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周四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名单)

加入日期:2018-10-18 7:59:30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0-18 7:59:30讯:

  华兰生物(行情002007,诊股)深度报告:伊匹单抗、德尼单抗陆续获批临床,大生物布局稳步推进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国海证券(行情000750,诊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胡博新日期:2018-10-17

  伊匹单抗获批临床,诺奖明星分子CTLA-4布局处于第一梯队。CTLA-4是肿瘤免疫反应的负调节明星分子,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ames P.Allison获奖主要成就。伊匹单抗(Ipilimumab)2017年全球销售规模约12.44亿美元,在治疗肾细胞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晚期肾细胞癌中,与PD-1联用的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原一线用药舒尼替尼。国内市场目前原研尚未上市,国产获批临床仅8家,时间基本不足一年,仅2家开展单抗类似药一期临床试验(其余均为较难开发的双抗和融合蛋白),公司布局时机恰当有望抢占前三家市场地位。

  布局RANKL抗体(德尼单抗),切入骨骼代谢疾病海量市场。RANKL在骨骼代谢中发挥关键调节作用,德尼单抗(Denosumab)是Amgen公司开发的首款RANKL抑制剂,骨质疏松、骨转移瘤两个主要适应症方向2017年全球市场销售额高达35亿美元以上。我国骨骼代谢类疾病患者基数庞大,根据《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年2月第24卷第2期)》统计,我国骨质疏松的总平均患病率为13%,患者基数估算可达1.69亿左右;骨转移瘤方面,据我国2015年的癌症调查数据,我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27.2万人(21.9%骨转移比率),肺癌患者每年新增73.3万人(20.52%骨转移比率),粗略估算二大适应症的骨转移患者基数每年即21万人左右。国内市场原研德尼单抗尚未上市,类似药、me too创新药研发基本处于一期临床,华兰布局时机恰当,尚未拉开时间差距。

  华兰大生物布局日趋完善,单抗子公司中长期管线估值有望逐渐体现。华兰生物目前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领域,血制品(母公司+浆站)、疫苗(疫苗子公司)、抗体药物(华兰基因工程公司),大生物布局日趋完善。其中,华兰基因工程子公司由董事长女儿安文琪任总经理,接班人主导运营足见抗体药物业务在战略上是公司未来核心方向之一。华兰基因2013年从成立即采取了最合理的后发先至发展策略,发展初始阶段管线布局主要通过license in 方式获得以提升时间效率,2013年开始公司先后委托勃林格殷格翰(BI)开发了贝伐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生物类似药,截止目前华兰基因管线已公告7个品种,4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贝伐单抗已处于三期临床阶段,曲妥珠、利妥昔、阿达木处于一期临床,伊匹单抗和德尼单抗刚刚获批临床,此外帕尼单抗也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预计将于近期获批临床,整体管线丰富度有望加速跻身国内生物药研发第二梯队,整体估值有望随着管线丰富度和深度的持续推进逐渐体现。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血制品业务去库存已初见成效,我们预计血制品行业已呈现触底迹象,四价流感疫苗今年获批将带来公司未来几年业绩的高速增长,中长期单抗公司管线持续推进有望为公司大生物医药布局打开估值天花板,预计2018年-2020年EPS分别为1.29、1.55、1.72元,对应PE分别为27.80、23.14、20.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行业复苏不达预期;流感疫苗销量不及预期;在研产品研发进度不达预期;血制品、疫苗行业突发事件风险;公司核心产品销售不达预期;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系统性风险。

  苏宁易购(行情002024,诊股):苏宁小店股权变更,搭建灵活资本运作平台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史琨日期:2018-10-17

  事件

  10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参股公司Suning Smart Life Holding Limited,并将全资子公司苏宁小店股权出售予SuningSmartLife。交易完成后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持有Suning Smart Life35%股权,间接持有苏宁小店35%股份,公司不再对苏宁小店进行并表,转为长期股权投资。 简评 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苏宁小店,苏宁国际与关联方Great Matrix、Great Momentum、Suning Smart Life签署《投资协议》:

