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控股被做空 管理层展开反击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丰盛控股被做空 管理层展开反击

加入日期:2017-5-20 9:14:47

华夏时报记者 王俊仙 南京报道

5月19日,港股上市企业丰盛控股(00607.HK)在南京举办了2016年股东周年大会,在审阅报表、宣布派息等常规议程之后,丰盛控股管理层还针对前段时间遭美国沽空机构格劳克斯沽空的事件进展,进行了公开回应,“目前公司股价已经企稳,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丰盛控股将推动成立反沽空联盟基金,通过反沽空联盟基金,为一些遭遇恶意沽空的中资企业提供缓冲。”

而对于外界给其近三年市值飙涨以“市值神话”的称号,丰盛控股执行董事王波称应综合考虑丰盛控股借壳上市的背景、上市后大量并购以及净资产和净利润的飙涨。

遭沽空后迅速反击

资料显示,丰盛控股于2013年底借壳登陆港交所,其在2016年年报中总结,公司逐步形成了新能源、旅游、健康医疗、房地产和投资五大产业板块。

4月25日,丰盛控股从10时36分左右开始逆市大跌,10时56分临停,停牌前报2.52港元,跌幅11.89%。Wind资讯显示,当天,丰盛控股卖空交易的卖空股数为2487.5万股,卖空金额6678.93万港元。

丰盛控股股价急跌的导火索直接被锁定为美国职业做空机构格劳克斯(Glaucus Research)于4月25日上午发布的一份长达52页的沽空报告,报告直指丰盛控股估值存在操控股价、市值过高、关联交易等嫌疑。

5月2日,丰盛控股发布澄清公告,逐条否认格劳克斯的所有指控,称其为“误导性、具偏见、有选择性、不准确及不完整之声明及毫无根据之指控及不负责任的揣测”。5月4日丰盛控股复牌,当天和5月5日分别上涨17.46%及14.86%。

丰盛控股执行董事施智强表示,面对沽空机构很多不符合事实的沽空攻击,公司的应对策略是更多地向市场增加透明度,“信息透明和治理规范,是最好的反击沽空经验。”

“我们在澄清公告中已经客观指出了他们报告里不准确的地方,对于通过法律维权的事情,我们在积极跟律师探讨,但暂时没有具体的行动。”丰盛控股首席运营官袁志平表示,据我们了解,以往一些被沽空公司也有考虑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权,香港和台湾等地的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司法部门曾对一些恶意沽空行为做过处罚,但是总体来看维权成功的比例很低。

回应港股“神话”之说

查阅格劳克斯的报告可以看到:“丰盛控股本应是一间商业及住宅物业发展商,但这部分的业务相对其市值而言只是微不足道。2016财年,丰盛控股EBIT(经常性业务的息税前利润)1.32亿元,意味着以经营性营运溢利计算,丰盛控股的估值高达431倍,格劳克斯形容这个估值水平属于‘荒唐可笑’。”

事实上,丰盛控股市值上涨速度一直为外界关注,也因此被称为近几年港股的“神话”:从2013年12月借壳成功到2016年底三年多的时间里,丰盛控股股价从0.15港元涨至3.62港元,涨幅近23倍,市值从3.19亿港元飙升到714.19亿港元,涨逾200倍,《华尔街日报》特地撰文形容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神话”。

对此,丰盛控股执行董事王波表示,公司市值的快速提升离不开借壳上市的背景,丰盛控股借壳上市后以反向并购的方式注入资产,“沽空报告只关注到了丰盛控股的市值涨了200多倍,并没有注意到公司净资产也涨了200多倍,净利润从亏损到现在的盈利31亿人民币。”

对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并购和参股行为,王波解释称,丰盛控股是一家多元化发展的公司,现在参股了7、8家上市公司,都是出于产业和战略考虑,并不是为了买他们股票获利。“彭博终端已经将丰盛控股归类为可再生能源企业,恒生指数公司也将我们划归于环保方面公司。近年来陆续收购的标的或者刚刚入股的公司,很多项目还没有看到大的发展成果,但我们跟这些企业都有实际合作,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些产业协同的成果,将会为公司创造较高的收益。”

编辑: 来源:华夏时报