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处中部核心,武汉又是“九省通衢”,这样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湖北自贸试验区在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可以发挥示范作用。
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3个月以来,各项工作正围绕贸易便利化和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截至6月30日,其已新增注册企业4500余家。在地图上呈三角形分布的武汉、襄阳、宜昌3个片区,目前正吸纳各方资本,逐渐汇聚了一批有特色的产业。
新增注册企业4523家
记者从湖北省商务厅获悉,从挂牌至6月30日,湖北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4523家,总注册资本336.27亿元。分片区来看,武汉片区新增注册企业3851家,注册资本274.07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55家公司。
记者了解到,武汉片区挂牌后的首家注册企业是湖北互联网“四小龙”之一的卷皮所设立的子公司。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注册效率令人惊叹,上午提交材料,下午就拿到营业执照。
事实上,通过多种手段在市场主体准入环节提速,是湖北自贸试验区的目标。目前光谷已启动“四证联办”商事登记改革,过去需要3周以上才能拿到的“四证”,现在只需2个工作日。
注册效率大幅提升只是投资便利化的一个缩影。日前,武汉片区还出台了加快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工作清单,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4个方面17类改革举措、207项工作事项。
武汉大学教授邹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出台一些更果断的措施,尤其是对应的工作清单,真正实现“三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将对企业形成很强的指标性预期。
货物通关效率提升30%
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曾表示,内陆贸易将是湖北自贸试验区的下一个关键节点,如何促进贸易便利化、对接“一带一路”,需要实践。
记者了解到,贸易便利化和商事制度改革,是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推进的重点工作。其中,武汉海关推出“减免税手续汇总办理”和“减免税申请电子数据批量导入”两项通关新政,企业办理“征免税证明”的时间可缩短77%,货物通关效率提升30%,海关可以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的审核工作;湖北检验检疫局推出15条改革创新措施,包括检疫审批业务权限下放、进口食品“空检江放、空检铁放”模式等。另外,中国(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也已经制定了时间表和线路图,包括13个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外贸易登记效率将大幅提升。
邹薇表示,自贸区的发展好与不好,外商投资、产业的外向度提升是很重要的指标,湖北自贸试验区应争取在投资、贸易自由化方面实现更多的便利。
武汉引进7个央企项目
日前,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果,在产业项目方面,引进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50亿~99亿元工业项目2个,世界500强项目7个,高端研发机构9家,央企项目7个,民营500强项目3个。
邹薇认为,从功能上讲,自贸区不仅要吸引很多已成熟的大规模企业,还要培植一些正在兴起的新兴业态,要为更多的创新创业、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提供平台。
记者还了解到,湖北自贸试验区内多个新兴产业项目正在崛起,在东湖综保区,逐渐形成以联想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终端产业聚集;在光谷生物城,中源协和、天亿集团等健康项目新近落户;在襄阳,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正加紧建设。另外,武汉片区已有两家商业保理公司正进行注册,现已通过名称预核准,注册成功后,湖北将诞生首批商业保理公司,为中小企业打通资金链,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原标题:湖北自贸试验区:“九省通衢”的引力 7个世界500强项目抢滩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