  (1)境外增资:苏宁国际、Great Matrix、Great Momentum以其各自持股比例认购Suning Smart新增股份,其中苏宁国际增资1.05亿美元,增资后持股比例维持35%,Great Matrix与Great Momentum为公司关联方控制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中分别增资1.65、0.3亿美元,增资后持股比例分别依然维持在55%、10%。

  (2)目标债务处理:截至18年7月31日苏宁小店及其下属子公司存在尚未清偿的目标债务人民币6.53亿元,目标债务系公司通过借款方式支持苏宁小店日常经营形成。本次交易对目标债务的安排为:公司将目标债务作为债权出资转为对苏宁小店的股权,或对苏宁小店进行增资,增资款用于归还全部目标债务。

  (3)境内股权转让:Suning Smart Life通过其100%控制的境内收购主体,以7.45亿元受让公司持有的苏宁小店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通过苏宁国际持有苏宁小店35%的权益。

  交易价格定价公允,保障公司股东权益

  经专业机构评估,苏宁小店企业价值为6.73亿元,货币资金价值0.73亿元,付息负债价值6.53亿元(作为目标债务将被处理),因而苏宁小店股权价值为7.45亿元。基于此,各方约定目标股权的转让价格为7.45亿元,对应未来12 个月预期销售收入9.20亿元,P/S 约为0.81 倍,作价相对公允,保证公司中小股东利益。

  苏宁小店业务快速扩张,转让股权减轻公司筹资、业绩压力,保障股东利益

  苏宁小店从事面向社区、城市CBD、交通站点等商圈社区便利店连锁经营,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行业竞争激烈且变化较快。小店自今年起加快了店面开设速度,资金投入较大,但由于此业态前期投入产出效率低,苏宁小店店面经营期较短,处于培育期,尚未盈利,同时在网点建设、商品供应链建设、优秀人才团队引进以及市场开拓方面仍需较多投入。

  截至18年7月31日,苏宁小店在全国拥有878家门店(坪效2791.38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系尚处于新店培育期),其中18H1新增门店709家。2017和2018H1,小店营业收入分别为0.08亿元、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5亿元和-2.96亿元,苏宁小店正处于高投入低回报的培育阶段,对公司筹资和业绩产生一定压力。此次转让苏宁小店股权完成后,苏宁小店不再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预计本次交易将增加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约3.03亿元,同时减少公司在便利店业态的资金投入,保障股东利益。

  维持苏宁小店较大持股比例,看好小店未来发展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通过苏宁国际间接持有苏宁小店35%的权益。公司保持对苏宁小店较大比例以及董事会席位,苏宁小店仍将作为苏宁生态圈中围绕社区市场的重要场景布局,公司亦将继续加强与苏宁小店在用户引流、营销推广、商品采购、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协同,加快公司智慧零售战略目标的达成,并保留苏宁小店未来财务状况改善后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可能。

  灵活资本运作平台利于小店融资扩张,VIE架构护航智慧零售战略目标

  SuningSmartLife注册地为开曼群岛,通过协议100%控制境内收购主体,此次交易实质上为小店安排了VIE架构。按照约定,此次增资3亿美元的认购价款将用于苏宁小店的股权转让及苏宁小店的业务经营、业务拓展等,为小店下一阶段扩张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此外,这一灵活资本运作平台的搭建有利于苏宁小店在其短期经营目标以及长期战略发展目标间灵活安排,以应对市场变化及竞争;也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多元化资本(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美元基金投资者);还有利于建立灵活的股权激励制度(如AB股架构等),调动团队积极性等,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

  此次VIE架构的安排,也为小店互联网方面的业务开展保驾护航,再一次表明苏宁小店是智慧零售的战略目标的实施主体之一,赋予了小店更多互联网与新零售的基因。

  投资建议:公司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加速融合,门店持续下沉三、四线市场,传统家电连锁发展稳健,新业态迅速发力,公司全渠道智慧零售的战略布局前景广阔。此次交易后,公司降低对苏宁小店持股比例,减少其短期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63、0.30、0.40,对应PE分别为17、41、30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交易条件未达成;宏观消费环境下行;新业态开展不及预期。

