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股近期的持续回落,不仅受到MSCI悬念影响,也同市场投资理念的转变难分不开。大盘上涨不能老靠虚劲,要鼓实劲。“脱虚向实”才是真正靠得住的大道理。无论蓝筹股行情,还是中小创行情,都不可能违背这个大道理。
暌违已久的蓝筹股行情,一度也曾经再次引发人们对MSCI的诸多遐想,可是,它的魂断美联储加息,却让人不得不去认真地深思这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主宰蓝筹股行情的真正动力?
超过90%的美国和亚洲机构投资者的国际投资部分是以MSCI系列指数为基准的。在欧洲,这个比例也超过三分之二。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按这一指数来安排在世界各个证券市场的投资比例。MSCI指数在国际投资者中所具有的较强影响力,给正在期待加入MSIC指数的中国股市所带来的不仅是中长期资金进入的希望,更是投资理念的转变。根据MSCI指数编制标准,符合纳入条件的A股成份股具有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高等特征。对应的主要受益标的可能主要集中在金融以及医药、地产、汽车、食品饮料等板块,其中大多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筹股概念。这也正是每次在接近MSCI指数考量是否吸收中国成份股的时候,我们的A股市场总是不免会有一波蓝筹股行情蠢蠢欲动的基本动因。
不过,在最新的征求意见文件中,MSCI不仅跟去年一样,提出分步实施纳入A股,初步按照符合条件的A股成份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加入。相比去年,MSCI在选股条件上还做出了新的调整,剔除了178只中小盘股票、61只AH成份股以及40只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建议纳入的A股数目由原始提案的448只减少为169只。根据这个方案,即使纳入MSCI,A股在MSCI中国指数的建议权重也将从3.7%降至1.7%,而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更是从1%降至0.5%。根据高盛、瑞银等国际权威机构人士的分析,目前MSCI最大的担忧是针对挂钩A股的金融衍生品需要得到证监会的事先审批。如果在改善预先审批的障碍上看不到明显进展,A股今年被纳入的可能性或低于50%。也就是说,A股今年6月能否如愿纳入MSCI指数,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的悬念。
蓝筹股近期的持续回落,不仅受到MSCI悬念的影响,也是同市场投资理念的转变难分不开的。在这即将面临半年报窗口期的时刻,单纯“以大为美”、“以低估值为美”的策略完成了均值回归,市值和绝对的低估值已经不再是重点。未来市场的选股核心应该从“以大为美”过渡到“以绩优为美”,优选业绩符合或者超出市场预期,未来能够实现稳定内生增长的投资标的。但是,在供需持续失衡的情况下,流动性溢价主导着市场的惯性思维。这不仅导致资金源源不断地向供应稀缺的股票集中,进而推动这些股票的价格远远地超越于其内在价值之上,而且也使得市场的价值理念和投资风格难以发生根本性的理想转变。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蓝筹股行情的应运而生的。这也就难怪监管当局多年来不管怎样想方设法接轨国际,倡导蓝筹股投资,却总是难以奏效。本应有利于为蓝筹股行情助上一臂之力的纳入MSCI指数,如果在连续三年受阻的情况下再次让人们大失所望,势必将令本已经困难重重的蓝筹股行情更加雪上加霜。
蓝筹股行情的欲振乏力,也是同当前市场在IPO该停不该停争论的纠结分不开的。随着新股发行的加速,此前一直被炒来炒去炒个不停的壳价格出现贬值趋势,买入蓝筹卖出中小创的对冲操作成为正确的选择。但是,如果减缓新股发行速度,上述操作就不可避免地有可能发生方向相反的逆转。这也是当前非常值得关注的严格重要动向。
应该说,美联储加息并没超出人们的预期,对A股行情的长期影响也许是相对有限的。但是,全球流动性趋紧的形势对于市场来说毕竟不太可能产生积极影响。在去泡沫与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大盘短期之内很难走出独立上行走势。倘若今年A股纳入MSCI的计划落空,当然也就什么都不必去再说了。即使如愿以偿,蓝筹股行情的卷土重来也是离不开真实业绩的支持的。大盘上涨不能老是靠虚劲,要鼓实劲。如果没有业绩,没有资金涌入和成交量放大的持续支持,也就什么都谈不上了。归根结底,“脱虚向实”才是真正靠得住的大道理。无论是蓝筹股行情,还是中小创行情,都不可能违背这个大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