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本周的心情跟证券君是一样的——这周只要上四天班!!!!!
更要紧的是,开年以来,A股涨势喜人,每天看着盘面一片红红火火,心情也更加豪迈,总想对人倾诉,自己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讲正经的,市场做多情绪的背后,借道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海外资金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过去三天里,这俩渠道已经累计净买入A股121.29亿元。
当然,这个数量级别对于A股动辄几千亿的成交额,抑或是互联互通开通初期每日额度迅速耗尽的流量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作为A股市场上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北向资金是一个极具有参考意义的风向标。
而且,像近日这样的,北向资金连续三天单日净流入额均大于33亿元的情况,在过去一年中还真没出现过。
这,透露了什么信号?
海外资金借道互联互通北向渠道持续净买入A股的迹象,在2017年最后几个交易日便可见一斑。
回头看,当2017年12月底A股还处于本轮调整的末端,互联互通北向资金从12月21日起便持续净买入。这一状态也顺利“跨年”,2018年首三个交易日,沪指和深证成指分别在3300点和11000点之上节节攀升,借道互联互通北向渠道净流入A股的资金分别为33.57亿、44.3亿和43.42亿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像这种假期复市后A股连续上涨、北向资金交投升温与之共振的画面之前也有过。
比如,2017年在国庆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活跃度与A股指数同步飙升。
当日伴随着沪指刷新两年来的新高,借道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海外资金合计净流入75.6亿元,创下自深港通开通以来互联互通北向渠道的净买入额新高。
在随后两个交易日里,大盘继续小幅上扬,北向资金继续净流入。
不过,像近日这样的,北向资金连续三天单日净流入额均大于33亿元的情况在过去一年中还未曾出现过。
有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历史上A股与北向资金出现人气共振,都表明了海内外投资者均看好A股短期走势。
2017年10月初的北向资金净流入额猛增,是基于当时海内外资金对于十月行情的憧憬,彼时,受国内最数据向好、流动性担忧下降、节日期间海外市场普涨,市场对于红十月行情有着一致预期。
2018年初始至今北向资金的涌动,表明了海外资金对2018年春季行情一定程度上的看好,但仍需关注后续资金流以及资金流向的具体标的。
从资金具体流入的标的来看,此前海外资金在沪股通和深股通上的不同投资偏好在新的一年里得以延续,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
源源不断的资金依然流向家电、白酒等消费白马股及金融蓝筹股、电子科技行业的一些“熟面孔”。
综合来看,在过去三个交易日里,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累计净买入15.66亿元,拔得头筹,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和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也连续三日上榜,分别累计净买入2.8亿和8509万元。
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股——伊利股份(行情600887,诊股)、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和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的累计净买入额分别达到7.75亿、3.54亿和1.87亿元。
家电行业两大巨头——格力电器(行情000651,诊股)和美的集团(行情000333,诊股)也分别累计净买入10亿和6.94亿元。
电子科技行业的“明星”标的海康威视(行情002415,诊股)和京东方A(行情000725,诊股)连日登上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分别累计净买入4.2亿和3559万元。
保利地产(行情600048,诊股)和万科A(行情000002,诊股)在2018年首三个交易日里也破获海外资金青睐,分别累计净买入1.3亿和1.76亿元。
此外,分众传媒(行情002027,诊股)、立讯精密(行情002475,诊股)等也受到海外资金关注。其中,分众传媒曾分别于2日和3日上榜,数据显示3日分众传媒曾获北向资金净买入1.71亿元,当日净流入额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格力电器。三花智控(行情002050,诊股)也于2日获净买入3.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