  金禾实业(行情002597,诊股):Q3部分产品价格下跌致业绩环比下滑,Q4有望改善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宋涛日期:2018-10-17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45亿元(YoY +1.3%),归母净利润7.54亿元(YoY +7.8%),扣非后为7.13亿元(YoY +14.3%),其中Q3归母净利润2.11亿元,扣非后2.00亿元(YoY -6.7%,QoQ -6.5%),业绩符合预期。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区间9.44-11.04亿元(YoY -7.7%-8.0%),扣非后区间8.88-10.48亿元(YoY -5.2%-11.9%),其中Q4扣非后区间1.75-3.35亿元(YoY -44.1%-7.0%)。 Q3部分产品价格下跌致业绩环比下滑,Q4有望改善。基础化工品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双氧水/硝酸/甲醛等价格环比Q2下跌,Q3均价约1162/1578/1507元/吨,环比下跌约28%/4%/2%,其中双氧水产能最大(35万吨/年),价格跌幅较大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精细化工品方面,乙基麦芽酚价格从4月开始由16-17万/吨下跌至10万/吨,由于价格执行存在一定滞后,调价影响在三季度体现。进入四季度基础化工产品价格反弹,目前双氧水/硝酸/甲醛价格分别为1300/2000/1650元/吨,精细化工品价格环比基本稳定,Q4业绩有望改善。

  安赛蜜龙头地位稳固,三氯蔗糖扩产有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复制安赛蜜成功之路。公司当前安赛蜜产能1.2万吨,市场份额超60%,龙头地位稳固。2008至2013年间安赛蜜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至约3万/吨,公司依靠产业链和技术优势,成本显著低于竞争对手,因此在低价竞争时期,竞争对手份额不断缩减甚至被迫退出市场,公司份额持续扩大成为绝对龙头,掌握行业定价权。2013年后产品价格开始反转,2017年均价上涨至4.5万/吨,目前价格上涨6万/吨左右,涨价趋势仍在延续。公司三氯蔗糖原有产能500吨,2017年3月底新增1500吨产能投产,目前已处于满产状态。三氯蔗糖作为新型健康甜味剂需求旺盛,公司将进一步扩产2000吨产能顺应市场需求。目前三氯蔗糖价格反弹至约26万/吨,公司通过技术提升和规模效应,成本持续下降,预计未来公司三氯蔗糖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升,复制安赛蜜成功之路。

  定远一期进入建设阶段,未来成长确定。公司定远一期项目获得环评批复,已进入建设阶段。根据金轩科技此前的受理公示,一期项目包括1、年产8万吨氯化亚砜、副产1600吨盐酸(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4万吨氯化亚砜、800吨盐酸);2、年产5000吨乙基麦芽酚、配套年产2000吨氢氧化镁、年产11250吨氯甲烷、年产4000吨氯化镁;3、年产2万吨糠醛、配套年产247840吨糠醛渣生产线(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年产1万吨糠醛、配套年产123920吨糠醛渣)。本次扩产计划体现公司进一步向化工产品上游原料开发延伸,实现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整合,从而进一步发挥成本优势,提高综合竞争能力。预计一期项目有望于2019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投产,为明年带来确定性增量。

  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11.16、14.02、16.28亿元,EPS为2.00、2.51、2.91元,对应PE为7X、5X、5X。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及推广不及预期;甜味剂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

  宝信软件(行情600845,诊股):三季报业绩大超预期,软件信息化与idc持续高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吴友文,陈宁玉日期:2018-10-17

  公告摘要:公司发布2018年前三季报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亿-2.1亿,同比增加55.61%-64.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加约1.6亿-1.9亿,同比增长约52.87%-62.78%。

