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一波三折闯关IPO 千亿市值盛宴或现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华大基因一波三折闯关IPO 千亿市值盛宴或现

加入日期:2017-5-27 10:24:05

[摘要]5月24日,基因测序龙头企业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会。根据华大基因招股书,本次华大基因拟发行4000万股,筹资17.32亿元,估算其发行价在43.3元左右。

华大基因千亿市值盛宴或现

华夏时报记者 锋刃 北京报道

中国资本市场或将出现第一家千亿市值的生物高科技企业,而一场即将诞生的资本盛宴正在引发资本市场的躁动。

5月24日,基因测序龙头企业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大基因)正式上会。根据华大基因招股书,本次华大基因拟发行4000万股,筹资17.32亿元,估算其发行价在43.3元左右。按照目前上会到核发批文的速度(15天左右)和创业板每周4家发审节奏来看,华大基因大概率在一个月内登陆A股。

而华大基因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今距资本市场只有一步之遥,一旦成功上市将以约千亿市值成为新的超级大盘股。5月25日,沪深两市放量上涨,沪指成功收复3100点整数大关,市场似乎有回暖迹象。

堪称巧合的是,股市每一次重大转折,都会出现一轮大幅下跌,同时都会产生一只千亿市值的股市新兵。2007年的中国石油、2009年的中国建筑、2015年的中国核电等千亿市值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华大基因千亿市值的IPO能否守住3000点关口,这或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又一场关键战役。

“闯关”一波三折

华大基因成立于2010年7月9日,前身华大医学。由华大控股、华大三生园(原华大农业)共同出资设立,汪建为创始人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资料显示,华大基因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属于生物产业下的基因组学应用行业。目前,其客户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境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300多家;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3000家。

华大基因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生育健康类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复杂疾病类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其中,收入来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类服务。数据显示,2014-2016年生育健康类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57亿元、5.68亿元和9.29亿元。2016年这部分收入占比54.62%。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2.3亿,总负债7.78亿,净资产34.52亿;2016年营收17.11亿,净利润3.5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33亿。2015年营收为13.1亿元。

被誉为“国内基因测序龙头”的华大基因上市路可谓一波三折。2015年12月,华大基因进入A股排队上市序列;2016年10月27日,华大基因IPO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审查,中止情形显示为: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2017年3月14日,华大基因递交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在华大基因递交招股说明书不久,便遭到监管机构的质疑。在证监会《反馈意见》中提出的59个问题中,“华大基因自身是否独立于控股股东”、“43家机构股东持股是否合规”等问题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证监会发审委提问还涉及到华大基因历史上重组较多,重组后2016年发行人净利润为33269万元,而控股股东华大控股2016年亏损10亿元的原因、以前年度的经营情况及对发行人的影响等。

招股书显示,华大基因此次IPO拟募资17.32亿元,将主要用于云服务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升级项目、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升级等项目。华大基因上市还需要拿到证监会的批文、路演询价、申购等环节。

“我们看好基因测序行业,更看好基因测序应用到相关医疗行业的服务体系,华大基因的快速成长及上市会对行业整体提升起到促进作用,这个领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华大基金在国内被公认为基因领域的领军企业,技术、影响力、品牌都是国内最强的。”作为华大基因股东之一的某知名基金投资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市场规模有限。根据公开数据,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中国也将成为增长最快国家之一。

或将搅动股市“一池春水”

华大基因所处的基因组学应用行业属于发展最快的高科技行业之一,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市场上已涌现出一大批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和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

有一些机构投资者认为,基因测序虽然行业前景不错,但A股市场除华大基因外,纯正的基因测序股票太少。对国内基因测序行业来说,短期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主要还是做孕前检查中的糖氏筛查,企业利润可能不会出现大幅增长。

据权威研究数据显示,基因测序行业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54.5亿美元,基因测序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31.68%,有望在2018年能达到117亿美元。同时,国家也对基因测序行业寄予厚望,今年初发改委发布《“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实施生物产业惠民工程,推广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应用。

“华大基因的上市意味着基因生命科技已开始走近寻常百姓。生命科技会对商业社会、工业及农业等领域产生根本性影响,远超过IT对于传统产业的影响。”华大基因战略规划主任朱岩梅独家回应《华夏时报》记者。

目前,全国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但IPO在审中的仅华大基因一家。此前,另一家基因行业巨头贝瑞和康借壳ST天仪,证监会无条件通过。不少机构认为,未来基因测序行业一定会进入大的扩张期,必定受到资本热捧。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据华大基因IPO申报稿显示,股东包括像上海云锋、软银、金石、松禾、深创投、中国人寿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股东数量达43家。受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热捧及生物科技基因影响,华大基因的估值或已达百倍。由此一来,华大基因的千亿市值魅影或将浮现。

对于外界热议华大基因即将创造千亿市值的问题,某知名基金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千亿市值对生物科技领域的影响,这个概念高度提升过高,基因测序,目前还处于商业化起步的过程中,需要一步步踏实地走下去。

而对于华大基因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本报记者致电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但此时正在非洲进行商务考察的汪建并未接听电话。而朱岩梅表示,华大基因的高起点上市,能促使资本市场更健康,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时颠覆对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影响。

编辑: 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