为逆势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上述机构人士表示,融资环境趋严、行业下行,市场对于企业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好卖,也很难出现市场普涨的局面。这时候土地储备、战略布局、产品力及产品结构就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房地产企业后期的竞争力。随着泰禾集团低价拿地优势逐步显现,较强的产品打造力,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支撑,回款规模也将大幅提升,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