  三季度业绩大超预期,软件信息化核心业务占比提升,IDC业务稳步增长。业绩预告中,单三季度业绩中位数约2.23亿,同比增长87.40%,环比增长50.68%,大超市场预期。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主要客户所在钢铁行业需求回升及宝武整合等影响,自动化、信息化核心业务收入增加;以及宝之云IDC二期、三期项目上架机柜数量增加。2018年H1综合毛利率28.91%,订单确认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变化,上半年毛利率较高的核心业务软件信息化和自动化核心订单趋势良好,三季度信息化与自动化收入占比提升,我们预计三季度综合毛利率提升较多。数据中心客户需求旺盛,宝之云前三期共1.75万机柜上架率不断提升,目前上架机柜达到1.7万左右,预计前三季度贡献利润2亿+,宝之云四期按计划建设进行中,合计近三万机柜将陆续投入运营。期间费用控制良好,综合费用率呈下降态势。

  以自有资金追加投资宝之云四期IDC项目,上调该项目收入利润规模预期。公司公告由于客户需求变化引发的建设规模增加,追加6亿宝之云四期投资,主要包括土建装修、供配电系统、冷源空调暖通系统等费用,总投资额达到25.93亿。根据测算,投资增加后,IRR将增加0.05个百分点达到18.59%,达产年度收入和税后利润分别为9.49亿和3.10亿,分别比变更前增长30%和27%。四期约一万机柜,单机柜收入利润较前三期大幅增加,将在未来两年陆续交付上架,对公司业务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宝之云项目在宝钢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宝信软件获得罗泾厂区的租用权,充分改造已有的厂房、供配电等设施资源,成本优势明显,后续仍有IDC拓展的资源储备。未来三年将是宝之云项目年均运营机柜快速上升期。我国发达地区对数据中心采取集约化管理,严控高耗能指标,一线城市具有能充足稳定供电条件、较低用地成本,规模化、集中化高质量的数据中心选址将成为稀缺的优势资源。

  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钢铁行业信息化市占率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宝信软件是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企业,被中国软协授予“2017十大创新软件企业”;入围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2017年研发投入5.21亿元,研发收入占比10.90%。大力推进智慧制造相关产品研发与项目落地,工业大数据平台xInsight进入2017年《工业互联网白皮书》目录。在MES、EMS、冷连轧、运维服务等产品和服务在钢铁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受益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驱动下盈利好转,以及控股股东和主要客户宝武合并成为全球第二特大型钢铁企业,叠加进入首钢,钢铁软件信息化市占率将大幅提升。不断加大无人化业务、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应用、云服务应用产业化推进和市场拓展力度。培育三个新的业务方向(云计算服务、工业大数据、金融软件和金融服务)、发展四个战略业务(IDC、无人化、物联网、智能交通)。

  投资建议:宝信软件是钢铁信息化龙头,工业互联网领导企业,受益于钢铁行业盈利复苏,以及宝武合并,软件信息化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升。依靠宝武集团稀缺资源优势和自身信息化能力,快速发展IDC业务,成为华东乃至全国的第三方数据中心龙头,宝之云四期项目陆续投入运营将成为未来业绩重要的增长点。作为上海国企改革先锋,2017年实施股权激励,将为未来发展保驾护航,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19年净利润为6.53亿和8.04亿元,EPS分别为0.74元和0.92元,对应2018年PE=23.38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钢铁行业软件信息化投资建设低于预期的风险;IDC大客户上架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乐普医疗(行情300003,诊股)三季报快报点评:业绩强劲增长,完全可降解支架3年数据即将公布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胡博新日期:2018-10-17

  扣非净利增速40.50%,业绩强劲增长,符合预期。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11.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89%,扣除处置澳洲Viralytics部分股权等产生的投资收益,公司扣非净利9.8亿元,同比增长40.50%,主业延续高增长趋势。公司于2018年1季度末完成新东港药业45%少数股权并表,扣除2个季度并表增量贡献,我们测算原有主业的增速约33%,符合预期。单季度看,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速为47.14%,扣非后归母净利增速为49.54%,对比Q2单季度进一步提速。

  药品板块高增长拉动整体增长,器械板块继续并购助力。公司目前业绩增量主要来自药品和器械板块,预计前三季度器械板块利润增速约为20%,药品板块利润增速为70%,药品板块的高增长来自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中标省份扩大,目前处于销售上量阶段。目前阿托伐他汀钙已通过一致性评价,氯吡格雷已完成BE,并已递交审批,若明年年初能通过审批,有望赶上11个城市的带量采购,且公司具备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提升的弹性大。器械板块保持平稳增长,公司已公告旗下子公司收购宁波秉琨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5%的股权。宁波秉琨为公司旗下吻合器平台,2017年净利为8709万元,预计2018年净利1.2亿元,扣除4.2亿并购的财务成本,预计公司业绩继续增厚。

  完全可降解支架即将完成3年期临床数据即将公布,为药品注册落地提供更有力支持。公司研发的完全可降解支架NeoVas,目前已开展3年期的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病例560例),其中两个主要城市的连续前166位病人的试验组(NeoVas,83人)和对照组(CoCr-ESS,83人),数据进一步证明了NeoVas 支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预计后续560例数据也将在年内发布,届时将更有力支持完全可降解支架的审批落地。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即将迎来在研新品收获期,平台支撑千亿市值潜力,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内生增长强劲,过去3年复合增速超过30%,随着新品种落地进入收获期,公司增长提速。预计2018-2020年盈利预测EPS为0.70、1.00、1.33元(基于谨慎性原则,暂不考虑完全可降解支架等在研品种,以及可转债转股后对EPS摊薄的影响)。公司构建心血管健康+抗肿瘤”全生态平台,精选大市场大品种,中长期具备成为千亿市值的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产品招标降价的风险、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当升科技(行情300073,诊股)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高镍龙头持续发力,正极材料产销两旺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西南证券(行情600369,诊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谭菁日期:2018-10-17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2.1亿元,同比增长3.63%-14.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2.0亿元,同比增长114.74%-138.60%。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8-1.0亿元,同比增长108.26-160.33%。 具备高镍材料核心技术,公司正极材料需求旺盛。随着政策补贴等向高容量动力电池倾斜,电池企业和整车厂商已开始进行产品升级,三元材料已成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公司深耕三元材料多年,依靠提前布局掌握了三元材料核心技术,目前公司拥有正极材料产能1.6万吨,其中高镍三元产能4000吨。公司高镍产品多项性能指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受到客户高度评价。

  新增产能逐渐释放,逐步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2018年上半年公司三元材料市场份额为10.6%,订单量基本饱和,扩张产能成为公司的当务之急。公司目前有江苏海门三期在建高镍三元产能1.8万吨,预计2019年建成投产;常州金坛一期规划产能5万吨,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公司三元市占率和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动力622材料通过SKI认证,未来产能消化无需担忧。公司动力622材料已通过韩国动力电池巨头SKI的认证并获得批量应用。目前SKI已有7.5GWh的新增动力电池产能规划,公司的高镍材料有望在SKI的供应商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司也积极与大众、宝马等一线车企进行交流与合作,有望进入其动力电池配套企业的供应链,公司未来产能的消化无需担忧。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69元、0.96元、1.34元,给予公司2018 年38 倍PE,对应目标价26.2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新增产能投产进度或不及预期。

  劲嘉股份(行情002191,诊股):推进与云南中烟合作,电子烟布局逐步完善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周文波,雷慧华,骆恺骐日期:2018-10-17

  劲嘉股份公告:劲嘉股份全资子公司劲嘉科技与云南中烟下属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华玉科技签署《深圳市华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劲嘉科技有限公司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以货币形式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合资公司-嘉玉科技,其中劲嘉出资1020万元,占51%股份,合资公司将在新型烟草行业进行拓展。

  深度绑定云南中烟:华玉科技从事新型烟草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15年设立新型烟草创研平台,是云南中烟技术中心在深圳的研发基地和研发产品的转化平台,其产品涵盖新型烟具、电子烟成品、电子烟雾化器、烟油及电子烟配件等多个品系,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公司与云南中烟的战略合作。

  积极布局电子烟:公司目前凭借在烟草行业多年的服务经验,在新型烟草领域已与云南、上海、河南、山东、广西、重庆等中烟展开合作,并且力争与更多各地中烟公司达成新型烟草制品器具相关项目的合作。公司持续对低温不燃烧器具及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进行研发投入,目前已获得该领域有效专利总数40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公司较早切入新型烟草领域,并率先与各中烟公司达成合作,在技术、人才、渠道等方面不断完善布局,有望充分享受新型烟草领域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18-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1亿元、8.5亿元、10亿元,分别增长23.6%、19.7%、17.6%;EPS0.47元、0.57元、0.67元,给予6个月目标价8.5元,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烟草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互联网包装及智能包装业务落地效果低于预期,大健康进展低于预期。

  贝达药业(行情300558,诊股):业绩筑底回升,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杜佐远日期:2018-10-17

  埃克替尼医保持续放量,18Q3业绩重回正增长。公司18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6亿-1.5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1%-24.8%,中值1.50亿元,同比下滑26.5%,较中报业绩(-51.4%)显著改善,其中18Q3单季度净利润0.79亿-0.86亿元,同比增速20%-30%,业绩重回增长:1)收入端提速:前三季度埃克替尼销量增速29.2%,收入同比增长20.7%,“以价换量”效果突出,其中Q3单季度销量增速30.4%,收入增速28.2%,基本实现“量价挂钩”,收入端提速显著;2)利润端现拐点:18Q3单季度利润增速20%-30%,自17年以来利润首次正增长,且是在研发投入、无形资产摊销较大增加下实现正增长,表明大幅降价后,医保放量带来的业绩拐点已现,预计埃“以价换量”带来的业绩增长有望持续。

  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进入收获期。公司近3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17年投入3.8亿元(+138%),占比销售收入37%,18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亿元2.7亿元,占比销售收入46%;目前在研项目超过30项,其中7项处于临床阶段,各项目顺利推进:1)Ensartinib全球多中心Ⅲ期,Vorolanib肾癌适应症Ⅲ期临床入组顺利,预计18年完成病人入组,MIL60项目Ⅲ期18年完成80%病人入组;其中Ensartinib国内Ⅱ期临床18年完成入组,计划预计18年底申报生产,预计19-20年获批,全球多中心预计20-21年获批;2)Vorolanib眼科适应症、BPI-2009C、BPI-9016M、BPI-15086、BPI-3016等项目临床研究顺利推进;3)氯法拉滨18年完成补充临床研究,预计18年有望报产,高氨血症药物苯丁酸钠已报生产在审评,18年有望获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业绩18H1触底后三季度开始反弹,在研品种年底开始陆续报产,研发进入收获期。综合考虑产品竞争因素、凯美纳医保增量持续释放和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调整业绩预期,中长期逻辑不变,18-20年净利润分别为2.18/2.59/3.29亿元,同比增速-15.3%/18.7%/27.1%,21年起有望开始爆发式增长。公司立足中国,创新全球!值得长线坚守,分享“未来创新龙头”成长。19年合理估值210 亿元,维持中长期“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药临床&上市的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

  德赛电池(行情000049,诊股):受益电池续航力累进需求,3Q业绩增速超预期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杨海燕日期:2018-10-17

  事件:德赛电池1-9月营业收入约117亿元,同期增长50.29%;归母净利润2.51-2.89亿元,同比35%-55%。3Q单季营收54亿,同比增长73.24%,归母净利润1.18-1.55亿元,同比65%-116%。

  手机硬件创新乏力,电池续航性能提升为刚需。2018年手机三大创新趋势分别为全面屏(or大屏幕)、大内存、光学创新,这三者均需电池续航能力提升。2018年三款iphone新机表面上创新乏力,以性能提升为主,而续航能力提升既是前提也是主要卖点之一。

  IphoneXS使用时间分别比iPhoneX最长增加30分钟,iPhoneXSMax、iPhoneXR使用时间比iPhoneX最长增加1.5小时。国内手机品牌同样受电池技术限制,提升电池容量仍为提升续航航力主要方法。若异形电池或双电芯设计普及,已具有封装及BMS成熟供应能力的德赛电池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受益于国外客户新谈品发布。iPhoneXS首次使用单个L形电池,而iPhoneXR、XSMax沿用iphoneX的双电芯。德赛电池迎来三大利好:1)新品价值较传统单颗大电池大幅提升。2)IphoneX推迟于2017年10月发售,而今年高价值量产品按正常时点量产,因此增量业绩提前体现。3)BMS供应份额大幅提升,向封装供应比例靠拢。

  受益于国内手机客户成长。德赛电池是HOV等国内手机品牌重要供应商,上半年智能手机出货下跌行情,1Q-2Q华为分别出货3933、5423万只,同比增长14%和41%;OPPO、VIVO维持正增长。受益于此,德赛电池1Q、2Q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0%、40%。

  新能源电池业务聚焦BMS,短期以减亏为导向。在大型动力电池业务领域,成功导入ISO26262等国际车规体系,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0.76亿元,同比增长183.43%,但经营效果尚不理想。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处于产能和人员调整期,后续将聚焦BMS。

  2018年9月,公司控股股东德赛集团向惠州新源提供3,000万元的财务资助,未来12个月内增加不超过3,000万元的财务资助,在去杠杆背景下有效缓解公司经营资金压力。

  上调盈利预测,上调至“买入”评级。三季报业绩略超预期,根据德赛电池新品单价提升、供应份额提升及新品提前量产三大利好因素,将2018/2019/2020年收入预测从年初预计的151/163/181亿上调至159/182/210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期从3.4/4.1/4.6亿上调至3.9/4.7/5.2亿。当前股价对应2018/19年市盈率12X/10X,远低于2017-20年净利润CAGR20%,PEG仅为0.6,以PEG0.8为参考估值,上升空间33%,上调至买入评级。

  上汽集团(行情600104,诊股):产销增速下降,三缸发动机影响趋缓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平海庆日期:2018-10-17

  多重因素导致9月产销同比增速放缓,但仍优于大市。我们分析,销量下滑有以下几个因素:1)2017年9月份产销基数较高;2)中秋连同国庆假期导致消费需求被挤压;3)部分地区房价上涨挤压一部分汽车购买需求;4)油价的持续上涨等因素,乘用车市场表现不佳;5)汽车消费结构转型,高品质汽车受到更多关注。上汽集团单月汽车销量同比微增,公司月销量增速优于行业的情况继续维持。

  上汽大众同比-14.70%,环比看表现维 稳。上汽大众9月实现销量18.80万辆,同比下降14.70%,较上月再度下降,累计销售汽车514.66万辆,同比增加11.94%。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去年9月购置税利好结束,导致去年基数较高,今年相比之下较弱。但从环比来看,受益于品牌效应叠加新车型逐渐放量,整体表现稳定。

  上汽通用表现较好,三缸发动机影响趋弱。上汽通用9月实现销量18.26万辆,同比下降2.22%,同比增速持续回升;累计销量143.43万辆,同比增速持续下调至5.30%。7-8月上汽通用受到部分搭载三缸发动机的车型销量不及预期,销量同比增速受到一定影响,9月略有缓解。与去年同期相比君威(+46.9%)与凯迪拉克(+24.8%)销量提升较大。

  上汽乘用车高速增长,MG提供增长点。上汽乘用车9月实现销量5.20万辆(同比+95%),累计销量50.91万辆(同比+40.88%)。受SUV销量整体放缓的影响,上汽乘用车整体表现一般,但仍跑赢大市,其中MG销量提升贡献较大。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3.18\3.59\3.81元,对应公司2018年10月15日收盘价27.00元,2018-2020年PE分别为8.93/7.92/7.46倍,维持“买入”评级。

  存在风险: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编辑: 来源:金融界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